德國人10大長壽祕訣

德國人從小就喝大量牛奶長大,早餐常喝牛奶加蜂蜜。Fotolia
第189期
白亦方

說到「長壽」,古今中外人士無不苦心追求。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6世界衛生統計》報告指出,全球人均壽命71.4歲,而德國人均壽命竟有81歲,超越全球人均壽命10歲。

值得探討的是,130年前德國人的人均壽命,男性僅有35歲,女性也不過才38歲。為甚麼如今德國人這麼長壽呢?總結起來,德國人有10大長壽祕訣可供仿效:


1. 愛吃大蒜
大蒜是養生抗癌的好食材,含有400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成分,有「天然抗生素」美稱。大蒜素能夠抑制細菌的繁殖和生長。德國人愛吃大蒜是出了名的,大蒜餐館、大蒜專賣店林立,大蒜食品的吃法也十分多樣化,有不少人甚至一天三餐都要吃大蒜。
 


▲大蒜中含有400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成分。Fotolia

 

2. 喝水果綠茶
綠茶中含有綠茶素,多喝綠茶能幫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低罹癌症的風險、抑制腫瘤擴散、降低癌細胞轉移的機會。德國人很喜歡喝咖啡,近幾年也愛喝綠茶,加入不同的水果,不僅增加健康,也平添風味,例如:加蘆薈成為蘆薈綠茶,加乾草莓變成草莓綠茶等。


3. 每週五吃魚
許多研究指出,吃太多紅肉不利健康,而魚類蛋白富含蛋氨酸和牛磺酸,可降低高血壓、腦中風、直腸癌的發病機率;魚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也能幫助降壓。由於耶穌基督是在星期五受難,因此教徒們每週五都不吃肉。德國人就選擇吃魚來取代肉類。這種週五強制吃魚的習慣,已經成為一種全民飲食風氣。


4. 從小喝牛奶
牛奶營養豐富,是補鈣的好食品。德國人從小就喝大量牛奶長大,連烹調菜餚也習慣加入牛奶,類似中國人的「勾芡」做法。據統計,平均每個德國人每年要喝掉大約85公斤的牛奶,堪稱世界之最。德國人的早餐也保持最簡單的營養搭配——牛奶加蜂蜜,帶來一天的好精神。


5. 站比坐多
「久坐」影響健康,其壞處即使經常運動也不能抵銷,更增高罹患肺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風險。德國是著名的「啤酒之鄉」,但是中年人的啤酒肚卻逐年減少,原因就是德國人工作的時候經常站著,包括:站著辦公、站著開會等,不但可以減肥、活動身體,也能減少腰椎不適的症狀,甚至有些小學也採取站著上課的方式。


6. 傳統愛好:散步
散步能夠減重、保護骨骼、紓解工作壓力,還可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心臟工作效率等。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德國人每週至少會從事兩次體育鍛鍊,散步是他們的傳統愛好。大部分成年人每天至少散步15分鐘。每週日的午餐後,更是德國老人的「散步日」。
 


▲散步是德國人的傳統愛好。Fotolia

 

7. 不比吃穿,會自我放鬆
德國人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平時吃飯、穿衣都很隨意,不會與人攀比,心情開朗、心態健康也讓他們獲得身體健康。德國人的工作壓力不小,但他們對生活滿意,多數都不想背負貸款去買房子,很多人一輩子都租房子。


8. 休息日不能被打擾
德國人工作態度嚴謹認真,非常重視休閒生活,很少有人會選擇在週末、假日加班工作,甚至還要去應付客戶,當然沒有「過勞」情形。他們深信,充分的休息才能使人徹底恢復活力。通常不會在晚上7點以後或週末、假日打電話到別人家中,除非遇到緊急事件。


9. 退休也不閒著
德國人的退休年齡平均是63歲,但許多老年人主動延後退休。即使退休了,德國老人也不想「享清福」,他們會安排充實的退休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年輕時未實現的夢想。也有一些老年人會在德國街頭,專門為外國人指路或為盲人讀報等,讓生活充滿樂趣和幸福感。


10. 不隨便買藥吃,吃藥遵醫囑
中國人愛吃藥,濫用藥物導致罹患腎臟疾病的人口增多。其實,「是藥三分毒,藥毒猛於虎。」藥物應該在不得不用的時候才服用,否則在身體內累積多了,可能造成肝臟、腎臟的損傷。德國人不隨意買藥來吃,若需要服用藥物,也嚴格遵照醫生的囑咐。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月台灣大事
反媒體壟斷延燒學生全台走透透 反媒體壟斷議題在1月仍然持續發燒!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約1,500名學生在自由廣場前靜坐跨年,…
有機稻場客製體驗活動 看見有機農業的態度
▲插秧之前先讓孩子們「拜田頭」,學習敬天感恩的態度。有機稻場提供​▲孩子們正準備嘗試插秧的初體驗。有機稻場提供​▲…
2024美國大選前夕台灣的「川普焦慮症」
美國的盟友都很關心美國大選,即使是歐盟內部那些與美國民主黨價值理念在「進步主義」方面相當一致的國家, 如:德國、法國等,…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二)
我們在上一次的專欄文章談到,很多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不清楚要如何才能做好專業的口頭或書面報告。這或多或少跟他們從小所受的「考試用作文訓練」…
奧運結合綠化與都更 倫敦再現古都風華
正值歐債風暴、全球陷於二次經濟危機之際,英國政府與民間對本次倫敦奧運高達93億英鎊(約合146億美元、4,365億新台幣)的投資,…
中國國鳥網路票選 麻雀第一
50年前,中共前主席毛澤東一紙令下,麻雀就像黑五類被列為「四害」之一,各地展開瘋狂撲殺,一年多之後才被「平反」,把牠從四害中除名,…
麗乾花收藏綻放的瞬間
發源於義大利的押花藝術,直到廿世紀末才傳到台灣。這種完全使用大自然素材而不需要使用顏料的創作,不僅可以展現在居家的杯墊、書籤、…
北京海外推軟實力 央視野心勃勃
據英國《衛報》12月8日報導,央視計畫大規模擴大海外觀眾,明年年底前海外「宣傳工作者」人數將擴大五倍,2016年前擴大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