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书库」 掀起蝴蝶效应

「爱的书库」在短短几年内掀起「蝴蝶效应」。
Getty Images
第55期
郑少凡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这是众所周知的「蝴蝶效应」理论。

那么在社会上,一个人或少数人的理念,推行后获得各界认同,形成一股巨大风潮,算不算是蝴蝶效应的社会实践呢?或许这样比喻有些难以想象,但如此形容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所推行的「爱的书库」,大概不为过。

不同于图书馆的藏书相同的书籍顶多两、三本,「爱的书库」是以箱书为单位,也就是同一本书会有一箱40本的数量,设立在校区或小区内,让学生进行班级共读,还可让箱书流动,达成资源循环的效果。

首座「爱的书库」2005年于南投县虎山国小成立后,快速在全台遍地开花。短短四、五年间,由几位国中小老师开始的推行阅读运动,激发了企业界、政府、学校参与,汇聚了足够的资源,深入全国各个角落。截至2009年12月底,全台湾24个县市已有101座爱的书库,图书41万余册,总阅读人次高达1,032万。

这样风起云涌的「蝴蝶效应」如何在短短几年内酝酿成形?以下就是其中奥秘。   

蝴蝶效应1:当陈一诚遇上廖禄立

目前「爱的书库」主要由「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大力支持推动。而扮演关键推手角色的,当属目前基金会的董事长廖禄立以及执行长陈一诚。谈起两人的相识,要回溯到十多年前...... 

1988年时,美律实业董事长廖禄立担任台中杰人会会长时,曾举办活动招待偏远地区原住民孩童到台中旅游,让他们有机会游历都会地区,增加不同族群间的互动。目前任教旭光高中的陈一诚老师,当时还是大学生,担任照顾孩童的义工。两人就此种下将来推广阅读的种子。

2004年的一天,陈一诚拜访廖禄立,讲述在学校推行阅读的困难。他谈及上课时开出阅读书单,但发现地处偏远的学生因家庭贫困,根本无力购买,所以希望廖禄立能给予帮助。

廖禄立马上写信给一家南投在地的上市公司环隆电器,希望他们给予协助。于是两家公司各出20万元给陈一诚,让他能够与其他有心推动阅读的老师一起购买书籍供学生学习。设置于旭光高中的「南投阅读推广中心」于焉诞生。 

蝴蝶效应2:九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的协助

另一方面,因九二一地震之故,许多赈灾的资源流入南投。九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从2001年也开始计划赠送新闻局推荐的书籍,让受灾中小学根据需求自行点选索取。当时补助的学校有278所,赠送图书125,739册。

书是赠送出去了,但推行阅读的效果如何才是真正要考虑的。九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执行长谢志诚当时就想,学校老师是一股真正能够持续推动校园阅读最扎实的力量,他认为:「学校老师这块宝如果不挖出来、不把阅读真正融入学校,那就很可惜。」

想法归想法,在台大任教的谢志诚谈到自己毕竟不是第一线的中小学老师,阅读推广理念是否符合学校的现实,从事社会运动多年的他学会不强加自己的理念于别人,于是静待一个合作的契机。谢志诚说:「我相信绝对有带学生阅读的想象或是潜伏在内心的积极度,但我不能去指指点点,所以需要有一些人做呼应。」

就在这时,陈一诚的南投阅读推广中心成立后,2004年12月的一天,陈一诚的一封电子邮件〈台湾教师学会寒假作业阅读教材推荐项目〉因缘际会地传阅到谢志诚手里,他明白时机已经成熟:「从信件知道他们在做些零星的共读的工作,找一批书来在学校里进行班级阅读,对我来讲,我好像看到一群希望、一群种子在那里,所以不用质疑了,就是这一群人了。」

谢志诚和陈一诚马上就与敲定了推行事项。由于接近寒假,陈一诚提出「阅读在寒假的日子」计划构想,后来形成「123阅读趣」的寒假活动,由基金会提供图书,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并写学习手册,活动结束后书藉可再循环使用。

