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水将成为引发战争的根源,而最重要的水资源争夺战将围绕中国进行。因为西藏高原是亚洲的水塔,是亚洲几条最重要河流的发源地。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水资源的急遽减少,将加剧矛盾的激化和爆发。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旱,澜沧江出境流量为历史最小出境流量的60%,使得下游湄公河的泰国等国民众强烈不满,要求中国政府提供水情数据。这是湄公河上水资源争夺的前哨战。
一、争夺水资源的21世纪
前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Ismail Serageldin)曾经在1995年说过,20世纪的许多战争都是因石油而起。而到21世纪,水将成为引发战争的根源。
当今社会中,水资源争夺的中心在亚洲。以色列和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是争夺水资源的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战争也是争夺水资源的战争。虽然欧洲国家多,而国家小,一条河流往往流经几个国家,但是欧洲国家间签订有100多个协议,规范水资源的利用。但是在亚洲,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关于国际河流使用的国际协议,这就为矛盾的爆发准备好足够的火药。只要矛盾激化,战争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选择。
二、未来水资源争夺战将围绕中国进行
笔者以为,未来水资源争夺战将围绕中国进行。中国的西藏高原是「亚洲的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等诸多河流的发源地。除长江、黄河外,其他河流均为国际河流。这些河流水量丰富、流量相对稳定,河水并不仅仅依赖于流域内的降雨,还来自西藏高原的冰川和雪山的融化水,河源地区本是沼泽、湿地和高山草场。
但是十分不幸的是,近年来西藏高原在经济开发的号角中受到了最严重的破坏。到西部地区来担任主要领导的汉族干部,一般任职两、三年,然后调回内地,根据在西部工作的成绩提升职位。这些「裸官」(编注:指那些妻子、儿女都迁居国外,钱也带到国外,而自己一个人留在中国的官员)急于在短期内做出大的经济成绩,首先想到的就是挖掘当地的资源,如挖金、采玉石、挖药材、开发水电等,然后就是把汉人在农作区的承包制度和汉人的定居形式推广到藏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根本不顾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根本不顾当地的民族风俗。结果是草场退化,沼泽、湿地消失,冰川后退,雪线上升。两年前读到的报告说,长江源的冰川后退了300公尺;今年读到的报告说,长江源的冰川又后退了1公里。
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亚洲水塔的水资源减少,自然导致出境的国际河流水量的减少,加剧邻国和中国关系的恶化。2010年,由于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得长江、澜沧江等大河的上游来水量减少25%至30%。其直接结果是中国西南地区大旱,其间接结果是澜沧江出境水量减少,引起下游泰国、缅甸、寮国、柬埔寨和越南民众的强烈不满。
三、2010年春澜沧江出境流量为历史最小出境流量的60%
2010年2月期间,泰国驻德领事馆的一位泰国朋友和笔者谈起湄公河水位下降和中国在湄公河上游澜沧江建设水库大坝的关系。当时中国还没有关于西南地区大旱的报导。他说,湄公河流量减少、水位下降,船舶搁浅,湄公河已经暂时停航。他接着说,湄公河旁的老百姓、泰国的媒体、泰国的非政府组织都认为,这和中国在澜沧江建设水库大坝有直接关系。我问,那么泰国政府怎么看这个问题?他说,泰国政府不敢得罪中国政府,他们在经济上依靠中国,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再说泰国政府又陷入国内政治困境,在政治上也处于弱势。
根据《春城晚报》一篇〈云南旱情被严重低估,澜沧江已经因旱停运〉的报导,从2010年2月8日开始,澜沧江上游下泄的水流量下降至每秒240至260个立方公尺。而在自然条件下,澜沧江长年出境的水量为736.3亿立方公尺。根据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水文站允景洪水文站的数据,出境的平均流量为每秒2,180立方公尺,实测最大流量为每秒12,800立方公尺,最小流量为每秒395立方公尺。就是说,在有纪录的最干旱的年份,澜沧江出境的最小流量为每秒395立方公尺。而2010年的出境流量只有每秒240至260立方公尺,为历史最小流量的60%。
四、湄公河会议聚焦中国水坝建设
4月4日至5日,第一届湄公河委员会会议在泰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成员国柬埔寨、寮国、泰国、越南的代表,以及观察员国中国和缅甸的代表。会议聚焦中国水坝建设对湄公河水量的影响。
