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在4月13日對以色列發動了超過300架無人機和飛彈的大規模攻擊,這是伊朗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本土發動對以色列的攻擊。消息一出,國際都非常擔心,中東大戰是否因此開打?
根據以色列軍方的說法,13日當天總計有超過300多架無人機和飛彈射向以色列本土,規模之大為過去罕見。不過以色列與美國都表示,此次攻擊在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和盟友協助下,有「99%都被防空系統攔截防禦」,除了一名孩童受傷之外,並無傳出其他傷亡。
一場精心設計的失敗作戰?
伊朗13日的攻擊主要是為報復4月1日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炸死了伊朗革命衛隊的指揮官札赫迪(Mohammad Reza Zahedi)。當時以色列的空襲讓伊朗全國都相當憤怒,伊朗政府也面臨國內、外觀望其是否回擊的決策壓力。雖然國際間不希望局勢繼續升級,但國內以及周邊國家則希望伊朗給以色列「一點顏色瞧瞧」。
當時各界都擔心,伊朗的攻擊將可能會觸發一連串的軍事報復行動,甚至會吸引更多區域力量參與到這場衝突中。
沒想到,就在伊朗發動攻擊後沒多久,以色列和美方皆出面澄清沒有特別嚴重的損害,並高調讚揚此次攻擊能平安落幕,是美、以雙方防空系統戰略的完美示範。而伊朗也在射完飛彈後直接表態不會再進行下一波襲擊,只警告以色列不要回擊,以及要求美國不可插手。
雙方看來是忽然互毆一拳,卻又摸摸鼻子各自回家,沒打算繼續拉高事態。
以往,伊朗都以扶植周邊國家,例如:敘利亞、伊拉克,或是伊斯蘭恐怖組織,如:哈瑪斯、真主黨等,在以色列周邊伺機而動。這次突然大張旗鼓,強硬地從本土反擊,被國際專家認為,其實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失敗作戰」,一方面讓伊朗保有中東強國的顏面,一方面也能避免局勢被趁虛而入,更加混亂,最棒的是,能順利給以色列和自己一個台階下。因為就在月初,以色列執政黨正面臨國內龐大批評聲浪,認為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以哈衝突中表現不佳,不僅遲遲未救出人質,還讓加薩戰線不斷拉長。如今伊朗的煙花式突襲,剛好轉移以色列輿論焦點,稍微拯救瀕臨谷底的執政支持度。
以色列「疑」反擊 雙方反應外界霧裡看花
就在各界以為衝突即將落幕之時,4月19日凌晨,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附近傳出爆炸聲響,國際媒體第一時間採取美方匿名說法,認定是以色列「發射飛彈」,不過美國官方自始至終並沒有出來證實這個消息,只有以色列媒體承認軍方採取「有限度」打擊,作為回應伊朗13日的攻擊。
伊斯法罕是伊朗進行核武開發計畫的設施地點,這裡遇襲,讓情況十分敏感。不過伊朗方面隨即表示,確實有擊落數架無人機,但強力「否認」遭到飛彈攻擊,表示媒體的消息不完全正確,並聲稱所有軍事設施、核武設施都安然無恙,表示伊斯法罕氣氛平靜,一切如常,明顯試圖淡化這場報復攻擊。
就連一度關閉的主要機場,也在短短幾小時後恢復起降,國營電視台也刻意播放伊斯法罕的市容,證明人民生活如常。甚至伊朗當局乾脆直接表明這個攻擊來自「內部滲透」,不是出自以色列,因此沒必要報復,也沒有任何反制以色列的計畫,極力避免引發區域戰爭。以色列對這樣的說法也不予置評。
自從2023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伊朗在中東各地支持的武裝團體便屢屢攻擊以色列。不過直到4月,伊朗和以色列的針鋒相對才真正白熱化。就在以色列反擊的前一天,伊朗外交部長阿布杜拉希安(Hossein Amir-Abdollahian)才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警告以色列,若對伊朗進行任何攻擊將會「後悔」。
然而當衝突真的發生後,雙方卻對此不承認也不否認,曖昧且低調的態度,反讓外界更霧裡看花。
中東專家:以色列已達到警告目的
既然當事者都不願意把事情鬧大,周邊國家似乎也沒有太多出場的必要,歐盟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僅呼籲雙方克制,不要讓緊張情勢升高。阿聯酋外交部於4月19日也發布聲明,表達對地區緊張局勢的擔憂,呼籲「最大限度克制」,以免造成嚴重影響。
而美國白宮也不願意評論這起事件,只有多家美國媒體報導,華府確實已預先接獲以色列攻擊的通知,但不替這項行動背書,也未介入。
對於伊朗事後極力低調處理衝突,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駐中東記者班卡爾(Alistair Bunkall)分析,以色列此次的小規模突襲可能已成功達到預設的三個目的:一是「恢復威懾」,對伊朗跨過紅線的舉動表達立場;二是特意攻擊伊朗無人機製造基地,作為13日發動無人機攻擊的報復,並證明精準打擊的實力;三則是向伊朗領導層傳達,以色列有能力在伊朗境內進行深入打擊,而且伊朗軍方看來毫無應變能力,以此警告伊朗:別想再進一步生事。
▲伊朗4月13日發動對以色列的攻擊,英、美事後聯合宣布對伊朗軍用無人機計畫祭出大規模制裁措施。Adobe Stock
就在以色列發動攻擊的幾個小時前,英、美也剛聯合宣布對伊朗軍用無人機計畫祭出大規模制裁措施。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聲明,華府的制裁鎖定16人和2家公司,他們涉及伊朗的「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簡稱UAV)計畫,以及用於4月13日攻擊以色列的無人機零組件。英國政府隨後也宣布制裁7名個人與6家公司。美國總統拜登發布聲明指出:「這次制裁目標鎖定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伊朗國防部,以及與伊朗政府飛彈和無人機計畫有關的領導人和實體。」
究竟這樣一連串的制裁和圍堵,以及以色列警告意味濃厚的突襲,能否暫時讓已相當緊繃的中東局勢稍微降溫呢?一切都還需要繼續密切觀察,想必這也是美國近日最不敢掉以輕心的外交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