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投第一屆「水里影展」巡迴播映日前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水里遊客中心圓滿落幕,策展人洪馬克、發起人孫昱碩、參展導演一步一腳印參加41場映後座談,累積不少忠實影迷,洪馬克透露,期間還有神明「下凡看電影」。現在已有外縣市主動預約第二屆的巡迴放映,還有民眾搶先卡位工作坊,主辦單位也決定新增「初階班」,金牌卡司講師也十分樂意分享。
打響台灣偏鄉影展第一炮的「水里影展」,從一開始不被看好到在地人團結一心,頒獎前已有19個場次,之後的巡迴放映增加到22場,橫跨南投、台中。熱愛以影片說故事的策展人洪馬克知道觀賞人次有限,但仍努力創造跟民眾面對面的交流,導演們也幾乎參加了所有場次的映後座談。
導演曾斐琳作品《重拾林憶》榮獲金獎,導演溫雅婷《春美姊的夢》獲得最佳地方故事獎,二人參與超過八成的映後座談,與民眾分享不少內幕與心得。
知名人類學家、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系主任羅師烈對《重拾林憶》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出,台灣許多木業小鎮在生態永續風氣普及後,逐漸衰落,水里並非個案。然而,水里影展的出現,讓更多民眾看見水里的故事,也為地方創生帶來新的可能性,他對水里影展後續發展充滿期待。
曾斐琳表示,映後座談中不但培養她面對民眾講話的信心,也透過學者回饋,反思自己觀看水里伐木業的觀點,重新用更宏觀的角度檢視自己的故事。
《你也算客家後生》的導演吳過雖然參與場次不多,但每場都引起民眾熱烈討論關於客家文化和身份認同的思考。他表示,映後座談的交流挖掘了當初未發現的面向,也讓他重新思考,該片背後想表達的觀點。
偏鄉影展有許多相處趣聞,如攝影師戴孟佳除拍攝《春美姊的夢》之外,也參與了近五部的攝影、後製工作,產量驚人,他在現場也分享了不同導演的合作經驗,妙趣橫生。
許多觀眾透過影展,了解水里過去的繁榮景象,也透過影片認識水里的各行各業、風土人情和奇特景觀,例如巡水人、具有磁力的龍紋石以及水里作為台灣足球運動重要據點的歷史。
第二屆增加初階班 邀請金牌講師群回歸
第一屆工作坊學員表示,影展將黃金陣容的導演群帶到偏鄉,令人不敢置信,因此立馬手刀報名;該黃金陣容包括了「國家文藝獎」得主黃明川、知名紀錄片製作人史祖德、孢子囊電影院創辦人陳志漢等。許多觀眾看完影展,紛紛詢問,有無初階班可以參與?
鑑於第一屆素人學員遇到的門檻,策展單位於是決定在第二屆新增「初階班」課程,在觀念之前,再教授拍片基礎知識。得獎導演曾斐琳已經表達將參加第二屆工作坊,繼續學習拍片,吳過正在過濾手上不同題材,若有機會,希望能以觀摩片的方式參與第二屆影展;而主辦單位也已獲得黃金陣容導演群的初步應允全數回歸。
「水里影展」在台中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播映,粉絲特邀三尊神明下凡看電影,充滿話題性。主辦單位提供
洪馬克表示,影展後期,關注「水里影展」民眾越來越多,許多人透過粉絲專頁訊息,連忙趕到現場觀鎧。台中「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場次幾乎爆滿,還有粉絲為了支持導演吳過,特地邀請了彰化「南瑤宮」彰化媽、西螺「福興宮」太平媽與新埔枋寮、褒忠亭、義民廟、義民爺三尊神明的神像與令旗出席,邀請神明一起看電影,以不同於傳統布袋戲或歌仔戲的當代藝術形式,敬獻神明,也呼應了這次影展得獎作品《你也算客家後生》中與宮廟文化相關的民俗活動,引發更多探討。
第一屆「水里影展」的巡迴放映場地包括充滿文藝氣息的米蟲咖啡廳與南園酒家、歷史悠久的文創空間水里蛇窯、國際會議廳等級的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水里遊客中心、星級飯店福容徠旅、舒適的龍江飯店與水里里山村、水里圖書館,複合式觀光工廠樹德半山夢工廠、老廠新氣象的車埕木業展示館與富興工廠1962、融合自然人文的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
基隆市、彰化縣、嘉義縣的合作單位都已在洽談中。孫昱碩表示,第一屆影展已經建立標準,第二屆作品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最大挑戰仍是找尋經費。
洪馬克表示,第二屆將繼續擴大影展影響力,並在第一屆基礎上,擴大與地方的連結,包括徵求志工,讓「水里影展」成為水里年度活動。第二屆「水里影展」將於3月底公布一系列活動,有興趣民眾可關注「水里影展」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