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瘟疫来时,该找甚么样的医生?

中国大陆A型H1N1流感疫情严重。图为山西一所学校的学生正在接受疫苗注射。
中国大陆A型H1N1流感疫情严重。图为山西一所学校的学生正在接受疫苗注射。
Getty Images
第55期
齐回

中国福建武夷大学12月中旬传出600多个「甲流」(即A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学校没有采取隔离,并封锁疫情讯息。学生感到十分恐慌,而校医可能害怕自己受到波及,因此拒绝为发烧的学生看病。学生们群情激动,上网大骂说:「学校的医生居然连普通发烧的病都不敢看,害怕因接触而被感染,这是甚么医德啊!」大家都骂他是兽医!

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曾将医生分为明医、良医、国医、庸医、巫医等。其定义为︰「学医者,有精粗不同,故名因之有异。精于医者曰明医,善于医者曰良医,寿君保相曰国医,粗工昧理曰庸医,击鼓健趋,祈禳疾病曰巫医。」至于其他,售假药、施骗术,根本不知医而罗致钱财的江湖医生,属于行径恶劣的医生。  

瘟疫流行之际,医德为重

东汉末年,在桓、灵、献三帝共七十多年中,发生了超过17次以上的疫病流行,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当时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白骨委积,人相食啖」时有耳闻。当时的长沙太守张仲景是位名医,原本家族共有二百多人,不到十年间病死一百三十多人,大部分是死于伤寒病。

三国时期的王粲曾描述当时的情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而曹植也曾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殭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后世从史料中可以窥知,东汉时,有些医生看诊并未认真诊脉,只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赚昧心钱。有些医生虽然师承名医,却只会因循守旧,并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荣华富贵。

所以当时死伤惨重,除了疾病本身之外,恐怕与医生的医德也有些关系,而医德是否也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呢?

坐堂医生:纪念张仲景之医德

慈济医学院医学系主任张世忠认为,「医德不光是指医师的内在涵养,而是专业医疗技术加上视病犹亲的态度」。

当时的长沙太守张仲景,痛心民生凋敝、疫疾猖獗,为了救人,他深入民间,召见各地名医,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药方,包括他个人的临床经验,著作《伤寒杂病论》,为伤寒病提出了整套有系统的解决方案。

在瘟疫流行死者遍地的状况下,虽然张仲景有了治疗的方法,可是当时规令官员不可入民宅,接近百姓。为了能够治疗广大平民病患,于是张仲景想了个法子,他贴出告示,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不问政事,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坐在大堂之上为群众诊治。

张仲景不畏生死,亲自开堂帮百姓治病,其博大的医德,令百姓感动。自此每逢黄历初一和十五,衙门前均聚集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

后来许多中药店常冠名为「某某堂」,人们称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为「坐堂医生」,即是纪念张仲景于长沙郡大堂行医的善行!

哥不是医生,哥只是医院里卖药的

2009年10月21日,中国大陆的一位医生于网络发表一篇文章〈哥不是医生,哥只是医院里卖药的!〉,文中提到他在医学院毕业后进医院工作一年,觉得医院赚钱太黑了,他受不了,于是考研究所逃避了三年,在即将再度进医院工作的前夕,他「以尚存的良心留下印记」说:

「中国的医生,不过是帮药商卖药的售货员而已,无论是医院奖金还是药商回扣。」

「要创收,要拿到奖金,必须靠卖药和卖检查。」

「政府要求医生帮药商卖药(以药养医),自己再从药商那里腐败。」

「医院的利润,由卖药、卖设备(检查费)得来的!」

「卖药、卖检查的钱,不止养医院、医生,还养了医院背后一大群药商、器械商,还有负责审批、招标、定价、制定药品目录的贪官污吏!」

「医生自己也很愤怒,当我们背负悬壶济世的道德要求,同时承担卖药的业绩压力时, 我们里外不是人!」

协助两岸医疗纠纷的台湾「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颖曾指出,曾有一台湾民众到西安旅游,因肚痛前往医院割盲肠,返台后因伤口发炎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不仅伤口没处理好,还少了一个肾。偷摘台湾民众肾脏,有技术却是害人!只有医德没有医术不能救人,但没医德肯定会害人!

当「医德」变成了「医得」,您想,那样的社会不令人毛骨悚然吗?!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女性對「膽固醇」一知半解
現代女性講究養生,吃東西時往往擔心「熱量」或「膽固醇」過高。但「膽固醇」是甚麼?怎樣才叫「過高」?多數人恐怕就一知半解了。…
將按摩業「化暗為明」的幕後推手
近年來,台灣興起一股SPA、按摩旋風。「你按摩了沒?」成為上流人士見面寒暄的話題。 是誰帶動起這個風潮?…
新品營銷單月破千萬 KOL助農純鄉攻占母嬰市場
「農純鄉」在母嬰市場頗為知名,明星產品滴雞精、媽媽茶團購時常爆量,2019年單支產品寶寶粥,單月營業額就突破千萬。農純鄉的品牌代言人昆凌,…
全球化之下政府主導的「資料戰爭」(一)
隨著全球化不斷地發展,加深了不同貿易體之間的競爭程度,國家間的競爭型態也不斷地在演變。近年來,「大數據」(Big Data,又稱大資料)…
小型電商如何因應LINE@漲價?
全台擁有20家實體店面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得來素」,不僅透過網路幫實體店導流量,成功整合線上、線下,共同創辦人關登元更重視CRM(…
與王丹父母台北城再續前緣
1989年北京六四天安門學生領袖王丹的父母今年終於首度抵台探親,王丹向中央社記者透露了他們「將到老朋友林保華家作客」的預告,…
林克孝談為何《找路》
被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吸引,踏上宜蘭南澳山區探尋古道的林克孝,2010年初出版了《找路:月光.沙韻.Klesan》,記錄他走完「沙韻之路…
美企業吹東風 風水師取代建築師
全球經濟不景氣,未來充滿變數,面對將來可能的重大危機或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許多人開始重視和求助於源遠流長的東方風水學。 Sa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