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越南反中骚乱看东南亚地缘政治

为谴责北京在争议水域设置钻油平台,越南上演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中抗议,图为5月11日在胡志明市中心的民众集会。
Getty Images
第144期
何清涟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在全球化的今天,两国间的冲突,最终的受害者可能不止发生冲突的国家,5月份由于中越海上冲突,导致越南爆发大规模反华骚乱,大批台资韩资企业成为被殃及的池鱼。这场冲突由于两国政府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冷处理,暂时不会升级,但留下的巨大阴影却足以让人思考:东南亚地区会不会成为世界的下一个火药桶?

 

南海怒涛的源头在哪里?

中国对南海海域的领土主张日渐强势,已在东南亚引发众怒。

中国的政治体制对周边邻国并非直接威胁,因为中国不像当年毛时代那样向外输出革命,扶植傀儡党,在他国制造政治混乱。虽然亚洲式民主国家从骨子里来说,并不怎么痛恨专制,而且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它曾有过的慷慨与仍然存在的市场机会,让实利主义的邻国都从对华经济来往中获益。但中国军力的迅速提升,以及咄咄逼人的强势姿态,却引起东亚邻国的严重不安。

前不久欧巴马亚洲行访问的四个国家,都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其中有三个是美国的条约盟国。这些所谓领土争端大致是:中日之间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之争(日方称为尖阁诸岛,Senkaku Islands);中菲之间是黄岩岛(英文Scarborough Shoal,即斯卡伯勒浅滩);中韩之间则有所谓「间岛」问题、长白山之争及领海之争;中马之间主要是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归属权之争。

上述问题长期处于「搁置争议」状态,但自中国「和平崛起」之后,这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2009年4月16日,中国《瞭望新闻周刊》曾发表专题〈中国海洋国土近半存在争议 周边大国欲浑水摸鱼〉,细数中国领土那「一串串失落的明珠」。

台湾被中国视为暂时遗落在门外的一颗珍珠,时机成熟,一定要捡回来。

 

东亚诸国为何应付不了中国?

东亚诸国尽管与中国存在各种领土争端,但均不耽误它们与中国的经济来往。以日韩两国为例,与中国领土争议最多的是它们,与中国经济来往最热络的也是它们。2013年,中日贸易额虽然下降5.1%,中国对日贸易额仍然高达为3,125.5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下降仅0.9%,但自日本的进口降幅却高达8.7%。日本对华出口下降,对亟欲提振经济的日本政商两界来说,是个重要的牵制因素。中韩贸易增长迅速,2013年1~11月两国贸易额高达2,500亿美元,共同目标是确保2015年达到3,000亿美元,行内预测很快超过中日两国贸易额。

无论是日本还是南韩,绝对不会为了领土争端而在经济上与中国断绝往来。它们的办法很功利,在与中国经济合作日趋一体化之时,却希望美国提供接近无偿的军事保护。这种想法在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中很有代表性。

如果要将亚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做一概括,大致是:

领土问题上,这些国家始终对中国保持警惕,但不在意中国的人权及政权的暴政性质。美国希望这些亚洲国家能够联合起来,面对中国带来的压力,但这些国家由于各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几乎不愿意对此进行任何尝试。它们只在一个问题上高度一致,经济利益依靠中国保证,领土安全则依靠美国。前些年越南在当东盟轮值主席国时,曾希望东盟国家不要与中国进行一对一的谈判而应该联合起来对付中国,但越南比中国战国时苏秦要惨得多,这「合纵」之策没有一国表示响应。

应该承认,自二战以来,由美国为世界提供「国际秩序」这一公共产品,全世界基本是现存国际格局的受益者。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人民非常吃惊地发现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对美国的灾难表示幸灾乐祸,开始思考花巨额金钱并牺牲本国青年的生命维护国际秩序,这一做法是否应该继续。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孤立主义日渐抬头,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民感到美国政府充当世界警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2013年12月4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一项民意调查,该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美国人认为美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正在衰退。超过半数的美国人认为,美国花太多精力处理国际问题,希望美国在国际上「少管闲事」。美国国会正在大幅度削减国防预算,美国国防部已经做出大规模裁军方案,正在逐渐实施。

在此情况下,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希望美国伸出手来帮助亚洲的小国,在道义上是可以的,但一旦陷入军事冲突,也不是可以指望得上的,如同乌克兰一样。

 

越南排华事件的几个危险苗头

中国方面一直认为越南(包括其它亚洲国家)对其经济依赖程度高,不敢撕破脸皮。但这次排华事件中有几个因素必须为其它国家所关注:

