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礼拜前(2014-06-24),新竹一位罹患忧郁症的妈妈因为女儿没有考上第一志愿,跑上顶楼,不听劝阻,就在女儿面前跳楼身亡…「念什么学校」真的定下了一个人的生死。
哎,对台湾人而言,学历的观念深植人心,酿成悲剧。然而,名校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我们的社会好像已经习惯把事情看成两种极端,有人主张学历无用论,早早放弃升学;有人却将学历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非第一志愿不念…事实上,人生不会因为进入名校就从此无往不利成为赢家,也不会因为没考上就注定变成「鲁蛇」,这是大家理论上都知道的事实。
然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多数人都未曾好好思考过的问题了。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促进人类心灵与精神继续不断的成长;德国教育学者斯普朗格﹙E.Spranger﹚则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创造。
对于一般人而言,除了能够习得专长换取薪酬,接受教育的成果应该是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而在金钱报酬之外,我们的人生还需要什么?该如何取舍?又该如何去取得?这答案因人而异,也特别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
每个人的周遭都看到或听到过这样的例子,就算成功进入第一志愿,仍然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于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人到中年,又忽然质疑起人生,产生中年危机,觉得「这一切都不是我要的…」
台湾的教育没有让下一代真正学会在人生路上碰到各种难题时,应该怎么去面对──自己的职涯要怎么规划?工作是否能与兴趣、专长结合?遇到朋友、恋人背叛自己时该怎么办?在团体中遇到与自己看法不同的强势领导人时,该如何自处?遇到不同立场的人,该如何说服对方或与其谈判?面对道德灰色领域时,如金钱、型男美女、毒品等诱惑,该如何坚守原则?
过于强调考试成绩的后果,是培养出了很多IQ高但MQ(道德商数)跟EQ低的成人,于是就出现了许许多多「模范公务员」叶世文们、认为贿赂官员有其正当性的企业家赵藤雄们、「白手套教授」蔡仁惠们…
人生中有许多大哉问,答案不是第一志愿的学历和未来的高薪;教育的本质,应该让我们的下一代有能力去思考人生中需要什么,并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商业用途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