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近年積極支持新創產業,雖在國際發展速度上稍嫌落後,但後勢看俏。專注在大數據、物聯網新創產業的「蜂行資本」(Hive Ventures)以其專有技術、創業經驗,加上海外資源,在2019年開始投入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簡稱VC)。蜂行資本創辦人之一的李彥樞表示,台灣是目前全球唯二祭出激勵新創產業方案的政府,這是台灣最好的創業時代。
▲蜂行資本創辦人(左起)陳柏雨(John)、王浩威(Will)、李彥樞(Yan)。Hive Ventures提供
孤注一擲:三個MBA共同創業
管理界有個有趣的統計:二個MBA畢業生共同創業,成功比例是萬分之一;三個MBA畢業生共同創業,成功比例則是百萬分之一。蜂行資本的李彥樞(Yan)、陳柏雨(John)、王浩威(Will)就是那稀有的百萬分之一。
李彥樞在新加坡長大,在台灣念政治大學廣告系;陳柏雨在美國加州長大;王浩威則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三人結識於上海中歐商學院,脾性相合,在還沒有雲端的年代,就創立大數據公司bShare。三人個性不同,但處事都以「做好事情」為原則。
三人從來不用投票、股權比重、席次來決定事情,現在成立創投基金,同樣也以經驗、數字達成的「共識」來決定投資方向。
他們回到台灣的時機點,是台灣新創產業相當冷清的時候。李彥樞解釋,三人願意反其道而行的原因是,過去走的每一步或世界關注的某一領域中,成功事件的背後多跟台灣人有關。但其他經濟體崛起之時,卻不見台灣身影。在中國企業引以為傲的「九九六」(指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並且一週工作6天的工作文化),台灣一樣能做到,只是年輕人較缺乏「企圖心」,因此三人在財富自由後,決定回到台灣,陪伴年輕的新創公司走向全球。
▲李彥樞深信未來將是人工智慧(AI)的天下,目前各國也都傾全力發展人工智慧的基礎建設。Adobe Stock
專注方向:AI、物聯網領域
李彥樞與陳柏雨、王浩威都曾在財務、人事、營運、行銷等職務上擔任過高階主管,也因此他們回台成立創投基金,目標與做法都與其他創投不同。李彥樞深信未來將是人工智慧(AI)的天下,目前各國也都傾全力發展人工智慧的基礎建設。
其中,工業、醫療、金融是全球AI應用層面最廣的前三大產業,深入人類生活後所衍生的問題,就是新創產業以技術嫁接解決方案的機會。蜂行資本每季大約與250家公司會晤,目前僅有12家是其投入資金與心血的新創公司,多為AI、物聯網領域。
李彥樞指出台灣新創公司發展上最大的盲點——往國際發展的概念並非「我在台灣做大,然後往外走,接著從零開始」,而應該是「我有最好的技術,能解決全球的問題」。他舉例,在今日IC卡使用極為普遍的年代,哪家公司能提出解決數據安全問題,馬上可擠進世界前五大事業體。
此外,他也觀察到台灣新創團隊的「倒裝」思考方式可以再修正:「若技術是把錘子,問題是釘子,看到一根釘子,你(錘子)就以為你都可以鎚。」他開玩笑,「但如果你是那根釘子,你就會知道,喔,不,這把錘子根本不適合我。」言外之意是,不要想用同一種技術去解決所有問題。
▲蜂行資本舉辦大型論壇,三位創辦人希望培植台灣新創產業。Hive Ventures提供
發展優勢:陪同新創公司到上市
與尋求未來成長動能的「企業創投」(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簡稱CVC)相較,蜂行資本協助過的行業更為廣泛,且雨露均霑,李彥樞強調,「隨時隨地都可以找我們三人中的一個人討論。」而蜂行資本發展的優勢為:「海外朋友多一點,總有一些方法幫助台灣的新創公司。」
李彥樞比喻,新創公司猶如一顆未發芽的種子,未來是凜凜巨松或參天大樹,誰都說不準,因此一般創投多在股利獲得巨大差價時售出。蜂行資本則是陪伴新創公司從產品轉型、產品設計、如何銷售、如何說服人才加入、期權設計等,再繼續陪伴到下一輪融資或上市之日。
但李彥樞表示,大家也做好退場的心裡準備,隨著新創公司擴增,新的投資者也會加入,「我們希望有更好的投資者繼續幫助你。」
第二期基金:仍以台灣為主
十賭九輸,李彥樞形容「創業比賭博還可怕」,因為創業後存活概率是千分之一,但未來第二期基金仍會以台灣為主,主因是台灣創業者的整體水平相當優質。李彥樞表示,雖然也有意料之外的瓶頸,但台灣創業者讓他們感到興奮,「每天我們都覺得自己很幸運,選擇了台灣。」
除人文水平佳,李彥樞更表示,台灣政府是全亞洲最支持新創產業的政府,放眼全球都有中小企業激勵方案,但台灣是全球唯二推出新創公司激勵方案的地方(另一國家是新加坡)。他分析,許多國家將新創產業放在中小企業底下,但二者屬性相差甚遠,中小企業多半有資產,每月淨收入都很清楚,「新創公司沒有資產,他們只有軟體,而且不是持續性收入。」
他不認同新創公司應與中小企業使用同種優惠或激勵方案,台灣國發基金持續投入支持新創產業,讓李彥樞直言,「這是一個適合創業的時代」。他以過往經驗勉勵年輕人,不要害怕、莫回頭,要勇敢前行,在全世界重新看到台灣的時刻,不在此時創業,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