会议前一天,中国驻泰国大使管木约见泰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部长素威‧坤吉滴(Suwit Khunkitti)时说,澜沧江出境处平均径流量仅占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3.5%。中国在澜沧江上的已建电站没有调蓄能力,出入库水量基本平衡,水电站运行期间不耗水,水库面积很小,蒸发量可以忽略不计。管木说,当前极端干旱气候是造成澜沧江-湄公河主流水位下降的真正原因,除澜沧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外,湄公河流域降雨也超常偏少,来水量异常减少。中国在澜沧江上的水电开发不仅不会加剧下游洪旱灾害,反而有利于下游防洪、灌溉和供水能力提高。有关水库大坝通过科学调配,能有效实现削峰补枯的功能,为下游防洪抗旱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在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表明:澜沧江出境处年均径流量仅占湄公河年均径流总量的13.5%,湄公河干流水量有86.5%来自中国境外的各支流。至于中国在澜沧江上的梯级水电开发,目前已建成的漫湾、大朝山和景洪3个电站的水库面积很小,蒸发水量可忽略不计,电站运行本身并不耗水。科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澜沧江出境处水质良好,澜沧江水电站调度未造成下游水位大幅波动,没有对下游洄游鱼类造成阻隔影响。此外,有关水库大坝通过科学调配,能有效实现削峰补枯的功能,为下游防洪抗旱发挥积极作用。
宋涛和管木的意见如出一辙,看来是中国官方统一之后的口径。
五、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中国在澜沧江上进行梯级水电开发,在澜沧江主流上规划了8座大的水库大坝,目前已建成漫湾、大朝山和景洪3个电站。但是没有提及一个事实,就是小湾工程已于2009年9月开始投产发电。小湾工程和漫湾、大朝山和景洪电站不是同等级的水电开发,其规模仅次于三峡工程。虽然说水力发电本身对于水资源的消耗量很小,水推动水轮发电机后又流向下游,简略地说上游来多少水,往下游放多少水,在总体上、在长时间内来说不会影响澜沧江的出境水量。但是因为水库大坝的运行并不是根据下游出境水量的要求来运作的,而是根据发电需要来运行的,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上会影响下游出境的水量。比如下游不需要水时,水库大坝却多放水;下游需要水时,水库大坝却少放水或者根本不放水。这样可能产生用水矛盾。
2009年正好是小湾工程发电的第一年,这是一个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必须特殊考虑。小湾水库总库容为153亿立方公尺(正常水位海拔1,240公尺),其中死库容(编注:死库容指水库正常运作下所允许的最低水位蓄水量,在一般情况下不予利用)为43.5亿立方公尺(死水位海拔1,162公尺)。也就是说,在工程发电之前,小湾水库起码必须先拦蓄43.5亿立方公尺的水,否则水轮机不能发电。这43.5亿立方公尺的水是被拦截在水库中,为壅高水位而用,它们不会再流到下游,也不会流出国境。这43.5亿立方公尺是小湾工程拦截的最小值。正如前面谈到,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破坏,澜沧江的上游流量减少,要保证去年安装的两台70万千瓦的水轮机的正常发电,弥补流量减少的损失,就必须加高蓄水位,超过海拔1,162公尺。这样小湾水库拦截的水量就不止43.5亿立方公尺,会更多。
除了在澜沧江主流上建水库大坝,中国还规划了在支流上建坝造水库35座。在支流上建坝造水库的权力现在下放到地方政府,找个私人投资者,就可以建造了。建造水库大坝的座数更多。
中国官方把澜沧江-湄公河主流水位下降和西南大旱的原因归之于天灾,降雨超常偏少。但是中国前水利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说,西南大旱的原因是水资源过度开发。梯级水电开发往往容易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
六、水库蒸发对出境水量的影响
中国的官员在湄公河峰会上说,水库蒸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一个小水库来说,这句话不算错。但是对于一个大水库来说,就必须考虑蒸发问题,对在一条河流上进行梯级开发,更必须考虑蒸发问题。
国外的例子有著名的埃及阿斯旺(Aswan)水库。官方的资料说,阿斯旺水库蒸发所造成的水量损失为12%。但是根据Fred Press撰写的〈当河流枯竭〉(When the Rivers Run Dry),阿斯旺水库蒸发所造成的水量损失为流入水库平均量的四分之一,在干旱年份高达40%。这个水量损失相当于英国的所有水龙头整整开一年。
国内典型的例子为北京的永定河与官厅水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上建造了官厅水库,为北京供水,那时永定河的年流量为19亿立方公尺。现在永定河基本干了,年流量大约只有3亿立方公尺。永定河整整少了16亿立方公尺的流量。南水北调工程最终给北京的水量为每年10亿立方公尺。如果找回永定河减少的16亿立方公尺水,南水北调工程也就没有必要了。那么永定河的16亿立方公尺水到哪里去了?中国在永定河上建造了528座水库,每座水库只要增加一点蒸发量,永定河就会干涸的。
澜沧江主流上已经建造了4座水库,支流上几十座,这些水库累计的增加的蒸发量,必然对澜沧江的出境水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七、结束语
当中国在澜沧江上建造水库后,出境流量就不是由老天来控制,而是由水库大坝来调节,由水库大坝的管理者来控制。一个由自然控制的过程变成了由人控制的过程。2010年澜沧江出境流量为历史最小出境流量的60%,这是人为控制的结果。由老天调控国际河流出境流量,难以成为战争理由;而人工控制的流量,则容易成为战争理由。2010年湄公河上为水资源而发生的争论,只是水资源争夺的前哨战。21世纪,水将成为引发战争的根源,而最重要的水资源争夺战将围绕中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