一、在政治高风险地区的投资极不安全。越南最近几年才试行改革,腐败盛行,贫富差距日渐增大,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人民的政治权利被剥夺,与政府关系很紧张,中国方面满心指望越南由于经济上对中国高度依赖而表现得友好一些,但最近几年,指责中国大型企业掠夺越南资源的声音越来越大,越南民众的反华情绪有如堆积的干柴,这次中越船只在海上发生冲突,中方使用高压水枪喷射,有如点燃了这堆干柴。

这次越南反华骚乱,洗劫的不仅是中国企业,还包括台资与韩资。到底有多少人丧生?目前并无确实数据,但截至5月20日,在平阳省就有六百多家台企因无法复工,导致关联的近两百家企业被迫停工,该省约29万名越南工人处于「无工做」状态。

二、中越关系积怨已久,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说中国人对越南的认知是:越南自古以来是中国的藩属国,在毛时期还曾经是「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越共领袖胡志明在中国被亲切地称为「胡志明爷爷」。但这段历史在越南被叙述成另一个版本:越南的历史教科书一直将中国描绘成持续上千年的侵略者,越南人民一直英勇抗争,为摆脱中国统治而努力。

《大西洋月刊》2012年6月号发表一篇〈The Vietnam Solution〉,记述了作者见闻。在河内的历史博物馆,地图、图画和硕大的灰色石柱,纪念的是焦虑不安的越南人于11世纪、15世纪和18世纪抵抗中国宋、明和清朝帝国的入侵。中共傀儡、曾在法国留学的胡志明总结越南的历史经验时说:「我宁愿在接下来的几年闻法国人的屎,也不愿后半生吃中国人的屎。」这番表态对越南人可谓影响深远。

三、越南与中国这类共产专制国家的统治术之一,就是刻意培养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将本国的所有不幸归结于外部敌人。这在本国内部矛盾尖锐之时,确实是将矛盾外引的一个好办法。问题在于,爱国主义如同魔瓶里的魔鬼,放出来容易,收进去却比较困难。中国政府操纵民族主义情绪比越南高明得多,也未能做到收放自如。但中国人与越南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百余年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一场抗日战争还是沾了国际社会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光。但越南却以弹丸小国,成功地对抗过法国、美国与中国。虽然对抗美国时依靠了大量穿着越南人民军服的中国军队,但越南政府可不承认这点,因此,越南人对自己的战斗精神与战力很有信心,说打就打。越中陆上边境虽然在1979至1990年长达十余年的边境冲突后已经划定,但中国现在实施「流动国土」策略,将与邻国接壤的海域视为中国的流动国土,这就注定与越南及其它邻国之间的冲突将会不断发生。

日本是民主国家,中日摩擦虽多,但发生战争的几率比中越之间低一些。可以断言,中越之间的关系,将成为亚洲地缘政治中最不稳定的因素。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惠風文集 - 評審席上
在巨大的家庭與親友期待下從媒體工作回任教職。說「回任」是因為我已經千辛萬苦、想方設法離開過一次,但離開得不夠徹底,結果當然是「斬草不除根,…
「奧運信念」掩蓋不住的經濟敗相
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由盛而衰的拐點,即使持悲觀看法的人也將其放在2010年左右,因為此前有一個「2008北京奧運」,…
香港「雨傘運動」的兩樣情
香港人為爭取特首「真普選」引發的「雨傘革命」,持續延燒。民主和自由,對大陸民眾而言,是一個官方常掛嘴邊卻似是而非、百姓渴望而不敢奢望的「…
對銅鑼灣書店與香港二樓書店的回顧
香港因為鋪租太貴,而香港又是高度商業發展的社會,書店的盈利有限,因此發展了具有香港特色的二樓書店。因為二樓的租金比較便宜。…
汙染?北美80%人口看不到銀河系
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6月10日報導,北美大陸有近80%的人們在夜空中看不到銀河系。不過,這可不是因為空氣汙染或霾害,…
蝶舞 徑香 「花自在」- 逆著風的男人 & 不會煮菜的女人
有人說林惠陽是逆著風的男人,也有人說他拿著拐杖跑得比別人都快、想得比別人多,他則開玩笑說自己「講出一口好菜」,…
百萬人斷糧 東非饑荒50萬童瀕死
東非饑荒越來越嚴重,僅在索馬利亞就有370萬人飽受饑餓折磨,約50萬名兒童已經饑餓到瀕臨死亡。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為「非洲之角」…
優秀領導者如何「精準提問」?
  書名:從Q到Q+:精準提問打破偏見僵局×避開決策陷阱,關鍵時刻做出最佳決斷 作者:華倫.伯格(Warren Ber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