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追风去 铁马乐无穷

Fotolia
第184期
戴士杰
太早創業的六年級生,曾任報章雜誌專欄作家,著有《向司機學管理》。曾經忙到有點宅,想離宅出走卻苦無頭緒。不當老闆之後開始探索人生,覺得週三不該加班,週末就該到處看看。如果你也是這麼想,一起來探索下班後的花樣世界吧。

之前我介绍过出门运动兼社交的方式(跳舞),也介绍过在家一个人享受的休闲活动(当DJ、阅读)。有没有可以自己从事的户外活动呢?以我来说,就是骑脚踏车!

现在才介绍这个嗜好似乎有点落伍。记得念研究所的时期(大概是2010年代),曾因油价飙高不下,掀起一波单车热潮。那时候,拥有一台高价的单车似乎成为流行的象征(尤其是指高科技产业的宅宅们),拎台小折搭捷运更是潮到出水。就像便利商店取代杂货店一样,传统车行一间一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光鲜亮丽、有设计感的名牌车店。那时候要买车几乎都没有现货,都得等上好一阵子才有货可叫(当然后来就跟蛋塔效应一样,也倒了不少家)。

单车热的时候,我恰巧在南部,别说骑车,在路上散步都是一种酷刑。所以那时我不爱地球也不环保,开高油耗的大车狂吹冷气才是最爽的事情,完全没有感染到单车热。

台北单车环境得天独厚

移居北部之后,因为工作关系开始营销水岸的房地产,才赫然发现台北居民的条件真好,居然有左右两岸、风景优美、路况良好的河滨自行车道!太阳不大时,找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骑车,真是再享受不过。如果你跟我一样后知后觉(尤其很多台北人,因为从小乘车搭捷运,很多是不会骑脚踏车的),看到这篇文章之后,你也可以开始尝试这项有趣的运动。

甚么样的人适合骑单车呢?如果你体重过重,这项活动非常适合你,因为单车不像跑步会伤害膝盖。爬山对胖子来说也很辛苦,没成就感。游泳当然也不错,只是水性问题需要克服。上健身房则是有费用限制,而且也无法接触大自然。

要展开你的骑车生涯,首先可以从U-Bike开始。这些免费单车其实素质都很高,但我建议还是去租借站租车。为甚么呢?毕竟这些车当初是为了城市通勤而设立的,大家都拿去运动健身,通勤族就没车可用了,所以,还是找租借站借车比较好。

台北至少就有十个租借站,可以上网查查哪个租借站离你家最近。站里有各种尺寸规格的车辆,借台轮径大一点的,骑起来比较快,也能去远一点的地方探险。租借站几乎都支持甲地乙还,举例来说,可以从大稻埕出发,一路骑去关渡,体力不够就把车还了,搭捷运去淡水玩一圈再乘车回家。

选购脚踏车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骑出兴趣了,老是租借车很浪费钱,那么是时候投资一台属于自己的脚踏车。网络上有很多文章探讨选车、购车的策略,可以再做功课。我不是专家,仅分享自己以上班族预算有限、懒得保养维护、又想要买到耐用好车的购车心得。

首先,我会建议购买「公路车」。至于弯把、平把,要看你习不习惯,可以跟有买车的人借来试骑再决定。当然弯把可以让风阻比较小,也可以有比较多样的骑乘姿势变化。

入门选择「公路车」、不选「登山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河滨自行车道其实都是柏油路面,而且铺设得很平整,公路车可以骑得又快又持久,适合你运动和旅行。而所谓的「登山车」英文是「off-road」,其实是很擅长征服「非路面」的路况,所以除非你经常跑山林小径或是碎石路。登山车其实车体比较重,而它最重要的设备「避震器」,虽然能让你骑乘舒适,相对的也会吸收你踩踏的能量,当你跑了大老远筋疲力尽想要折返的时候,绝对会希望自己的车可以轻松踩踏就把自己送回家里休息。

其他要注意的就是,记得选购LED前车灯、后车灯、单车吊杆包(可以放手机钱包等等)、水壶架(没水很痛苦的)、安全帽、头巾(流汗就不会跑到眼睛里)、手套(手才不会磨到很痛),和一条够长的车锁(把轮胎、车架和柱子锁在一起,毕竟你还是会想要去咖啡厅休息一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女性對「膽固醇」一知半解
現代女性講究養生,吃東西時往往擔心「熱量」或「膽固醇」過高。但「膽固醇」是甚麼?怎樣才叫「過高」?多數人恐怕就一知半解了。…
將按摩業「化暗為明」的幕後推手
近年來,台灣興起一股SPA、按摩旋風。「你按摩了沒?」成為上流人士見面寒暄的話題。 是誰帶動起這個風潮?…
新品營銷單月破千萬 KOL助農純鄉攻占母嬰市場
「農純鄉」在母嬰市場頗為知名,明星產品滴雞精、媽媽茶團購時常爆量,2019年單支產品寶寶粥,單月營業額就突破千萬。農純鄉的品牌代言人昆凌,…
全球化之下政府主導的「資料戰爭」(一)
隨著全球化不斷地發展,加深了不同貿易體之間的競爭程度,國家間的競爭型態也不斷地在演變。近年來,「大數據」(Big Data,又稱大資料)…
小型電商如何因應LINE@漲價?
全台擁有20家實體店面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得來素」,不僅透過網路幫實體店導流量,成功整合線上、線下,共同創辦人關登元更重視CRM(…
與王丹父母台北城再續前緣
1989年北京六四天安門學生領袖王丹的父母今年終於首度抵台探親,王丹向中央社記者透露了他們「將到老朋友林保華家作客」的預告,…
林克孝談為何《找路》
被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吸引,踏上宜蘭南澳山區探尋古道的林克孝,2010年初出版了《找路:月光.沙韻.Klesan》,記錄他走完「沙韻之路…
美企業吹東風 風水師取代建築師
全球經濟不景氣,未來充滿變數,面對將來可能的重大危機或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許多人開始重視和求助於源遠流長的東方風水學。 Sa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