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声工业桃园厂区环境清幽。长声工业提供
瓦楞纸箱,可说是一般人随处可见的包装用品,使用范围广泛。但谈起制造纸箱成型的机器设备,一般人可能就闻所未闻了。在台湾,就有一家独步全球的公司,掌握着生产制箱机器的独门绝活。
长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是瓦楞纸板印刷设备专业制造厂,95%外销,市场遍及台湾、中国、欧洲、东南亚、中美洲、中东国家等国内外讲究精美印刷的技术领导型厂商,台湾知名纸业公司如正隆、永丰余、荣成、台纸等,皆指定使用其机械设备生产纸箱。
长声工业生产的高阶印刷设备营销全球。叶俊宏摄影
长声厂区内机械零件整洁摆放,将损耗降到最低。叶俊宏摄影
成功基因1》
只做高阶机器 做出有灵魂的台湾设备
长声工业的主要产品为生产纸箱的印刷机、糊箱机及周边相关配备,而全台湾的相关机械设备产品,是世界第二大厂区。其中长声在高阶设备的规模目前是亚洲最大,一年产线约有50条。而与长声同样做高阶设备的日本三菱公司,仅约有25条生产线。
历经十余年,长声已成为业界翘楚。黄腾龙笑着回首最初,因为思及发展产业才能加值国家经济、创造外汇,于是因缘际会创立长声工业。
创业最初,没资金、没名气,黄腾龙将核心锁定在「市场」与「研发」,暂不投资设备、厂房、土地,专注于设计梦幻机种,开发出好产品。「许多充满创意的研发人才聚集在一起,我们的目的是要做出不墨守成规、具有灵魂的台湾设备。」为了实践这个梦想,黄腾龙决定只做高阶机器,而且直接挑战美国市场。
为甚么这么做呢?因为美国不断要求改变、永远不满现状的环境,更能激发长声创新的动力。「我当时想,在一群黑企鹅里要让自己变成红色的,才会被看到。优先被关注就是一个潜在的价值,你才能去讲自己的诉求。」黄腾龙谦虚笑道,「那是一个很冲动的决定,因为还没有走就想要飞。」
标准化是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因此制造商通常不会主动去做变革。长声之所以能立足美国,就是向顾客宣告:「我们不一样!你要甚么我改甚么,你有想法我们就实现。」这条路很坎坷,因为大部分设计都需要原创,根本没有人做,所以也有风险。但长声满足了很多需求,走出了自己创意的路。
过程中并非没有困难,因为美国、台湾两地日夜颠倒,厂里面时常半夜依然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彻夜聚在一起讨论,只为了解决客户的一个需求,「那时候虽然辛苦,可是很有动力。」后来甚至历经了被美国代理商倒帐的重大冲击,造成巨额亏损,但长声一次次在逆境中咬紧牙根,没有被压垮,最终站稳美国市场,并藉由美国市场的成功,也让亚洲市场注意到长声,从美国红回台湾。
黄腾龙专注研究设备。长声工业提供
成功基因2》
金融危机不裁员 与供货商共度难关
以往,台湾三大纸厂──正隆、永丰余、荣成各有自己的供货商,「不买同一个厂牌的印刷机」是不成文的潜规则。长声在美国打开知名度后,一家台湾大厂率先于2000年时采购了长声的机器,来年另外一家大厂接续采购后,认为「是该摒弃成见的时候了」。很快的,长声的设备攻占了台湾三大纸厂海内外厂区,黄腾龙笑着说:「当时我们叫三国统一。」
2008年爆发金融海啸后,全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夕之间市场彷佛瞬间消失。然而,就在全球经济陷于水深火热之际,长声却逆势打了一次漂亮的胜仗,从此稳坐台湾最大,也成为亚洲第一。
