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英两国政府开展的文化交流年。近日,英国媒体披露了2013年时,法国里昂第二及第三大学中断了与中国汉办合办的里昂孔子学院合作的详细内幕。孔子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外界认为是中共意识形态输出工具,主要目的是向外国学术机构传播中共的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
孔子在西方世界「红」了
孔子这位华人普遍熟知的中国古代先贤,近年在西方世界也「红」了。不过可惜的是,并非儒家道统的声名远播,而是中国汉办操作的孔子学院陷入了钳制学术自由的泥淖,遭到多家与孔子学院合作的海外学校控诉,他们指责孔子学院是西方与北京的政治博弈场,并禁止对达赖喇嘛、新疆、台湾、中国领导层派系斗争等问题进行讨论,对某些敏感问题的限制,违背学术自由的理念。另一方面,孔子披上了红色的外衣,成为宣传中共价值观的工具。
此前,汉办主任许琳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毫不避讳地指出,孔子学院正向外国学术机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推崇自由的西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也是情理之中了。
不可否认,北京输出海外的文宣产品越来越多,但是能够让西方社会认可的却不多。将中共政治元素带入西方的视野,很大程度上遭到西方社会的抵制。在西方世界热销的关于中国的书籍,其作者很多都是史景迁、傅高义这类的「中国通」,而非中国人。究其原因,在于他们传播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
「重金」铺通宣传渠道
从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起,在官方力推之下,孔子学院在世界多个国家落地。中共通过「重金」铺通宣传渠道,使得目前全球已有400多所孔子学院,600多个孔子课堂。每设立一个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总部就提供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中方还负责教材及师资。
据官方统计,截至2009年,200多所孔子学院的维持经费就已高达5亿人民币,现在有将近500所了,教育经费已超过起码10亿。
孔子学院的课程对美国大、中、小学生来说不仅免费,还提供奖学金,组织到中国学习培训、举办演出和中文比赛等。这种不计成本的做法,招致了一些西方学者的质疑,尤其大陆尚有上千万的失学儿童,偏远地区的学校没教室、学生没有课本等,相反却对教育发达、生活富裕的美国学生提供高额资助,似乎与孔子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2010年,为了在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中方主动提出在5年内向哥伦比亚大学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2012年,多伦多教育局与孔子学院达成合作协议。据多伦多媒体披露,那之前二年内,有37名教育委员及教育局职员去过中国,北京当局负责他们的旅游及饮食费用。当时去过中国的教育委员艾琳‧艾特金森(Irene Atkinson)说,中国人「不惜花钱」,给教育局官员住的是五星级酒店、上的是顶级餐馆。
名校纷纷关闭孔子学院
然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近日宣布将关闭孔子学院。该学院开办于2005年,是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官方称,如今已与中国大陆拥有完全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这样的合作显得多余。斯德哥尔摩大学内的孔子学院将于2015年6月30日关闭。
此前,已有加拿大、美国的多所大学相继停止与孔子学院的合作。2013年2月7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在其网站贴出公告,决定在当年夏季关闭校内的孔子学院。2014年10月29日,多伦多公校教育委员会以压倒多数的比例,投票取消了孔子学院的合作计划。
2014年9月,芝加哥大学宣布终止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同年10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宣布于年底终止与孔子学院长达5年的合作,理由是「对孔子学院的行为很不满意」,包括孔子学院无法教授技能和拒绝接受一些中国历史负面内容的篇章,认为其「妨碍学术自由」。2014年12月4日,美国国会举办听证会,要求政府机构调查孔子学院。
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孔子学院关闭潮,被认为将持续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