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外資紛紛撤離中國引發不少關注。
近日,深圳三星電子公司將被關閉撤銷,除6位韓籍高層外,所有員工於4月底全部遣散。三星電子近年來一直撤離中國,特別是在韓國接受美國協助在國內部署薩德飛彈防禦系統,中共官媒挑動起的反韓聲浪高漲後,三星的撤退更是超出想像。
2012年三星在越南投資百億美元後,越南已經取代中國成為三星最大的生產基地。與此同時,三星的中國供應商也出現倒閉、搬遷至越南,導致大陸百萬工作崗位流失。
不僅三星在有步驟的撤離,國際大廠松下、夏普、東芝、飛利浦、索尼、漢威聯合國際(Honeywell International)、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蘋果都加大撤退力度。今年初,日資世界五百強的日東電工和尼康公司相繼撤離蘇州,留下廢棄的工廠和大量的裁撤人員。
而留在中國的外資企業也面臨困難,紐西蘭的恒天然就是一例。該公司近期的聲明說在中國的巨額投資虧損,半年虧了3.48億紐幣。在過去的7年,其在中國投資虧損15億紐幣。恒天然最糟糕的一次投資,是在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時斥資2.5億紐幣買下河北三鹿集團的43%股份,三鹿在2008年爆發三聚氰胺的醜聞宣告破產,恒天然的投資血本無歸。
大陸媒體分析外企撤離的原因除了利潤下降、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外,更為嚴重的是對智慧財產權、商業機密的侵犯,使用盜竊、限制股權、在政策上黑箱操作等方法轉移外資為己有。另外,中共要在外企建立黨支部的做法也讓外資倍感厭惡。
德國駐中國工商總會(AHK)率先發表措辭強硬聲明指出,如果中國持續影響外企,德企不排除退出中國市場,或重新考慮對中投資策略。AHK聲明指出,在個別企業裡積極推動「黨的發展」,既不是企業的責任,也缺乏法律基礎,這應該是由外國企業管理階層決定,不應在其它組織指示下進行。如果中共黨支部繼續試圖影響外企,德企不排除從中國市場撤資或重新考慮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