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八十余国 梁丹丰画出生命奇迹

学生们专注聆听梁丹丰分享。
叶俊宏
第177期
曾允盈
艺术的瑰宝 -- 在乱世中度过童年,梁丹丰幼年即有一身傲骨。「画画是要把人们忘记的美善找出来,再还给他们。」父亲的话深刻脑海,她承袭了父亲的艺术细胞,而苦难的一生也滋养了艺术的天赋。梁丹丰行旅八十余国,一生的经历就在书、画中展演……

初见梁丹丰,在学校里她的个人画展上,年轻后辈正围着她听故事。我远远看着她,八十余岁身体微恙却依然神采飞扬,说话字正腔圆,气质出众。

她将两手交迭在双腿上,认真回应每一双好奇的眼神,多次伸出手来轻拍后辈的臂膀,眼神中充满关怀。她细语轻声,为了仔细聆听,现场听众几乎屏息,彷佛跌入她的世界。究竟是甚么背景,成就了她安然自在的姿态,涵养了这位亚洲知名的艺术家?

 


▲梁丹丰于荷兰老屋前写生。梁丹丰提供

 

▲水彩画作〈走入阳光〉。梁丹丰提供

 

▲水彩画作〈金瓜〉。梁丹丰提供

 

▲水彩画作〈秋林〉。梁丹丰提供

 

 

梁丹丰小档案

得奖纪录:
获国家文艺奖、教育部最高荣誉文化奖章、最优私校教师弘道奖、中国画学会金爵奖、中国文艺协会绘画奖、美术教师金铎奖、世纪巨龙奖等十余项大奖。

作品收藏于柏林东方博物馆、维也纳应用美术博物馆、维也纳埃布尔仃娜美术馆、约旦观光古迹部、土耳其文化部、荷兰海牙Bemeentelykb、瑞士日内瓦Indosuez银行、德国Rade博物馆、美国圣若望大学等大学。

出版书籍:
《铅笔画集》、《风景写生》、《画迹履痕》、《欧洲之旅》、《约旦之旅》、《国画笔触的研究》、《大峡谷之旅》、《穿越大峡谷》、《汉声扬北美》、《彩绘台北》、《铅笔画实用进阶》、《至情又相遇》、《心灵一视野》、《梁丹丰绘画日记》、《吾乡他乡》、《彩绘中国》、《速写神州》、《丝路上的梵歌》等七十余册。

 

▲梁丹丰走过80,开过三百场画展,人生经历丰富。叶俊宏摄影

 


从小逃难 幼年即一身傲骨

 

梁丹丰以素描、水彩画和散文知名,为1991年国家文艺类得主。1935年在南京出生,2岁就开始颠沛流离的人生,和姊姊、妹妹两人跟着父母到处逃难,走过18个省分,曾经一无所有。

逃难期间多次亲见父亲在夹缝中求生。千变万化的现实遭遇里,父亲临机应变,只是为了让家人「活下去」。当生命可能随时失去,梁丹丰学会了珍惜和坚毅。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全家先逃往香港再转到美国。在香港登逃难船时,梁丹丰被推倒跌入人群,差点成为混乱中的牺牲者,父亲一手抱着妹妹,背着家当,回头大吼一声,用力推开众人一把将她拉起。要不是这只手,她早已没命。

逃难一天要走30里路,经常连续走好几天,没东西吃。梁丹丰说自己小小年纪就有一身傲骨,在姊妹中最坚强、也叛逆。父亲管教她特别严格,做错事会用鸡毛撢子打她。

一次逃难的夜晚,三姊妹躺在红眠床上,妹妹突然掉到床下哭了起来,一旁作画的父亲以为是她推的,她坚称没有,父亲非常生气,将笔一甩,走过来打她,当时的疼痛她至今犹记,「父亲是要告诉我,做错事没关系,但不要诿过。」

童年都在乱世中度过,苦难的一生滋养了艺术的天赋。记忆中父亲总是哄着女儿们想象逃难的终点,那时她告诉自己,只要能活下来,一定要成为有用的人。

 


▲梁丹丰油彩作品〈第八号自画像〉。梁丹丰提供

 

▲梁丹丰水彩画作〈源、缘、圆〉。叶俊宏摄影

 


独力学习艺术 经历令其厚实  

 

父亲梁鼎铭是中国近代艺术名家,梁丹丰承袭了艺术细胞,开创出自己的一代风华。

13岁那年,逃难中梁丹丰开始对绘画感兴趣,央求父亲教她。当时父亲丢了两片叶子给她,要她去观察白菜的叶脉、纹理、阴阳和色泽,她只能用画笔摸索探问。父亲说:「你应该自己学习,不然我不在怎么办?没人指导就不画吗?」梁丹丰笑说:「父亲教过很多学生,就是没教我。」

