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校長的輔導室

淑真的来信

Getty Images
第63期
吴雁门(云林县口湖国中校长)

那年,当我还是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系的新鲜人时,有日,我和后来成为特殊教育学者的谢建全教授,两人闲闲地逛入建白楼系馆。前脚方迈入早期台湾咨商重镇的系办公室图书区,当值的杨老师站了起来,笑吟吟地道:「欢迎到系馆来,我可以为两位导览或服务吗?」杨老师左手轻迭扶着右腕,并略前倾身体优雅地侍候着,她那诚恳的态度和语气还真是让人受宠若惊。这在保守世代的师生关系里是极少闻见的,于是,我将来杯咖啡或茶甚么的俏皮话悄悄地压了下来。导览与攀谈了十来分钟,此是我和全仔辅导启蒙的一课,后来于咨商理论中学到了「温暖地接纳」、「无条件地尊重」等辅导基本功,细细思量,在那回非正式的课程里,我与全仔早就受教过了!

辅导理论接受检验

五年后,全仔继续他的研究所学业,我则绕了半个台湾,终究认命地回到了国中校园作育起英才来!我接了个二升三的班级导师,初来乍到,学生们对我的一举一动保持着高度的兴趣,青春期被硬派为娘娘腔一族的声音和上课时手舞足蹈的动作,于此,居然被学生们普遍喜欢和模仿着。在辅导拓荒的年代里,一位接受人文洗礼的年轻教师来到了偏僻的海乡,我的教育想法和辅导理念却变得有些特立,因此,也曾引发了部分保守同事的窃窃私语,但基本上是不出格的,我雍容与幽默的教学风格被学生们高度地期待着。说自己雍容是有些超过,但自己确实是说了实话,不然该怎么办?而经常夸谈的辅导理论与技巧,竟于自己当导师的班级毫不留情地遭逢了检验!

麻辣言词让人震荡

丁玉枝和萧淑真两位学生住在「牛厝村」,光听地名便知是以耕读传家的小区孩子,她俩上下学也都是同进同出的。不解的是,两个长得天真可爱的天使,却和我一直不搭嘎,才开学匝月有余,师生间的矛盾便激化了。淑真采的是不合作主义,班级内的事物她许多时候不支持、不配合,但却又能与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玉枝就高调多了,她从不正眼看我,下课时间见我一出现,就转身走人脾性倔得很;回话时的措辞也非常不合宜,后来,干脆就在生活周记中开骂了:「当老师有甚么了不起,阴阳怪气的娘娘腔!」「少跩了,年轻的老废物!」诸如此类麻辣的骂词,总会让人眼球震荡、心思波动,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玉枝:谢谢您的批评,如果是有些事没处理好,让您感觉不舒服,老师于此向您致歉!」我的字迹一向潦草,这回为力求工整回复的当儿,我忆起了辅导启蒙的那一课,霎时,整个人的心情忽而温馨柔美起来,我清楚地知道,辅导员接纳与尊重的是孩子的情绪而非骂人的行为。大概是辅导的底气不足或是没抓到冲突的核心点,星期一收回周记时,我发现自己婉转响应且难得齐整的细笔红字,被划上一大剌剌的叉叉,旁边还加注了一段眉批:「少演戏了,别想感动我!」

骂出了民意和粉丝

心理动力理论提醒咨商员要留意个案的「潜藏需求」,例言之,孩子极端的拒绝行为,其潜藏的需求是被接纳的渴望;而过激的批评言词,则有赞美与被认可的期待;如果情绪经常失控,孩子应是需求被理性与平和的对待……我自说自话地找到了心理支点,也以此论点来安抚与说服自己勿迷惘于个案的表象行为!但令人沮丧的是,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与玉枝间的冷战却还持续着,只是这状况让班上的同学都看不下去了。

有天上课,我正浑身解数地讲解课文,学生们也听得起劲,就只有玉枝似乎情绪不佳地出声干扰了几回,最后我也上气了,忍不住地将最后残存的雍容筹码尽数抛出,我高分贝地责备了玉枝几句,但一转身马上就后悔了,心想这新碰撞出的裂痕,恐怕须要耗上更多力气来修补了。犹疑间,转了几手,坐第二排跟班的吴丽敏递过来一张纸条,我摊开一瞧,上面写的竟然是:「这才像个大丈夫!」意外地,这一骂居然骂出了民意和粉丝来。课后,学生们纷纷要求我强悍些,尤其是小女生们普遍认为:不凶悍不足以为人师,不大声训话不像个大丈夫!

偏心而不自知

后来,孩子毕业离校而我调离了海乡的国中,有一年的教师节,我接到了淑真从远方寄来的贺卡。她真诚地表达了心中的谢意外,并且告诉我她正在修教育学程,因此,更了解了我当年言行里的教育意涵!信末,淑真同时也透露了她和玉枝久藏内心的秘密:其实,两位小女生并不讨厌我,我在她俩周记上写的评语字数比其他的女生少,偏心而不自知才是矛盾的端口!

往事依依,于此刻,我也许该主动地给两个孩子,哦,不!是给萧老师与林经理写封问候信了,但为了避免让林经理又划了个大剌剌的叉叉和加注眉批甚么的,我决定以正楷写上满满的三大张……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台商泣血天安門
天安門,明清兩代的皇城正門,代表的是天子所在的權力中心。如今,城門上高懸毛澤東畫像,天安門成了中共高壓統治的象徵。 2007年起,…
汽笛聲中麵茶香
早年台灣物資相當缺乏的年代,許多家庭買不起零嘴,偶爾會炒麵茶讓孩子解饞。麵茶以熱開水沖泡後立即香氣四溢,一旁等待的孩子早已垂涎三尺,…
「吃到飽」的典範移轉
不知是否巧合,上期提到「吃到飽文化」,之後便陸續有幾位朋友和我談到這個話題。這是個有趣且發人深省的話題。 無所不在的吃到飽文化 在台灣,…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新政府不可陷入「途徑依賴」
人們常很難改掉已長期採用但不恰當的做事方法或態度,其原因可能是習慣、惰性、不願認錯、無知,或者是固有觀念難改等等因素。…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企業充電站
用數據說話 資料科學家談職業經歷     本系列主題是「未來職業世代」,邀請不同行業的工作者,分享工作實戰經驗,…
溫情滿人間
1.    淡水警察請失業男用餐 男感動落淚新北市員警賴欽文3月15日在淡水執行勤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