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香港政府要在香港立法,以將被中國政府認為有犯罪嫌疑的人送往中國審判,不管那人是香港居民或只是轉機過境的人士。
台灣近年發生了幾次航空事業的罷工,社會對其是非對錯有不同的看法,而不少消費者則覺得無辜受害。
台灣經濟學界和媒體喜歡請外國大學者特別是諾貝爾獎得主來演講,花大錢做這事情當然有其價值,但也會因問的問題不恰當,或溝通不良而可能得到不
馬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政策主張,但經歷四年的規劃,到2013年猶未規劃出一套讓人民認可的東西,…
台灣中研院院士鄒至莊先生近日有篇文章說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經濟日報》,2019年4月22日,〈試論中國的未來〉),這種言論很常見
重要人物常做過很多事,有的被稱讚、有的被批評,就算已蓋棺,也無法論定其整體的功過。
謊言常非固定不變,而是帶有動態變化。古代就有「曾參殺人」和「三人成虎」的故事,現代也有人說謊言多說幾次就成為事實。
台灣近十年來經濟活力不足,人民對自己和國家未來之希望也低落,其主要原因是投資和創新不足,特別是二者結合而出現的新創產業不足。
環保議題老是在台灣引起很大的爭議和衝突,這是因為很多環保問題的影響人們有見仁見智的看法,當然難免有爭議,而爭議沒有好的機制解決,就會造
由於多年來出生率偏低,台灣的總人口將在三年後開始下降。
蔣渭水先生在1921年11月把台灣的問題當成疾病,寫了一份診斷書和處方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