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看

万象更新话过年

过年,庆贺新年,贴春联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吉祥表征。
Getty Images
第5期
郭丰华
「过年」是华人社会最大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重要活动包括上香、祭祖、祈福,
表达「慎终追远」的孝道,也表现传承古人的道德传统。

炮竹一声除旧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过年,新年好。过年,庆贺新年,说吉利话,讨好彩头,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有华人的地方普遍迎接新年的习俗。

2008年,也就是戊子(鼠)年。因为老鼠生性敏锐、生子多多,故民间藉寓意以形容子孙绵绵、行动果决和财力丰硕。

「年」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五谷大熟」。古人在丰收后惜福感恩,感谢神明保佑,于是举行谢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祭祀仪式。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的「年」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一年中的十二节气(如春分、冬至等)有人可能以为和「农历」或「阴历」有关,其实是平均分配在「阳历」每个月各两个。在夏朝时,年被称作「岁」,商朝时又称「祀」,到了周朝才称为「年」。而大年初一这一天,则叫做「元旦」。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

中国传统历法渊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专家曲铮博士表示,新年的确定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往后推算第二个「朔日」。这里的「朔日」是在月亮盈亏的变化周期,两个满月中间有一天,基本看不到月亮,这一天叫「朔」,也有叫「新月」的。传统历法上就把「朔日」定为每个月的初一日。相对的就是「望日」。望日一般就是十五或十六,就是满月这一天。

中国的传统历法以干支纪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纪年则按顺序取干支各一字,以甲子为始,癸亥为末,六十年循环一次,周而复始,直至无穷。另外,中国人也以干支来标记其他的时辰,因此每个年、月、日、时都各取天干、地支各一个字来代表,组成「生辰八字」。例如,2006年6月6日上午6时就是「丙戌年甲午月丙寅日辛卯时」,这时出生的「生辰八字」就是「丙戌、甲午、丙寅、辛卯」。

文献记载,中国殷朝的王充始创十二地支。他为了让民众更容易的记住这十二支,还采用了「鼠、牛、虎、兎、龙、蛇、马、羊、猴、鶏、狗、猪」常见的动物对应来表示。

过年习俗首重祭祖祈福

「过年」是华人社会最大的传统节日。过年的重要活动包括上香、祭祖、祈福,表达「慎终追远」的孝道,也表现传承古人的道德传统。

传统的新年是从腊月(古代十二月称为「腊月」)八日开始,直到正月十五结束。「腊」这个字在中国古代是「祭祀」的意思。「腊八粥」的第一碗是要供奉神佛、祖先,然后大家分享。早在商代开始,一年春、夏、秋、冬都得把天地、神明和祖先合在一起祭祀,这四大祭之中以冬祭的规模最大。因为冬祭大都在十二月举行,所以就把十二月叫做「腊月」。「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开悟成佛的日子,民间与寺院都在这一天喝腊八粥,藉以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十二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华人社会民间传统习俗认为灶王爷监管人世间的一举一动的善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牠得回天庭去呈报,人们到除夕再贴上新的灶王像。这种活动表征中国人「举头三尺有神灵」,凡事要知所进退,要对自己的良心负责。二十八日是大扫除,除旧布新。三十日,也称「除夕」,是庆贺新年活动的最高潮,也是「祭神祭祖」的日子。其中,贴门神、接财神(福神、贵神、喜神、太岁神)、请灶王爷像、贴春联敬神明、放鞭炮驱鬼邪、给压岁钱压住「邪祟」、灯火报平安等都与中国人敬天地、敬神明的传统有关。传说鬼怕桃木,春联的原形便是桃符,至五代蜀主孟旭在桃符上题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正式的春联的开端。年节期间,还有庙会、地方戏、武术、杂耍、踩高翘、舞龙和舞狮等等,喜气洋洋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的灯谜会为止。

中国历法为「皇历」或「黄历」

中国历代皇朝的历书与皇帝年号联系在一起,都由皇帝颁布,因此历法顺理成章的被称作「皇历」。又因为最早的历法来源于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轩辕黄帝,因此也叫「黄历」。皇历以干支纪年,包括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吉、凶、宜、忌,涉及婚姻嫁娶、仪式庆典、建造搬迁、生活起居、祭祀安葬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节气取决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位置的周期变化,属于太阳历。中国历法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阴阳平衡」的思想法,是「阴阳合历」,而不是单纯的「阴历」,也不是单纯的「阳历」。其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定「朔日」(即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这一天从地球上看不到月亮)为每月初一日,所以月中则为「望日」(月圆之日);通过设置闰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阴阳合历。早在舜帝之时,准确描述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就已经完成。

