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多幅紫禁城「南薰殿」的歷代帝后圖像,過往極少展出,今年元旦終於推出「權力的形狀—南薰殿帝后像特展」,除精選25幅宋、元、明朝的帝后圖像之外,另有首次展出的大禹立像、宋宣祖與宋宣祖后坐像,還有高達270公分的唐太宗像,氣勢驚人。
典藏帝后像的南薰殿為明代建築
〈南薰〉本是古琴曲名,相傳為虞舜所作。在唐朝宮殿建築中,三大內宮之一的「興慶宮」本是離宮,唐玄宗後來多在此辦公,其中的「南薰殿」就是他與大臣會面的場所。杜甫詩中有「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薰殿」的句子,不過,其中的承恩者,杜甫不是說官運不佳的自己,而是盛唐畫馬名家曹霸。
明成祖登基後,選在北京建立帝都,其中也設有「南薰殿」,該殿存放帝后像,與內閣大學士的地位漸隆有關。
▲唐太宗立像。
唐朝設立「三省六部」,分掌朝政、軍事、財經、文官制度等,對該朝政令有絕對的影響力。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大殺功臣、廢除宰相,親領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但因實在太過繁忙,只得設立「內閣大學士」職位,供他諮詢之用,此時的大學士尚無實權。
明成祖之後,內閣大學士地位逐漸提升,擬定政令雖需要皇帝批准,但實際上,皇帝更倚重他們。明世宗嘉靖年間,內閣大學士地位已高於六部,一旦六部首長「入閣」,那更是位極人臣,例如兵部尚書楊士奇兼華蓋殿大學士、奸臣嚴嵩是吏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
大學士辦公的宮殿名稱,常隨著不同皇帝的登基而改名或遷址,如明仁宗時代為「謹身殿大學士」、明世宗「建極殿大學士」、清朝「保和殿大學士」,三殿都是同一處所。
而存放「歷朝帝后像」的南薰殿為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的明代建築,原是明朝內閣大學士辦公室,鄰近清朝大學士所在的保和殿、武英殿、文華殿等。乾隆年間,因偶然發現這批帝后圖,乾隆皇帝差人完成清點、修復,並用黃雲緞夾套包裹,分層放置。
▲宋代畫家馬麟繪製的夏禹王像。
宋元明三朝不同的時代美學
「權力的形狀—南薰殿帝后像特展」的25件展件中,計有7件宋朝帝后、4件元代帝后、11件明朝帝后像,從不同的裝扮可體會「一朝天子一朝人」的朝代文化。元代帝后像的服制冠冕獨具一格,而南北宋帝后像則展現出低調奢華美學。
▲宋仁宗坐像。
其中一幅宋仁宗坐像,雙手交疊,身著朱色燕居袍服,看似簡單,但其微微露出的立領、內裳,都有金絲繡成的龍紋;雙足黑色絲帛履上,看似無樣,但卻有細如星子的繡金圖樣;若不細看,難以察覺。
▲宋光宗后坐像。
而身著皇后禮服的宋光宗皇后,則顯示了北宋的富庶與當代織工的功力。深藍褘衣上綴五彩雉雞紋樣,一頂龍鳳花釵冠就有二千顆的大、小珍珠織成一大龍、九小龍、西王母等立像;而珍貴易損的織品則是她的坐墊、背靠,帝后的尊貴不言可喻。
故宮表示,此次展件都是國定「重要古物」等級以上,其中列為「國寶」的〈明人畫入蹕圖〉也在展出之列。透過將不同朝代帝后並列,民眾能以此觀察不同時代的畫家如何展現帝后的威儀。
雖然視障朋友不好賞畫,但故宮此次開發有視障版本的語音導覽,也邀請得獎無數的永興木業復刻畫中龍椅,並提供觀眾試坐及觸摸,希望大家都能細細體會千年以前的權力的形狀。
權力的形狀─南薰殿帝后像特展
展出時間:2021年1月1日〜2021年4月6日
展出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202、208、2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