黄腾龙回忆道:「经营团队当时在会议室想说要裁员、减薪、还是放无薪假?可是每一个人都是精挑细选而来,裁不下手;放无薪假,那员工的家计怎么办?减薪则是反淘汰,劣币逐良币。」当时长声已累积不少盈余,黄腾龙衡量得失后,下了一个重大决定:「假设一年要亏四千万就亏吧!无论如何不能亏待一起奋斗的人。」秉持这样的心念,他不仅留住所有员工,也留住了供货商。
黄腾龙当时的做法是与协力厂商「共体时艰」,他找到愿意固定配合的供货商,与之商量降价15%,少赚一点,然后由长声对外接单。结果,这些协力厂不仅同意,甚至愿意降价更多共度难关。当时长声也打定就算亏钱照样接单的理念,目的是形成一个联盟,拿下市场订单养活所有员工,一起度过金融风暴。事后证明,这个「共同接单联盟」,非常奏效。
为了在夹缝中争取更多的机会,黄腾龙亲自到处接案,常常从清早出门一路追单到晚上,然后趁着晚上赶工。「反正就是拚命,命都不要了!」在当时百业萧条的大环境下,长声竟然奇迹似地找到很多订单,甚至必须天天加班。有些供货商甚至担心太过张扬会遭同业忌妒,还得关着一半铁门赶工。
困境时未曾放弃,黄腾龙想的始终是照顾员工,也因为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反而能明快决断,迅速抢下市场。「大家都知道我们一直以利他为先,我发现不计较,沟通事情就很快。」那一年,长声第一次站上亚洲第一。
危机成为转机,长声决胜千里后声名大噪,此后一直维持高度成长与市占率。
黄腾龙亲力亲为,对所有细节不遗余力。长声工业提供
长声2015年获得台湾经济科技发展研究院第12届十大企业年度创新设计金炬奖。图为黄腾龙董事长与颁奖人吴敦义副总统合影。长声工业提供
成功基因3》
震撼日本同业 迈向亚洲最大设备制造商
2012年长声正式进军日本,是台湾印刷机制造厂的重要里程碑。黄腾龙语带自豪:「长声是第一个将水性印刷机设备卖到日本去的台湾厂商,而且价格卖得跟日本一样,又是卖给日本纸业最大厂,让日本同业感到匪夷所思:向来是机械设备输出国的日本,是甚么原因打破这个传统向台湾进口设备?」
当时一位日本工程师到中国出差,巧遇长声印刷机设备的生产实况,惊讶于印刷质量竟是如此精准,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回报给隶属于三井集团的「王子纸业」总部。这个一年营业额约四千亿台币的日本上市公司不敢置信,「台湾机器怎么可能比日本更好?」之后,黄腾龙半开玩笑和前来洽询的王子社长鸳海雅宣说:「我和你打赌,长声只要有一个项目输给日本设备,你可以不买,或者我半价卖给你。」
黄腾龙语气柔和却坚定,这样的承诺出于对自家设备的自信,更是他的眼界。鸳海雅宣问:「你就那么有信心?我要带着师傅来评估,很严格喔!」
日本师傅于是准备了厚厚一迭资料到长声厂内测试了三、四天。测试后黄腾龙问:「你们测得如何?」师傅说:「有一项没办法和日本比。」黄腾龙追问:「甚么项目?效率吗?」「没有,效率比较快!」「品质吗?」「没有,质量印得比较好!」「那是外观吗?」「没有,外观更好看!」「还是零件问题?」「没有,零件加工得也很好!」黄腾龙不解地问:「那是甚么?」结果对方回答:「预估的使用年限没办法跟日本比……」
此话一出,王子社长与黄腾龙相视大笑,历经了三年的审核考验,王子集团与长声的合作关系就此展开,长声打进日本市场,也缔造了公司史上新的里程碑。
王子社长鸳海雅宣事后在媒体发表会中特别指出:「很多人有『台湾制』等于『便宜货』的印象。不过,我们所采用的设备,和所谓台湾制的便宜机械已不能一概而论。如今已经不是怀疑台湾技术水准的时代了。」
黄腾龙(右三)与长声研发团队。叶俊宏摄影
成功基因4》
研发创新走在世界前端 积极投入人才培育
