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有的甚至到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地步。这种情况在中国人的家庭中尤为突出,已不是个别现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如何改善?父母应该如何与子女沟通,消除代沟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孩子与父母关系冷淡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电话铃响了很久才被接起来,郑妈妈兴奋地叫着儿子的小名,而母亲亲切的呼喊换回的是一句冷冷的回应:「妈妈,别啰嗦!以后没事不要给我打电话。」一句话把一年半没见到儿子的郑妈妈噎得不知道说甚么好。
名牌大学的物理学博士郑君可是郑妈妈的宝贝独生子,从前只要提到儿子,郑妈妈眉梢间总透着自豪。郑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全国一流大学,毕业后又顺利成为顶级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真是让望子成龙的郑妈妈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可最近郑妈妈总唉声叹气,逢人就抱怨「失望」,这也难怪。
了解郑家的人都知道,这个十年也舍不得进一次餐馆的家庭对培养儿子可是没话说。在那个计算机还没普及、价钱贵得离谱的年代,郑家就为了儿子的学习买下了当时最好的计算机。郑妈妈在参加儿子大学毕业典礼后,陪儿子去餐馆吃饭时连菜都不会点,这是后话。
郑爸爸对儿子的培养更是呕心沥血。因为家庭收入少,为了多挣钱,郑爸爸同时做几份工作,有时晚上上夜班,白天也顾不上休息接送郑君学这、学那,参加这个选拔、那个比赛。因为家庭经济不宽裕,郑爸爸好的舍不得吃全留给郑君母子,郑君考上大学那年,郑先生还来不及感受成功的喜悦就永远的倒下了......
儿子上大学后,节衣缩食的郑妈妈专门为儿子配上了手机,可总也接不到儿子的电话。想儿子时亲自打去,儿子不是不接她电话就是在电话那头数落她。包括前面出现的那一幕。
自由亚洲电台曾报导一则消息:日本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日本、美国以及中国各一千多名高中生,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你最尊敬的人是谁?」日本高中生的第一个选择是父亲,第二选择是母亲;美国高中生的第一个选择是父亲,第二选择是球星,第三选择是母亲。
中国的高中生呢?他们的父亲和母亲连第十名都没有排上。也就是说相比之下,在这个调查中,中国的父母亲在孩子的心目中还真的没占有甚么重要的位置......
其实郑妈妈家的情况在中国人的家庭中确实是很普遍的。
工程师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就读于法学院的儿子也很少打电话回家。有时电话一接通就听到儿子「亲切的拜拜」声;不然就是「我很忙」、「我要做作业了」之类的话。
精算师徐太太说,女儿一上大学就给女儿配了手机,每个月在手机上花不少钱,可大都是女儿跟朋友聊天超时花的,跟父母基本没话说。每次徐太太满怀关爱地嘘寒问暖,得到的响应都是:「你怎么总是问这几句?」徐太太说:「做母亲不就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吗?自然要问这几句啰!」
宜培养亲子之间的关系
一般教育学者都有相同看法:孩子出生以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是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他(她)的父母。父母角色的获得,是个终身学习、毕生努力的过程;父母角色的学习,不仅指为人父母的责任承担,而且指父母为人的人格修养。
家庭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家庭全体成员个性的健康发展。父母的才干不仅表现于学识、智慧、技能和力量,而且要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
专家认为:成功的父母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应该研究各种不同类型家庭中的父母角色行为。
刘先生是一名商人,虽然平时忙于做生意,但他每天都会拿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哪怕是给孩子讲个故事,和孩子说上几句话,快速翻阅一遍孩子的作业。他认为,即使是几分钟的相处时间,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存在。
和刘先生的想法相反,部分父亲却错误地认为自己作为一家之主,在家庭里应该扮演权威的角色,因此不应和孩子太亲近。而有的家长则认为,为了养家餬口,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了,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一些家长告诉记者,尽管他们有时确实想和孩子好好沟通,但由于种种原因,根本分身乏术。
这样看来,孩子的冷漠以及整个中国社会亲子关系的淡薄,不是单方面的问题,最主要因素还是出在父母的教育态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