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小黑蚊
小黑蚊並非蚊子,其正式名稱為「台灣鋏蠓」(Forcipomyia taiwana),俗稱「黑微仔」,是台灣原生種昆蟲。1913年,由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在台中發現並命名。成蟲體長約1.4公釐,雌蟲好吸人血。
小黑蚊的幼蟲以藻類為主食,藻類長在潮濕的土壤或磚牆表面上,也就是常見的青苔。而容易滋長青苔的地方,就會有小黑蚊孳生。竹林是小黑蚊的發源地,因林內有大量的青苔,加上光影交錯,正是孕育小黑蚊的絕佳溫床。此外,小黑蚊習慣在明暗交界處活動,除了竹林外,樹下、灌木叢、棚架下等處也是其好發的環境。
影響小黑蚊發生的重要因素,在於「溫度」與「濕度」。最適合的溫度範圍,約在攝氏18~32度之間,密度以春夏兩季最高;而通常在春雨或梅雨季節後,就是小黑蚊開始年度大發生的時間。
小黑蚊從早上7、8點就開始吸血活動,隨著時間增加而逐漸上升,中午11點到下午3、4點為吸血高峰,之後慢慢下降,至黃昏停止,天黑後完全不吸血。另外,小黑蚊的飛行高度通常在一公尺以下,因此人們最常被叮咬的部位是腳、小腿、手背與手肘,小黑蚊的危害也多半只在一樓,二樓以上無須擔心。
與主動出擊的蚊子不同,較被動的小黑蚊沒有「寄主搜尋行為」,平時隱匿於棲地,當感應到人的氣味時才會起飛前往吸血,因此人們在走動時不容易被小黑蚊叮咬,而是停下休息或聊天時才會成為牠們的目標。
如何防範?
由於台灣氣候高溫多濕,終年利於小黑蚊生長,所以我們只能從住家與周遭的生活環境做起──時常保持庭院、花圃的整潔與乾燥,並特別注意是否有青苔滋長,以杜絕小黑蚊孳生。
小黑蚊與大多數吸血蚊蟲一樣,都有「刺吸式」口器,但只有0.2公釐,一般衣物就可阻絕其攻擊,因此建議在戶外活動時,盡量穿著長袖、長褲與包鞋。由於小黑蚊只在白天活動,如果要避免被叮咬,這段時間最好減少戶外活動;若是必須外出,也盡量避免長時間靜止不動。
市面上許多防蚊液,成分中都含有「DEET」:待乙妥(diethyltoluamide),又稱「敵避」,原本是為了美軍於二戰期間參與叢林戰時使用,不過待其研發成功時二戰已結束。DEET最初被當作農藥使用,後來用於驅蟲,具有驅蚊功用。
然而,使用含有DEET的防蚊液時,須注意「濃度」是否在安全範圍內;另外,長期接觸DEET可能會造成神經系統的損害,尤其嬰兒、孩童和孕婦更要特別小心,因此選購防蚊液時可多方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