征服日本企业,象征长声的攻顶,而让长声闯出一条路的原因,当属其「创新」的基因。黄腾龙提及厂里随时都有四至五套正在研发的机器,这是一种赌注,「我们能理解这样做的成本有多高,一台研发的设备有时花费高达数千万,但这是创新的养分。」
黄腾龙认为,代工文化让台湾企业偏重成本导向策略,擅长节约成本。但是台湾市场小、没有规模经济,这条路行不通。因此,从创立至今从没停止「改变」,「创新」可说是长声生存的本能,也是文化里的基因,更是台湾中小企业的出路。
「与其看成本,不如看创造出的价值,你为客户创造多少价值?」黄腾龙眼光卓著,看得非常长远。不看重眼前小利,他将客户的需求都当成自己的需求。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为客户斤斤计较任何小细节,甚至在客户尚未提出前,就要先想到问题并且解决它。
黄腾龙举例说,因为考虑维修时要拆解,所以每台机器设备即使增加一、两万成本,也要让它好拆,不然容易缩短实用年限。「一般会想反正是看不见的零件就省起来,可是我只想到做到最好用。因为成本高,初期我们的获利不高,可是慢慢用心做,做出口碑和知名度后,品牌会有溢价,这是市场自然而然的回馈。」
长声的研发技术走在世界前端,在同业中拥有数一数二的研发人数,不仅引领台湾主流,更是中国关注模仿的对象。除此之外,金字塔顶端的日本、欧洲大厂这几年因为景气不好,也慢慢远离了领导地位。黄腾龙认为,高阶市场「研发人才」是最珍贵的,国外一个人力在台湾可以请三到四人,所以台湾很值得投入人才的培育。他强调,为了生存砍掉研发人力,那是短视的决定,应逆向思考。台湾研发人力优异,具成本优势,长期投注研发,等于让对手增加成本。
董事长黄腾龙眼光卓越且不吝分享创业经验。叶俊宏摄影
鹤立同业 「利他之道」有远见
黄腾龙谈吐温文儒雅,谦虚但坚定地聊起看似云淡风轻的每个决定,在在都是带领长声成为世界顶尖的关键。
从选择市场创业,到找对方向坚持创新,长声一路从美国红回台湾,再打进日本市场,鹤立世界同业之中。「创业时的竞争者你不要追他,因为不容易胜。但是你要预测未来,先走到下一个征战的起点上等他。」黄腾龙眼光长远,看准未来战场,赢在「策略」,更赢在「视野」。
如今长声走过荒野后迈入康庄大道,看着黄腾龙无私地分享成功模式,看着他走向世界却谦逊低调,让人不禁深深洞彻,原来「利他之道」的远见和智慧,正是黄腾龙带领长声打下一片天的关键。
长声工业小档案
成立时间:1996年
经营项目:瓦楞纸印刷及制箱相关设备
负责人:黄腾龙董事长
大事记:
* 1996年成立长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1999年发表台湾第一台吸风传送印刷机。
* 2000年发表台湾第一台固定式印刷机。
* 2000年发表台湾第一台动态套色修正功能印刷机。
* 2002年发表高线数伺服控制系统印刷机。
* 2004年发表第一台伺服系统固定式下印印刷机。
* 2007年发表台湾第一台高速固定式印刷机。
* 2007年中国大陆进口设备第一名。
* 2008年发表第一台震荡去屑伺服计数堆栈单元。
* 2008年金融风暴期间成立「共同接单联盟」,第一次扩建新厂并成为台湾最大的领导厂商。
* 2009年发表台湾第一台红外线(IR)干燥单元。
* 2011年设备产能至今保持世界同业「最大产能生产线」纪录。
* 2012年发表新世代高产能固定式印刷机。
获奖纪录:
* 台湾经济科技发展研究院第12届中华民国年度十大企业年度创新设计金炬奖
* 经济部第22届中小企业高产能固定式印刷机创新研究奖
* 第17届中华民国年度杰出商品金峰奖
* 经济部第18届小巨人奖
* 董事长黄腾龙获经济部第38届创业楷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