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数据造假 泡沫难以避免

中国信贷刺激经济的效果在递减,且浮滥资金到处流窜,导致房地产飙涨、经济失衡。
中国信贷刺激经济的效果在递减,且浮滥资金到处流窜,导致房地产飙涨、经济失衡。
Getty Images
第56期
张东光、郭洋

美国传统基金会亚太经济政策研究员希瑟斯(Derek Scissors)博士,1月25日撰文〈中国经济:北京有点不对劲〉(China's Economy: Something Is Not Right in Beijing)指出,2009年中国经济数据有假,中国官方的经济政策令人困惑,数字背后潜藏泡沫危机。

不变的失业率和重复计算的GDP

他认为,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很多地方自相矛盾。一是几个月来有2,000多万的庞大失业人口,但失业率维持在5%的低水平;二是中国官方实行规模相当于GDP的13%的刺激政策,让2009年的GDP成长了8.7%,消费成长了16%,可是,中国不但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物价反而还下跌了0.7%,出现与日本类似的通货紧缩现象;三是去年房地产销售量推估的价格上涨率,远远超过了中国官方公布的物价上涨率的3倍。

此外,民间消费的数据也有问题,因为中国官方将零售销售与国营企业之间的买卖混为一谈,导致2001年至2009年间的零售销售与个人储蓄的成长幅度远远大于家庭收入的增幅。换言之,这9年来中国家庭的消费与储蓄都超过了收入,分明离谱。

其他GDP的组成因素,如固定资产投资、贸易顺差、政府预算的计算也都有被夸大的问题。如此相当于将GDP重复计算,导致了实质GDP的成长幅度低于各个组成因素的荒谬现象,这也导致了中国的经济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

刺激政策难助就业 资产泡沫一发难收

希瑟斯质疑:如果统计局的数据是正确的,那么中国官方的经济政策就让人无法理解。中国2009年拿出4兆人民币来刺激经济,国营银行新增信贷1.4兆,相当于30%的GDP;但近期中国官员表示,今年仍将维持去年的宽松政策。希瑟斯分析,1999年中国信贷只成长6%,GDP成长7.6%,但2009年银行体系信贷增加了32%,GDP却只成长9.6%,信贷刺激的效果在递减,而且这种过度刺激的政策也有副作用,浮滥资金到处流窜,导致房地产飙涨、经济失衡。

2009年初,中国媒体报导2,000万民工失业,当时半年内的GDP成长率是6.5%,也就是说,GDP成长率在7%以下,中国主政者已经视之为灾难,是必须祭出刺激经济的重要门坎。换个角度讲,经济成长的前7%对就业毫无帮助。

为了保证GDP达到8%以上,中国官方似乎将刺激政策视为常态,但由于就业增加幅度与信贷或刺激政策的关联度越来越低,当局就必须加大刺激的力度,这也说明当局的经济政策有问题。如果北京发布的经济数据正确的话,那么不久中国的经济将站在悬崖的边缘,GDP将成长10%,但对就业的创造效果有限,而资产泡沫的问题却一发不可收拾。

希瑟斯还提到,自2003年来,中国国务院就呼吁增加消费、减少投资,以平衡经济成长的组成内涵,但这种失衡现象却越趋严重。长此以往,投资占GDP的分额若迟迟无法降低比重,让民间消费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或许只能重回计划经济的老路了。

信贷暴增 房产泡沫极度膨胀

关于信贷的问题,希瑟斯认为,2005年中国的信贷增幅不及GDP的增幅,2006年以后信贷与GDP同步成长,直到2009年才出现信贷增幅大大超越GDP增幅的现象。在信贷暴增之下,2009年中国房产销售成长的金额,占了将近90%的GDP成长金额,显然房市对中国的GDP贡献卓著。

然而,房地产价格终将停止上涨,一旦反转下跌,企业与投资客将产生巨大亏损,股市也将间接受到冲击。根据经验法则,过度信贷之后,通常伴随着泡沫破灭,中国未来很可能重蹈日本与美国的泡沫覆辙。

事实上,中国官方并非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月4日在彭博财经撰文称,随着中国楼市和股市的强劲反弹,结构性泡沫浮现的风险也与日俱增。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资产泡沫,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信贷宽松政策最终构成了银行坏帐的风险。

美国传统基金会的史剑道对美国之音说:「2006年,(中国)银行借贷增加了16%,经济成长率是13%,从两方面来说,这都太快。现在的借贷成长了几乎一倍,但是经济成长率下降到8%。因此,毫无疑问,银行健康不出现恶化是不可能的。企业盈利和经济成长都在下降,但是借贷却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成长,因此,即使银行不报告,我们也知道他们在累积坏帐。」

看来,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表面上似乎皆大欢喜,却遮掩不了未来中国经济前景的坎坷不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女性對「膽固醇」一知半解
現代女性講究養生,吃東西時往往擔心「熱量」或「膽固醇」過高。但「膽固醇」是甚麼?怎樣才叫「過高」?多數人恐怕就一知半解了。…
將按摩業「化暗為明」的幕後推手
近年來,台灣興起一股SPA、按摩旋風。「你按摩了沒?」成為上流人士見面寒暄的話題。 是誰帶動起這個風潮?…
新品營銷單月破千萬 KOL助農純鄉攻占母嬰市場
「農純鄉」在母嬰市場頗為知名,明星產品滴雞精、媽媽茶團購時常爆量,2019年單支產品寶寶粥,單月營業額就突破千萬。農純鄉的品牌代言人昆凌,…
全球化之下政府主導的「資料戰爭」(一)
隨著全球化不斷地發展,加深了不同貿易體之間的競爭程度,國家間的競爭型態也不斷地在演變。近年來,「大數據」(Big Data,又稱大資料)…
小型電商如何因應LINE@漲價?
全台擁有20家實體店面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得來素」,不僅透過網路幫實體店導流量,成功整合線上、線下,共同創辦人關登元更重視CRM(…
與王丹父母台北城再續前緣
1989年北京六四天安門學生領袖王丹的父母今年終於首度抵台探親,王丹向中央社記者透露了他們「將到老朋友林保華家作客」的預告,…
林克孝談為何《找路》
被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吸引,踏上宜蘭南澳山區探尋古道的林克孝,2010年初出版了《找路:月光.沙韻.Klesan》,記錄他走完「沙韻之路…
美企業吹東風 風水師取代建築師
全球經濟不景氣,未來充滿變數,面對將來可能的重大危機或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許多人開始重視和求助於源遠流長的東方風水學。 Sa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