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取消汉字给生活带来的不便,韩国国内复兴汉字的呼声越来越高。
Fotolia
第179期
近年来,由于取消汉字给生活带来的不便,韩国国内复兴汉字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现象也引发陆媒的关注。
大陆媒体报导,韩国自古以来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汉字也一度成为韩国的主流文字。1970年代,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下令施行韩文教育,将汉字从教育机构和官方档中彻底抹去。
韩国词汇中,70%源于汉字词。汉字取消后,作为表音文字的韩文有许多同音词,人名、地名容易出现混淆。更严重的是,许多韩国历史古籍由于是用汉字书写,如今几乎无人认得。如今在韩国,不少中学生甚至不会用汉字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而在二、三十年前,韩国的大学生用汉字写论文很常见。
不过,近年来,韩国国内要求复兴汉字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份2014年的民调显示,有超过五成的韩国人认为,不懂汉字会感到生活不便。另外还有67%的韩国人赞成在学校教科书中并行汉字。
2016年底,韩国教育部决定,从2019年起,韩国全国小学五到六年级教材将标注汉字及其读音和释义。也有韩国议员提议,新生儿姓名登记时,将汉字姓名和韩文姓名一起登记。与此同时,一些韩国父母也开始教孩子汉字。
这一消息引发大陆网民关注。有一些网民嘲讽韩国,但也有不少网民提醒大家,韩国人所使用的汉字是台湾、香港目前正在使用的繁体字,而在大陆,废除繁体字使用简体字,同样导致中华文化传承的断裂。
中共建政后,大力推行简体字、拼音输入法等,严重破坏汉字形体,削弱汉字效用。1956年1月,大陆正式推出《汉字简化方案》,至1964年5月《简化字总表》出版时,简体字总数已经达到2,236个。
繁体字(也叫正体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近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指出,繁体字才是中国人的「根」。原大陆历史学教授刘因全曾指出,正体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维护汉字体系的完整性,能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