 

 

▲水彩画作〈冲击〉。叶俊宏摄影

 

对绘画的热情让梁丹丰从小独力学习,没有一幅画来自别人的指导。她默默练习,用敏锐的观察力,画下所见的世界。「我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断自我进修,碰到困难也不回头,所有的经历都让我更厚实。」

逃难生活让梁丹丰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小学跳着念,一年级跳三年级,再跳五年级;长大后有机会念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也没有时间念完。但是只要有机会,她不放弃成长。父亲曾说:「画画就是要把人们忘记的美善找出来,找回来后再还给他们。」梁丹丰印象深刻。

 


▲曾在世界各地写生,梁丹丰的视野拓展了艺术境界。梁丹丰提供

 


壮游世界 画作中见其足迹

 

移居台湾之后,梁丹丰先后任教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文化大学、铭传大学、崇右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1974年,梁丹丰应邀赴纽约圣若望大学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自此她人生的「壮游」开始启程。

她非常喜欢旅行,足迹遍及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瑞士、希腊等地,开拓了艺术世界。旅行时身上最宝贵的资产就是画本与画具,数十册画本、颜料还有简单行囊,都自己背在肩上。梁丹丰说:「我在世界各地画画,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生命故事。」

最初也没甚么旅行经费,「到了许多荒野自然之地,睡车站、露宿街头是家常便饭的事。」梁丹丰说来云淡风轻。走过陌生的国度,在绘画与文学的领域里不断开创。这位名门闺秀,处处展现着传统女性的礼教风范,然而她却又绝非只是闺秀,在莳花艺草外,无处不见她的胸襟。

梁丹丰提及,在国外画画时游客会好奇盯着她,甚至大声嚷嚷,让她很烦恼。「画画时我需要很宁静的环境,不想被现实操控,所以会把事情都摆开。」吵杂的环境里,梁丹丰开始学会心不动,「我在找安宁的力量,后来发现就在心里。」

就似陶渊明展现给后世的境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论身处何地,不受尘俗干扰最好的方式,就是心灵之隐。她说,自己把静心、修行当作很重要的事,学会将心放远。如今走过人生七十,早已从心所欲不逾矩。

将童年战乱时期的经历,化为一个人旅行的胆识,梁丹丰创作出许多为人所知的作品。她行旅八十余国,个人展览将近三百次,对其而言,远游是瑰宝。而她一生的经历透过书、画的展演,也成为了你我的瑰宝。

透过梁丹丰的画作,能看见画中人物的灵动,意境的悠远,也明白,原来那就是看尽人生百态之后的清澈透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科技巨擘新焦點:AI與人類永生
人工智慧(AI)無疑是近期全球科技公司的焦點。然而,可堪玩味的是,幾乎所有科技公司的大老闆,也都同時關注並投資人類永生產業。 在今(…
大陸業者提供變質肉 麥當勞也受害
中國「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因長期大量採用過期變質肉類製品,並供應給國內多家知名連鎖速食店,引發中港兩地民眾恐慌。10月3日,…
氣候變遷美大旱 糧食減產恐成災
豔陽下的7、8月,美國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旱年,超過二十五州嚴重缺水,九成玉米產區遇旱,全國僅有24%的玉米及29%的黃豆生長情況良好,…
「整容共和國」 全民外貌至上危害韓國
韓國《中央日報》2月19日發表文章借用中國古代故事,批判韓國人以貌取人,整個社會沉迷美色。 這篇題為〈傾國之色〉的文章,…
小龍的時光寶盒
這是一個奇妙的下午。我和張先生夫婦及被強押來的小龍,晤談了近2個鐘頭至結束談話,我與15歲的小男主角小龍自始至終未交一語。但是,…
紐約時裝伸展台 華人大顯身手
早期的華人移民,曾靠三把刀在海外謀生,除了菜刀、理髮刀,就是裁縫刀了。從最早的家庭作坊,到後來加工成衣的車衣廠,華人在服裝這一行,…
唐貞觀大將李靖 才德兼備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他是隋末唐初的將領,出身於官宦世家,也是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
台灣遊艇王國再飛躍 品牌祕辛大公開
英國航海愛好者Dick Beaumont,7月時駕駛著他的帆船從菲律賓航向台灣,中途遇上了暴風雨,風速到達50、60節(約每小時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