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年少时代──在时间的长河里结伴而行

年少时代剧照。
环球影业提供
曾允盈
(文中有雷)

电影是时间的艺术,然而在《年少时代》里,时间是最真实的特效,透过导演的镜头,无形的岁月痕迹,真实呈现在你我眼前。

《年少时代》是一个疯狂的计划,一个开创影史的计划。剧情片从未有过这种手法。

导演李查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从2002年开始,连续12年不间断拍摄一名小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岁月。每年用三、四个的工作天,重聚几个主要演员。实际工作天只花了39天,剪辑而成这部165分钟的电影,真实纪录12年来演员们随时光流逝的改变。李查林克雷特拿下2014年柏林影展最佳导演,《年少时代》被《时代杂志》和《卫报》评为2014年度十大佳片第二名,在世界各国影展佳评如潮。

年少时代剧照。环球影业提供

年少时代剧照。环球影业提供

生活琐事就是人生

故事一开始,6岁小男孩梅森(埃拉‧柯川饰)躺在草地上的看着天空,没有笑容。澄澈的眼神有些许忧伤。母亲(派翠西亚艾奎特饰)开车载他放学回家,从后照镜看着梅森,问他为甚么没交作业、为甚么上课总是看窗外?

梅森躲在门后听母亲和新的伴侣争吵,梅森和姐姐趁她不在时打闹,没一刻安宁。宣布搬家,母亲在餐桌上忙着安抚两个小孩,然后将旧家重新粉刷以便交给下个屋主,当梅森把墙上记录自己身高的一道道刻度,用白色油漆粉刷覆盖时,好像过往的岁月不再能够掌握。因为逝去的留不下、带不走。

「开车」是剧中不断出现的场景,母亲一次又一次离婚后载一对儿女离开熟悉地,转学新的学校。她不断攻读学位,最后到大学任教,给儿女更好的生活。父亲(伊森霍克饰)则是个崇尚自由的浪子,反战、创作、弹吉他、玩乐团,几乎以一辆黑色的通用庞帝克车为家,他浪迹天涯,车于是成为与儿女共有的家。他根本没钱养家,却在两周一次的假期从远方前来,走进孩子的心里。

他不羁的灵魂无所约束,成为姊弟俩的心灵伴侣。打保龄球时告诉他们「人生没有护栏」,要走自己的路。自弹自唱创作曲,歌词听起来就是生活,不怎么样,却让人会心一笑:「妈妈有了新丈夫,看起来不错,但不知道会不会说故事给他们听,还有亲吻道晚安……」他们去看棒球赛、去露营,聊孩子的烦恼和生活、聊电影《星际大战》。导演擅长「对话」,擅长在对话里立体出每个角色的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对话非常自然,某个瞬间你甚至会以为那是一个真实的家庭。这部剧情片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更因为剧本不是一开始就设定好,而是每年随演员的状况改变,让文本来说话。

你会发现,那些琐碎的生活细节,是寻常人生都会遇见的点滴,每个人都会有共鸣的故事,无关宏旨。你好像揽镜自照,那么熟悉又平凡,这是电影最无价的片段之一,犀利地贴近人心,贴近那些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

年少时代剧照。环球影业提供

年少时代剧照。环球影业提供

时间的秘密

台湾观众熟悉的代表作「爱在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巴黎日落时》、《爱在午夜希腊时》),用18年的时间刻画男女主角的生命岁月和爱情进展。最后一部《爱在午夜希腊时》,两位演员甚至从单纯的表演者变成共同创作者,他们加入讨论自己人生的体悟和经历,真实岁月里的提炼在片中随之展演。

《年少时代》就好似「爱在三部曲」的前传,较这三部更有希望。也如同梅森父子曾经聊的「《星际大战》究竟会不会继续拍下去?」,他们说:「会,但是会拍前传,因为后面已经没戏唱了。」这个小男孩从6岁到18岁成年,观众目睹他的成长和准备迎接「爱在三部曲」细腻的感情关系。

除了人与人的变化,人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观众跟着主角经历十二年来美国社会的变化。从《哈利波特》到《暮光之城》,从桌面计算机到IPAD,从伊拉克战争到经济大崩盘,从小布什到欧巴马。艺术佳作无论文学或电影,都是反应人与社会、世界的关系,而《年少时代》就像一出时代剧,不似其他戏回顾从前,而是具体而微地展现出每一个当下。

剧中梅森喜欢摄影,拍下的每个瞬间,就好像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切片。他心思细敏,却常不写作业待在暗房,父亲规劝他,同时也鼓励他:「趁你现在有感觉,等你老了就不会感觉那么多,你会麻木不仁。」虽不一定如此,但《年少时代》就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敏锐、感同身受、细腻观察人与社会的关系,和时间里的各个面向和变化。

时间是一条漫长无尽的长河,每一刻看似「现在」,彷佛它从未离开。但其实每一刻都是过去,因为在你意识到的这一秒,它已经不再能掌握。而当12年过去,你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被长河带到无尽的远方,所有人事景地,已经不同。

片尾,18岁的梅森离开母亲,搬进大学宿舍,意味着结束了年少时代(boyhood)。他和一位女同学并肩而坐:「我们以为掌握了片刻,或许应该说是片刻掌握了我们?」这12年来观众会残酷看见逐渐发胖的派翠西亚艾奎特,没甚么改变的伊森霍克,长得越来越像的父子──埃拉‧柯川与霍克,他们共同演绎了「时间」的充满期待,和「时间」的无法追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大腦的記憶 沒有你想的可靠
許多人都認為記憶是事實留在腦中的印象,但當你目睹一件意外事故時,你是否真的記得你不曾留意的部分?例如車牌號碼、車色、速度、角度與位置?…
海星逝世,往事湧上心頭
元月14日,網上看到羅海星病逝的消息,吃了一驚,他怎麼比我早走了?因為有一段時間,我們有接觸,也有共同的命運,因此在深表哀悼時,…
「愛」是答案 《富都青年》無國籍邊緣人綿延的悲歌
《富都青年》,2023年末台灣電影大黑馬。由馬來西亞籍、電影監製出身的王禮霖首次導演、編劇,李心潔監製,吳慷仁、陳澤耀領銜主演。…
冰淇淋PK戰
上回寫了霜淇淋,讀者可能覺得我很偏心,怎麼可以沒提到香濃腴滑的冰淇淋呢?大家別誤會,位居夏日消暑排行榜常勝軍的冰淇淋,當然是重頭戲。…
「忘情水」問世 可刪除痛苦記憶
失戀的人問著:「忘了我,你會幸福嗎?刪除你,我會過得更好嗎?」就像電影《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挽救就業 美延長減稅與失業救濟
12月上旬,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共和黨針對多個已經或即將到期的法案達成協議,同意將布希總統任內通過的減稅法案延長2年,…
企業改造,關鍵原因何在?
經營企業,每天有大大小小的問題等著解決,尤其是還要進行改革的時候,更是令人身心俱疲。即時讀了再多變革的理論,在工作現場,卻又總是派不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