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很爱问:「为甚么?」问得自己困扰不已,行动裹足不前,还不一定有答案。现在知道了,生活里很多事本来就不合乎「逻辑」,人的智能能理解多少?所以,没有答案,是正常的。
在考虑是否自己到京都旅行前,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旅行的意义」的文章,我差点又要一头栽进去研读。
「滴!」
鼠标一点,我当机立断关闭这个网页。
「出发吧!」
这是我现在唯一需要做的事。
星期日订了到日本京都的机票、饭店,星期一清晨到机场。说走就走。
出发那天清晨,我第一次被天空「红」醒。黎明前,卧室里突然射进奇异的色彩。拉开落地窗帘,阳台外的朝阳,竟灿烂胜夕阳。
▲大德寺外的餐厅
▲精进料理
第一次造访大德寺院区。
搭乘洛巴士(Raku Bus)抵达时,已是下午两点多,尚未进食。在院区前找了间飘着日本传统音乐的餐厅,在榻榻米上安静地休息。我细细地欣赏厨师对食材的处理,外观、配色、摆放角度、食器的选择等那样讲究,好像在设计庭园。
我慢慢地、专心地用餐。食物待我以慎重,我自然也以敬重待它。以后,我也要好好地吃饭,不囫囵吞枣,不一心二用。
大德寺院区游客稀少,十分清静。一进来这里,身心顿感清静。笑容,由心而发。
院区里有22个塔头(寺院),织田信长葬在总见院。大部分寺院没有对外开放,但光是路过门口,就使我驻足良久:大门就是一幅画了。
▲大德寺院区
▲大德寺院区一景
▲ 德禅寺大门
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是著名的一休和尚。这位奇僧长于诗书画,〈春衣宿花〉是他15岁时的作品:
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
进入龙源院,日本最古老的方丈建造物,以枯山水庭园著称,也有日本最小的壶庭「东滴壶」。方丈,指的是住持和尚的住处。
▲龙源院枯山水庭园
▲龙源院一景
▲日本最小的壶庭「东滴壶」
室内,挂着「日日是好日」的卷帘;园子里,景物都有其寓意:岩石代表着鹤、龟岛屿或仙山,整片的细白石则象征海。
来到大仙院,里面禁止摄影。我在墙上看到一段以日文书写的书法,旁边有英译:
Each day in life is training
Training for myself
Though failure is possible
Living each moment
Equal to everything
Ready for everything
I am alive—I am this moment
My future is here and now
For if I cannot endure today when and where will I?
这段话我看了很久、很久……甚至使我热泪盈眶。里面的管理员突然向我走来,比手画脚半天,约略明白她说写这段话的老和尚想见我,示意我跟她走。我诧异地跟在后头。
老和尚一见我,马上问:
“Do you speak English?”、”Where are you from?”
我忙着擦眼泪、擦鼻涕地回答,而他似乎对我的狼狈一点儿也不意外:没发问,也没安慰,处之泰然。他英日交杂地说,他来过台湾等等。接着,便全部是日文了!他看着我,讲得那样诚恳,眼神那么郑重,可惜我一句都猜不出来。
我在院子里流连,直到闭馆。
出寺前,一转身,老和尚突然冒出头,像个顽童似地用标准的中文,对我唱起歌来:
「有位美丽的好姑娘,住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的眼泪,又这么扑扑簌簌地掉下来!
感谢这年轻岁月残存的冲动,让我得以此刻身心浸润于此。年纪一大,各种枷锁不问青红皂白自己主动往身上披挂,也不问是否真的必要。一身的沉重,美其名为谨慎,其实是胆子变小。
带着莫名的「总算见到面了」的释怀,出寺,我在安静的街道漫步,直到天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