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畅销书同步率,以及,电子书时代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来」里面说:
「只有畅销书同步率稳定站上五〇%的水平,才会有足够多的读者觉得,我在电书平台上开始找得到想看的书了。只有这样电书市场才会真正起飞,电子书才会进入善性循环。」
台湾电书市场和纸本的畅销书同步率,一直都在一〇~二〇%的低档盘旋,这对读者而言意味着在纸本市场看见的畅销书,十有八九在电书平台都找不到。畅销书本来就是最多读者想看,最多读者想买,最多读者已经掏腰包付钱而形成的销售数量排名。最有吸引力的产品大半不供应,读者当然不会有买单的意愿。
好,现在我们明白电书市场上得有够多的畅销书,市场才打得开,那么,会有吗?会有够多的畅销书同步出版电子版吗?电书普及的这一天真的会来吗?
看看台湾现在出版社对推动电子书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答案似乎是非常不乐观。但以产业的动力学角度看,却未必如此。
出版产业所有生意的动力从何而来?在印刷术诞生的早期,印刷商扮演催生者的角色,古腾堡自己就是典型,印刷兼编辑兼书商,印了圣经就自己卖。后来出版任务开始分割,一本书的催生者,渐渐从印刷商转移到出版商身上,四百多年来出版社成为产业内容主催的角色,虽然不实际写出内容,但却是出版社主导哪些内容会出版。
因为有这样的现实,大部分电书平台经营者在争取书单的时候,优先考虑的合作对象都是出版社。但在台湾,由于畅销书本土率太低的缘故,你软硬兼施求尽所有出版社给书,没书就是没书,再怎么求还是没书。不是出版社不想给,而是手上没有电书权利,想给也不可得。
这很怪啊,纸书出得来,电书给不起?
实情是这样的,电书时代来得太快,出版社还没准备好合约,平台就来要书了。初期没书是这个理由。中期呢,当出版社回头跟源头要求授权,本土作者容易谈,国外作者却很难,你要从国内代理商,接上国外出版社,再接上作家经纪人,才能连上原作者。
每一关都有制式条款、制式合约(毕竟这种生意已经营运了几十年了),而这时候电书的制式合约是毫无现实感的(例如必须另外再付一份预付版税才能取得电书权利),根本没有人签得下去。
出版社占有畅销榜上最大宗的翻译书,手上却签不到电书权利。畅销书本土率太低,连带影响是同步率也高不起来。
这不是死结吗?本土率不可能一夕变好,同步率岂不是永远无望?所幸在电书时代,美国作者开始有了新的动力,越来越多作者发现,过去占他们收入相当大宗的各国翻译授权,在电书市场上竟然分文未见。
(我说杰克啊,我们以前纸本书一向都可以卖出好几国世界翻译授权,怎么搞的现在电书市场这么发达了,我们却一个授权都没卖出去?)
经纪人细细一算,以前姿态太高,纸书要一份预付,电书又要一份,难怪外国出版社受不了。但其实不需要那么狠。因为电书的版税率实在太可口了(通常是25%),干脆买一送一,买纸书送电书,而在合约上硬性规定纸书出版六个月内,电书必须上市。这样反而对作者更有利,想想看,超过四倍的版税率耶。
美国有越来越多授权合约把电书条件绑在纸书授权上,我想上面的盘算是最合理的解释。
每个作者都会想起他的电书市场授权收入,怎么不像纸书那么多。这是人性。人性会推动电书的世界性授权开始普及,越是畅销书作者,这种人性会觉醒得越早。
我们在市场上越来越容易看到某些话题书,用纸电同步的方式出版,原因就在这些作者的合约上。这些作者觉醒早,早早就把盘算放进了合约条文。
建立在人性上的趋势无可违逆,所以觉醒的作者会越来越多,而美国、英国、日本,这三个电书「先进国」有最大的可能让作者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正好,他们也是占有台湾翻译书绝大部分来源的供应国。
等到这些强制同步出版的合约成为常态,我们太低的畅销书本土率就不会再是问题,同步率很快就会上升,电书市场在那个时候就到了起飞的时候,像今年(二〇一三)的日本一样。
唯一的问题只是,还要多久?
(美国可能还需要两年让所有作者都觉醒,英国落后美国两年,日本落后三年,再加上合约反应到出版日的一年时间差,这样加起来台湾还有六年的时间要熬。)
(预测未来总是很不可靠的,还好验证这个预测非常简单,有空的时候花五分钟,计算一下博客来畅榜前十名的书,在不在电书平台上销售,你就知道现在台湾的畅销书同步率到底在什么样的水位了。)
(本文经作者授权使用,未经允许请勿任意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