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政府限價政策的影響下,中國房市再現奇特現象,新房價格竟然遠低於二手房的房價。
從2016年底開始以及整個2017年,中國內地各大城市樓市的調控政策一個緊接著一個的發布,媒體報導稱中國樓市調控已邁入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的「五限時代」。截至目前,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速度已放緩,但一些二線及二線以下城市的房價卻出現上漲趨勢。
同樣和「五限時代」興起的名詞是「房住不炒」,2016年年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被媒體稱為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最高「綱領」。但實際情況卻讓人感到意外,房住不炒基本上只停留在理論上,現實生活中現在已經演變成了「房住要搶」的格局,主要原因是,新房價格遠低於二手房的房價。
歸根結底是上面提到的「五限」,地方政府除了限購、限售,同時還限價,房地產市場上的二手房價格是市場形成的,但房地產開發商手中的新房價格卻是地方建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控制的。
新房價格遠低於二手房,而且買新房還能銀行按揭(抵押)貸款加槓桿,如此形成的套利空間令人怦然心動,人們認為,買到就是賺到。這種套利空間的形成是人為的,也是調控簡單化的必然。
據《華夏時報》5月13日報導,2016年重慶的房地產銷售面積是2,000餘萬平方米,2017年是3,600萬平方米,今年1至4月的銷售已經達到1,100萬平方米,不出意外的是2018年的銷售恐怕將超過3,000萬平方米。這種銷售熱度熱到連本地開發商都害怕的地步。但是,眼下真實情況就是「一房難求」,人們已經形成了共同的預期——「搶」。
類似的情形在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出現過。套利空間的形成也是尋租空間形成的過程,腐敗也就相伴而生。時至今日,價格雙軌制再次出現在房地產市場。房地產開發商任志強去年公開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受政府操控,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