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伴随在我们的生活之间,是每个人共同的亲密伙伴,鲜少人能够一日无语。在这样的关系下,我们亲之、昵之,也可能轻忽它本来的面容与性情。
我们常说「知道,知道」,意思是懂得、明白、了解。而当论及它的内涵时,想必很多人都会意识到:「啊,『道』啊!」是的,中华文化传统是重「道」的,自古以来所谓的「道统」承传可谓大事,所以「知道」或「不知道」可不是件小事情。
欧阳修写了篇卖油翁的故事:卖油翁遇见一位神射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的老先生见了这位身怀绝技的君子施展高超的技艺,没有拜服赞叹。神射手正感不悦,未料这位卖油翁也秀了一手绝活:「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他将油穿过钱孔倒入葫芦中,没有任何滴漏。而这位卖油的老先生却认为这不是甚么了不起的本事,他说:「无他,但手熟尔。」
欧阳修想透过这个故事告诉世人甚么?技艺精湛难道不值得佩服?
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都称「道」,茶道、厨道、剑道、商道等等。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真正明其道的,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层次差一点还只能称「术」而不能称「道」。术类可以透过学习与锻炼而得,得「道」则需要整个人的升华。
卖油翁的意思就是说,再怎么「手熟」,也只是技艺的提高罢了,不能「知道」。这是他对那位神射手的点醒,也是欧阳修想告诉读者的吧!?
由此我们也可以比较一下,古代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就看他是否是真正的向道、求道之人。所以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而现代的学士、硕士、博士与古代相比差异甚大,如果说向道、求道即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当今的学士、硕士、博士中也不乏追求真理的人,只是或许与古代的追求方法有所不同吧。古代中医多学道,讲穴、讲脉,可以有神奇的疗效;而现代西医则是仪器精良。古今医学结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