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学童掀热潮 争相跨境入港读书

香港「双非」学童跨境读书的问题,引起外界关注。今年参与统一派位的三万名儿童中,约有二千六百人为「双非」跨境学童。
Getty Images
第157期
黎紫曦

香港自1997年回归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家长热衷将孩子送往香港读书,这种被称为「双非」学童跨境读书的问题,引起外界关注。

所谓「双非」或「双非婴儿」,是指父母皆非香港居民(通常是指中国大陆公民)在香港所生的婴儿。这些在港出生的婴儿可取得香港永久性居留权,并可享有香港社会资源及福利。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12年在香港出生的逾20万婴儿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父母来自中国大陆的「双非婴儿」。2012年,香港北区「双非」学童数量大幅度增加27%至1.6万人。

路透社2014年的一篇特写报导指出,由于从外地来港生下的婴儿,可以成为香港居民,并享受免费教育等权益,因此成为许多中国父母生育之地首选。由于「双非」学童人数不断增多,引起社会民怨沸腾,香港市民多次游行抗议,甚至引发「蝗虫论」的争议。

近日香港《热血时报》报导,新学年香港小学一年级的「派位」(学校入学通知)结果出炉,今年参与统一派位的三万名儿童中,约有二千六百人为「双非」跨境学童,部分学校名额出现严重不足问题。其中,香港北区竞争最为激烈,迫使香港教育局连续第二年为跨境生设专用校网。

由于跨境学童大多来自深圳,有香港市民认为,双非家长在香港并未缴税,但子女却可以在港取得九年免费教育,这样的做法明显不公平。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香港本地家长的意见指出,有「双非学童」用香港地址申请学校,令区内竞争加剧。家长质疑,为何双非儿童可以入读第一、二志愿,而作为本地的孩子却被派往第五志愿的小学。

另一方面,「双非家长」为争取让孩子接受香港教育而各显奇招。据了解,去年一名来自北京的家长在一香港名校区内,花费万元租下一间房子,同时替女儿报读绘画、钢琴及外语等补习班,在成功获取第一志愿后,又计划以800万元在区内置业,再透过优才计划来港永住,让女儿在香港获得较好的生活与教育。

香港人虽然对「双非」强烈不满,但更值得探讨的问题恐怕是:为甚么中国父母都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小孩往外送?中国的教育环境不佳,显然才是问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科技巨擘新焦點:AI與人類永生
人工智慧(AI)無疑是近期全球科技公司的焦點。然而,可堪玩味的是,幾乎所有科技公司的大老闆,也都同時關注並投資人類永生產業。 在今(…
大陸業者提供變質肉 麥當勞也受害
中國「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因長期大量採用過期變質肉類製品,並供應給國內多家知名連鎖速食店,引發中港兩地民眾恐慌。10月3日,…
氣候變遷美大旱 糧食減產恐成災
豔陽下的7、8月,美國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旱年,超過二十五州嚴重缺水,九成玉米產區遇旱,全國僅有24%的玉米及29%的黃豆生長情況良好,…
「整容共和國」 全民外貌至上危害韓國
韓國《中央日報》2月19日發表文章借用中國古代故事,批判韓國人以貌取人,整個社會沉迷美色。 這篇題為〈傾國之色〉的文章,…
小龍的時光寶盒
這是一個奇妙的下午。我和張先生夫婦及被強押來的小龍,晤談了近2個鐘頭至結束談話,我與15歲的小男主角小龍自始至終未交一語。但是,…
紐約時裝伸展台 華人大顯身手
早期的華人移民,曾靠三把刀在海外謀生,除了菜刀、理髮刀,就是裁縫刀了。從最早的家庭作坊,到後來加工成衣的車衣廠,華人在服裝這一行,…
唐貞觀大將李靖 才德兼備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他是隋末唐初的將領,出身於官宦世家,也是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
台灣遊艇王國再飛躍 品牌祕辛大公開
英國航海愛好者Dick Beaumont,7月時駕駛著他的帆船從菲律賓航向台灣,中途遇上了暴風雨,風速到達50、60節(約每小時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