原本预定150名老师、7,350个学生的活动,结果报名老师超过400位,学生超过16,000人!热烈的回响让借阅箱书的「爱的书库」加温成型。 

蝴蝶效应3:南投县政府大力支持

该年寒假结束后,南投县政府同意将计划设置于旭光高中的「南投县阅读推广中心」提升到全国性层级,定名为「台湾阅读推广中心」,九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则以认养方式支持「台湾阅读推广中心」的运作,并在2005年4月于草屯的虎山国小设立了第一座「爱的书库」。

南投县是爱的书库的发源地,到目前为止也是是全台唯一各乡镇都设有爱的书库的县份。教育部97年度全国校园国语文在线阅读活动「文采之都」项目中,南投也荣获第二名。能拥有如此成果,当然与县府教育处的支持推广爱的书库有很大关系。

在爱的书库成立前,南投县教育处已规划学校间的策略联盟,以联合共享的方式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南投县教育处长刘仲成说明策略联盟的概念:「以学校的预算一年拿出一万块很困难,但假设以竹山镇来讲,有15个学校,每个学校拿出一万元去买书,就有15万元,各买不相同的书,然后彼此交流阅读的书籍,这样就有足够的书了。」

刘仲成当时正在酝酿学校或区域间的策略联盟时,谢志诚就联络上他。一听到要进行阅读推广中心与爱的书库,这种好书共读的理念与策略联盟的概念不谋而合,于是刘仲成很快就敲定了所有爱的书库成立事宜,他说:「我提出策略联盟的概念,谢志诚提出网络,以一个点慢慢放,到每个县串连县、乡串连乡,结合起来就是爱的书库的构想。」

「爱的书库」以老师为核心,老师们彼此串联联署表达争取设置「爱的书库」的意愿,让老师自己挑选好书,编写学习单,以40本书为基础提供班级阅读教学或班级读书会使用,并在网站上载明书本流向。

阅读推广中心从地方到全台,跨越许多政府单位、学校,光靠老师们热心参与的力量显然不够。谢志诚以九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中央政府层级的力量,在「爱的书库」的建立与推广中,扮演为老师们与地方政府穿针引线的协调角色:「在推动过程中要维系与保障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一开始我就是把学校、老师、地方政府抓在一起,而且我会争取在县市成立第一座爱的书库,县长一定要到设立典礼上作为一种宣示,以表达支持。」 

蝴蝶效应4: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诞生

2006年,九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阶段性任务完成,准备解散,台湾阅读推广中心的资金来源顿时成为一大问题。谢志诚即建议陈一诚去找企业界支持,才能够永续经营。于是陈一诚又找到了美律实业董事长廖禄立。

从南投阅读推广中心到台湾阅读推广中心和爱的书库,整个过程廖禄立一直都在密切注意着。看到当年照顾着原住民儿童的大学生义工今日能把阅读推动得如此有声有色,他感到很高兴。然而要成立基金会支撑爱的书库的运作,廖禄立却也不免感到压力。

美律是一家踏实的公司,是台湾电声产业的领导厂商,生产扬声器(喇叭)、免持听筒、通讯用麦克风及其他电子产品。2008年荣获《富比士》杂志评选为亚太地区营收10亿美元以下的最佳200家企业之一。早在1993年,廖禄立获得国家盘石奖时,受当时的总统李登辉召见,其他得奖者都与总统谈论台湾的经济问题,只有他与总统谈论社会、教育问题。之后廖禄立还特别写信给总统,强调台湾的希望在教育,应该从思辨能力、价值观、对法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对专业尊重等观念着手。

当陈一诚来寻求协助成立基金会时,廖禄立想起了多年前写给总统的那封信,想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决定登高一呼,结合企业界与学界成立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廖禄立说:「我们关心台湾要更好。这个社会要好,就要让人变好,这种价值观是要从很多根本的东西做起。」