现在人们常用的公历就是一种太阳历(简称阳历),它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其「月份」的划分与月亮的盈亏没有关系,只是个名称而已。伊斯兰教历法是一种典型的太阴历(简称阴历),它完全以月亮的盈亏周期为基础定月份,每年12个月,大约354天,所以积33年与公历相差一年。

从汉武帝确立直至清末,以正月初一为元旦的阴阳合历,沿用了两千年多年之久。到了民国元年(1912年),袁世凯政府为了彰显其「新政」,把古代的元旦称为「春节」,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中国传统节日除了新年之外,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盂兰盆会、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此外还有浴佛节、七夕等,几乎都与祭祀、神话或佛、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1949年9月27日,中共夺取政权前夕通过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明订为「元旦」,将正式传统的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这样一改,传统过年中感谢神明、尊敬神明与先祖的文化内涵就被去除得一干两净了,摆明的似乎只是个普通的庆祝「春天」来临的节日而已。文革结束后,传统的庆祝方式稍为有所恢复。

必也正名乎

中共建政之后,全面铲除社会生活中的传统因素,用违反人性的党文化取而代之,社会高度政治化,政治高度一元化。宣扬无神论的共产党美其名为要「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历法节庆、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甚至家庭和生育无一不受到邪党文化的毒害蹂躏。它废止了传统历法的称呼「皇历」,也不让人叫「黄历」或「夏历」。它把中国皇历叫作「阴历」,取消传统节日,过党安排的党节;年轻人结婚,要新事新办,不拜天地神,唱感谢党的歌。很多传统节日都被中共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中共制定的「党节」,包括「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庆」、「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等,为其统治服务。

事实上,中国历法原本就是「阴阳合历」的,中共改叫「阴历」当然是荒谬错误的。后来,中共觉得「阴」字仍然不脱离道家的说法,1968年,崇尚唯物论的中共以破「四旧」为名,又把历法叫成「农历」,目的在搅乱人们的思维,使人错以为传统历法的作用仅限于务农作业的需要,因此叫「农历」更是蹧蹋中国历法的精髓。

中华文明五千年中,传统敬天地、信神明、仁民、爱物正统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涵,蕴育健康的、富有活力的中国社会,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对政治起着制约和引导的作用,满足人们在各个生存、安全、精神、情感等等领域不同层次的需求。

华人社会「过年」是「中国新年」,而绝不是「过春节」。同样的,中国历法,正本清源应该正为名「皇历」、「黄历」,而不是「阴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世界經濟、QE,以及安倍三箭的前景
全球和各國的經濟波動不定,問題也層出不窮,但其背後主要還是幾個重大因素在推動。不管是要掌握經濟的動向,還是要擬訂正確的政策,…
你該考研究所嗎?(之一)
「我該考研究所嗎?」這大概是許多大學生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面對未來的生涯發展,心中最常浮現的疑惑之一。身為教師,…
握握手 好朋友
「握握手,好朋友!」小孩子們吵架,大人往往是這麼勸架的。長大以後,慢慢兒的,「握手」成了社交禮儀,雖然有肢體接觸,可是可以完全不帶有情感…
北韓飛彈強化台美關係
金正恩上台五年來,北韓已進行六次核試驗,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彈,尤其美國更表示不可容忍。川普總統在幾周前的聯合國大會首次演講時,…
中國緣何此刻啟動釣魚台爭端?
9月15日開始,中國因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而高調發難,將本土變成了反日戰場,不僅在全國數十個城市裡發動對日本商店工廠的搶、砸、燒,…
「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澳洲人
最近澳洲「全國衛生及醫院改革委員會」公布了一份改革澳洲醫療系統的過渡性報告,在澳洲媒體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傾聽的藝術
在職場中,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雖然你數次的去拜訪客戶,但很遺憾的,對方似乎對你所提的企畫不感興趣。於是,雙方逐漸地疏遠,…
公務人員考試的「協和號效應」
據報載,公務人員考試報考人數逐年下降,於是筆者查閱考選部的資料。果然,高、普、初、特考的報考人數高峰在2012年,達53.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