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6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放弃盯住美元之后,从人民币汇率21日至25日这一交易周的市场表现来看,在人民币升值这场长跑中,美国输了。输掉的原因在于中国采取的「拖拉战术」奏效,终于等来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佳时机:欧元对美元汇率从1.5比1下跌至1.2比1,回复到2005年的水平。
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目前还不知道如何才能扳回失分。如果只是继续打政治牌,即使在G20会议期间重提人民币升值也于事无补。
央行调控出来的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
从6月22日开始中国放开汇率,即取消盯住美元,更多地参考包括欧元在内的主要货币来调节汇率,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出双向浮动的迹象。22日这一天,交易员们观察到中国国有银行买进美元的迹象,此举被解读为在中国央行的指示下打压人民币之举。表明中国政府想释放以下信号:政策调整不代表人民币一定会升值。而「汇改新政」实施以来的第一周结束之时,人民币对美元仅升值了0.39%。
面对这一结果,人们终于明白中国政府又赢了。中国在压力之下作出的汇改决定,变成了在央行巧妙调控下的双向浮动。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往往从政治压力入手,而中国利用政府垄断金融体系这一优势,在放开汇率的名义下将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从政治领域转移到了经济领域。
面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结果,最尴尬的可能是美国白宫。对中国汇改公告表现得最为欢欣的要算是美国总统欧巴马了,有了这一表态,欧巴马总统总算可以对国会有所交待。从欧巴马就任总统以来,国会一直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持续对白宫施加压力,而中国政府却总是虚与委蛇地应付来自白宫的要求。如此情状,欧巴马当然希望人民币升值尽早尘埃落定。
但21日至22日这两天中国「汇改成果」初现之后,美国方面已经醒悟到可能又被中国摆了一道。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6月23日在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听证会期间表示,虽然人民币汇率有所提高,但目前水平仍然过低且危害美国经济。参加听证会的民主党舒尔默议员批评「走一步再退一步」是中国一贯的伎俩,美国必须推动立法,迫使中国真正放开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双向压力
其实人民币汇率汇改后第一周出现双向浮动的情况,应该也在预料之中。中国的金融体系完全由国家控制垄断,根本没有形成自由浮动的汇率兑换条件。中国答应放开汇率,只是为了减轻来自美国等国的外部压力。中国政府原来准备好的策略应该是:仿效2005年实施的有控制的汇率政策,实行爬行式升值。2005年7月,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1%后,此后3年当中总共升值约19%,2008年中开始,中国为了应付金融危机,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钉在6.83上下,以便在全球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下滑时保护中国的出口市场。
对自去年以来美国越来越强硬的人民币升值要求,北京一直采取拖字诀。这种拖延战术的背后,还有中国政府不便言明的原因:在人民币汇率是否升值一事上,央行与商务部的看法完全不一样。过去几个月,商务部展开了一场战斗,希望彻底避免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按照商务部的调研结果,即使是只升值2%至3%,都将沉重打击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实,在欧元对美元大幅贬值之时,中国改变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其结果未必是美国所希望的人民币升值,而是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因为人民币采用一篮子货币计划后,其币值改为参考多种货币的币值,就有可能对美元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
可以说,欧元持续贬值,恰恰给了中国回避人民币升值的机会。此时采取央行调控下的汇率波动政策,完全可以堵住美国等国的嘴巴:「我们放开了汇率,但汇率却按市场需求在波动。」
人民币成功地避开了升值压力
人民币现在的处境之所以非常奇特,是因为它同时面临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两种相反的压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中国同时实行商品自由贸易与外汇管制制度所导致的。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自于外部。近几年,美国等多国均认为,中国的外汇政策扭曲了全球市场以促进国内经济成长,这是以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是典型的保护主义。
但对内而言,中国人民币却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2009年,中国投放了天量货币刺激经济发展──中央政府的4兆元加上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借的9兆,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货币投放过量的结果之一是中国面临极大的通膨风险,房地产价格及其它资产高度泡沫化,消费品市场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的不断上涨,进而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企业提高工资并相应提高出厂价格。
如果真是市场经济国家,面临这种情况,该国汇率就能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如就业与物价)与外汇供需自然变动,比如美国、欧盟与日本。但恰好中国不是,当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时,中国政府狡猾地利用国有银行对美元等外汇的买卖而营造出了汇率双向浮动的市场供需假象,从而达到维持汇率基本不变甚至进一步贬值的目的。既将美国等国家的政治压力化解于无形,又达到了继续让人民币汇率低估以保障出口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等国要想达到目的,得针对中国外汇管制这一实质问题而来,否则只会被国际经验日益丰富的北京牵着鼻子走,如同这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