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台湾出版产业打不败,买不完,中小公司活力创意胜过大资本集团公司,产业活水源源不绝,听起来真是生龙活虎,健康得不得了,不过这个产业确实还有个天大的麻烦,藏在表像之下,极少人知道,也极少人谈论,更不要说有什么改善药方了。
这个大麻烦,就是畅销榜上外来书种太多。
请注意,我说的是畅销榜,而不是整体的新书种总量。这是一个常见的误会。很多人习惯说台湾出版很发达,但出的都是翻译书,翻译书占了百分之九十……。不过这不是事实。根据我对二〇〇四年金石堂新书数据库所做的分析,当年共二三一九五种新书出版,其中翻译类六〇〇二种,占当年出版量的二五.八%,也就是说全年出版的新书里面只有约四分之一是翻译书。虽然是旧数字,但这几年来翻译书的比率也看不出有什么巨大的变动。
论总量,翻译书比例占四分之一,这不算太可怕(韩国和加拿大的翻译书比例,也都差不多是这个水平),但如果看畅销榜,情况就不一样了。上周我认真算了一下二〇一二年博客来不分类前一百大畅销榜的「畅销书本土率」。结果如下:
本土自制书:翻译引进书 =30 :70
台湾最畅销的一百种书里面只有三十%是本土作者、本土自制的内容,其它绝大部分都是外来书种。跟我们实际总出版的书种数量是刚好相反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拿电影来比的话,差不多就是台产电影拍很多,但在票房上打不过好莱坞制片同样的意思。
我们自产自制的书在总量上比例不低,但一放到畅销榜,怎样都争不过引进版的翻译书。我们的人生整理是日本人教的,减肥塑身是韩国人教的,商业谈判是美国人教的,儿童教养是德国妈妈教的,惊悚故事是英国人讲的,连《正义》这种考验脑力的书都能上榜,但那也是美国人写的。
我们最吸引读者,最激发读者,最让读者愿意掏腰包付帐的排行榜上,绝大部分是外国作者的作品。
这有什么问题吗?
本土作者无法感动本土读者,这是第一个问题。畅销书本土率代表的是创作者(无论虚构或非虚构)对整个社会的理解与对话。
如果你跟主流阅读人口沟通的能力,都输给远在域外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切)台湾人在想啥的国外作者,要嘛是我们对读者的认识太少,要嘛是我们对人民的关切无能为力。我们无法响应读者,跟读者同呼吸共感受。这跟美国、日本的畅销榜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本国作者的现象是完全相反的。
你觉得我们不应该跟大国比吗?那不妨看看香港的畅销榜吧,香港书店里面大部分的畅销书作者,都是香港人。台湾创作者攻榜实力不如人,这是毫无疑问的。
畅销书本土率太低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会导致电子书市场的「畅销书同步率」无法提升,最后使得电书市场迟迟无法成形。
因为榜上大部分是外国作者,你的沟通链太长,谈判难度大增,有时候代理商就只有一个僵硬的授权指令,你连讨价还价的空间都没有。在这电书市场的商业模式、授权政策都还不明确的初期,国外电书的出版授权谈判,比纸书难上太多。
台湾的电书市场始终温吞牛步,原因就在于「畅销书本土率」太低,导致的「畅销书同步率」偏低。电书平台上放眼望去,读者最想看、最想买的书(这正是畅销书为何会畅销的原因),大部分都不在上面,这样怎么可能指望电书市场会起飞呢?
第三个,同时也是最大的问题是,畅销的原创作品不足,最后的结果就是出版无法提供养分给知识圈、戏剧圈、文创圈,或任何其它需要知识,需要故事的产业。
当我们缺少打动整个主流社会的作者,自然就缺少打动整个社会的影集,也就缺少打动整个社会的电影。这是一连串的。
因为说故事的产业中,出版是其中最基本的火车头工业。《侏罗纪公园》开启了科幻惊悚的原著、电影、玩具、游戏的大产业链;《爱国者游戏》推动了谍报动作片的类型;《哈利波特》席卷了影视、动漫、游戏甚至是伦敦国王十字车站都要增设一个「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上JK罗琳这个「一个人的火车头」所带动的产业链。
写小说正是这种「一个人的火车头」最便宜的文创源头。应该是百花齐放,才能在里面开出百花之王。现在我们种花的人太少,负责培土、耕耘的人则根本没有。本土种不出原生花,市场只好靠进口切花。我们看到的都是纽约的沧桑,北国的社会写实,远渡重洋的文化情怀。本乡本土只剩下吃喝玩乐,没有故事,也没有传奇。
我们有九把刀,可是只有一个原创畅销作家是不够的,一个作家无法服务整个社会,我们需要的是一千个硬里子,有内涵,能够感动数以十万计的主流读者群的创作者,那才会让说故事的力量开枝散叶,扩散到影视、戏剧、游戏、文化乃至所有的商业世界去。变成公共艺术,变成地方传奇,变成心灵的触动。
台湾出版产业现在没有这种条件,也没有这种实力,去扮演说故事产业的火车头脚色。这是产业真正的麻烦。当然,也是整个台湾的麻烦。因为拉动所有故事产业的火车头缺乏足够的动力。
(本文经作者授权使用,未经允许请勿任意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