廖禄立找寻有资源、有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和有教育专业的教育家一同成立基金会──「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刚开始时,我想他们大概想说廖董邀请,不能不给面子,就来参加。但后来发现这个单位真的在做事,并且做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事情,所以他们都很投入。」

目前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有三种捐款方式:一种是一万元可以购买一箱书,另一种是一千元可用来维持书籍质量,还有则是无上限的赞助。而一百万就可成立一书库。廖禄立表示,有的学生毕业时甚至全班捐助一些钱购买一箱书:「真的很感动,爱的书库能够带出来这样的情操,因为他们真的觉得有受惠,所以他们愿意一起捐款出来。」

热心公益的廖禄立致力推广阅读,除了每年全台办理八场阅读教师的研习营费用外,个人每年至少还会捐助成立一个书库的费用。乐善好施的他希望社会能更好! 

蝴蝶效应5:全台101座爱的书库

2009年12月31日,第101座书库在北海岸的金山金美国小成立,似乎和岁末台北101大楼的跨年烟火互相辉映!

虽然,台北101的世界第一高楼位置在2010年初已经拱手让给杜拜塔,但由「爱的书库」打造的101纪录,却丝毫不逊色!而「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廖禄立的目标更「高」,他希望台湾319个乡镇皆有一座爱的书库。虽然目前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爱的书库成立至今,企业界与社会踊跃赞助的情况,在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网页上可以清楚看见。

爱的书库的成绩也感动了教育部,去年还编列395万的预算给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廖禄立说:「我们只是一个平台,这是很多人的力量的汇集,我很感谢,尤其我们也没有忽略零星的捐款。」

由于受到各界爱心的感召,新竹货运公司也于2009年5月起在全台负责爱的书库书籍免费运送,帮书库的书送到需要的学校与班级,运费则作为捐款捐助。方便的运输也使借阅率大大提升。

从一群有理想推动阅读的南投县中小学老师开始,到台湾生产扬声器的龙头企业美律实业公司和九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再到第一个设立「爱的书库」的南投县教育主管单位,他们对于学校推动阅读都有各自的理念,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根「因缘」的线把彼此串连,从此发光发热照亮台湾莘莘学子......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討海人
陰雨連綿多時,難得今日陽光爛漫,可不能辜負了這大好時光。先生背起相機,我們來到了壯圍海邊。 冬日陽光沒有為蘭陽溪口帶來溫暖,…
抱個拳、行個禮,文武雙全
中共大概是全世界最會進行形象包裝的組織團體。流傳一個小故事:在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個美國記者主動和周恩來握手,這位記者握完手後,卻大聲地說…
人生,一場註定的旅程?
人生,究竟是一次偶然的生命體驗,還是一場踏入世間前就註定好過程與結局,並且可以反復開啟的旅程?這是「宿命論」者與「無神論」者爭論的焦點,…
讓江澤民不敢唱歌的中共元老
前中共人大委員長喬石6月14日逝世。新華網發消息稱,喬石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喬石1924年12月生於上海,…
談現代人的健康
  由於人類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將時間、空間縮小到幾乎沒有距離了。現代文明給人類自己帶來的極大的憂患,正在逐漸地向世間逼近。…
雷人提案多 中國兩會千奇百怪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年度人大、政協兩會分別於3月13日、14日閉幕。這個中共十八大前的最後一次的兩會,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在近六千件提案中,…
基因改造食品 利弊論戰正酣
「科普作家」方舟子9月召集二十多名網友到中國農業大學,現場採摘基因改造玉米並煮熟品嘗。他表示,應創造條件讓國人天天吃。但在此前,…
零接觸學習:知識型商品線上化 Hahow業績爆發
從1月爆發武漢肺炎以來,隨著疫情升溫,「零接觸」的商業模式或是「遠端工作」的配套,逐漸成為企業正常營運,甚至創造更多業績的解套方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