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造,关键原因何在?

除非高阶主管采取现场主义(hands-on)的实际管理风格,否则公司就无法改革,也无法提升组织的危机感。Fotolia
第186期
经济新潮社提供

经营企业,每天有大大小小的问题等着解决,尤其是还要进行改革的时候,更是令人身心俱疲。实时读了再多变革的理论,在工作现场,却又总是派不上用场?

如果您遇上以上的问题,那么您或许需要一本真正在企业改造现场进行变革管理的故事书。

《企业改造》一书呈现了作者三枝匡(Tadashi SAEGUSA)从2002年到2014年担任日本三住集团(MISUMI Group)社长(总经理)兼执行长期间,如何启动企业改造,用12年时间带领组织转型、营业额提升3.3倍、营业利益增加3.7倍、员工人数从340名到近万名,并且让三住集团从本土企业摇身一变成为跨国企业。

从第177期开始,《看》杂志编辑部与多家出版社合作,为读者精选好书,经授权后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读者吸收好书精华。以下内容摘自原书,文中第一人称为原书作者。

 

▲经济新潮社提供

 

书名:《企业改造:组织转型的管理解谜,改革现场的教战手册》
作者:三枝匡
译者:李友君
出版社:经济新潮社
类别:商业、管理、领导、变革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16日

 

公司的「危机」和员工抱持的「危机感」不见得正相关,反而该说是逆相关。

换句话说,公司业绩差,照理说,员工的危机感应该要高才对,实际上内部却多半松懈。反而是业绩不像危机四伏的成长企业,员工还比较兢兢业业努力不懈。

单凭诉诸危机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这是为甚么呢?因为成长企业对市场敏感,员工对顾客的想法、竞争对手的行动、世界新技术的动向及公司「外部」的其他变动,都能敏锐反应。假如在竞争当中落后于人,员工自己就会觉得「痛苦」。

相形之下,烂公司的员工则是以「内部」的逻辑在行动,对市场的胜负或顾客的声音大多迟钝。由于输惯了,因此,即使输了,只会觉得「又输了」,员工毫无「不甘心」的感觉。

提升组织危机感的管理技巧,并非由高阶主管呼吁「大家的危机感不够」。想要改变管理风气,也并非由高阶主管呼吁「风气改革」。为了改变员工意识而呼吁「意识改革」的主管,显见其管理能力不够。

我(作者)从三十几岁经手管理三家公司当中,学到这样做没有意义。后来我就不曾在公司里说出危机感或风气改革的话来,反正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想要改变公司,主管就要准备精心计划的策略方法及具体行动的切入点,再加上高阶主管自己要有觉悟成为箭靶,打破既定组织和现有价值观的束缚。

只靠一位强人领导者就会产生变化

优秀的主管会单枪匹马人为创造危机感。无论是哪里的大企业或中小企业,被逼到绝境的公司要藉由根本的改革找回活力时,单枪匹马的强人领导者就会产生这种变化;这种情况很常见。

就连拥有几十万名员工的大型企业,单单换掉执行长,也会让组织文化掀起激烈的变动。像是奇异(GE)的杰克.威尔许,或是进驻日本电信电话(NTT)的真藤恒,以及挽救日产汽车的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就是如此。当历代总经理改革失败时,他们单枪匹马进入长年为停滞所苦的企业,成功改变公司。

高阶主管抱持危机感,试图冷静地切入问题。就算现场人员畏惧他,也鲜少讨人喜欢,这就是高阶主管的宿命。需要企业再造的公司当中,有时会看到高阶主管是受到内部员工欢迎的风云人物,但是,其他董事和真正做事的执行者却遭到员工批判,这就是罹病的症状。

这是因为,除非高阶主管采取现场主义(hands-on)的实际管理风格,否则公司就无法改革,也无法提升组织的危机感。身为高阶主管,绝对不能为了成为万人迷而持续当个滥好人。从本书各章描述数度面临绝境的情节之中,读者也可以看出管理的病征都有共通的模式。

还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正因为处在这种困难的状况当中,肩负事业将来的有为人才方能崭露头角。

(本文节录自《企业改造:组织转型的管理解谜,改革现场的教战手册》〈三枝匡的经营笔记七〉第343页~第345页)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女性對「膽固醇」一知半解
現代女性講究養生,吃東西時往往擔心「熱量」或「膽固醇」過高。但「膽固醇」是甚麼?怎樣才叫「過高」?多數人恐怕就一知半解了。…
將按摩業「化暗為明」的幕後推手
近年來,台灣興起一股SPA、按摩旋風。「你按摩了沒?」成為上流人士見面寒暄的話題。 是誰帶動起這個風潮?…
新品營銷單月破千萬 KOL助農純鄉攻占母嬰市場
「農純鄉」在母嬰市場頗為知名,明星產品滴雞精、媽媽茶團購時常爆量,2019年單支產品寶寶粥,單月營業額就突破千萬。農純鄉的品牌代言人昆凌,…
全球化之下政府主導的「資料戰爭」(一)
隨著全球化不斷地發展,加深了不同貿易體之間的競爭程度,國家間的競爭型態也不斷地在演變。近年來,「大數據」(Big Data,又稱大資料)…
小型電商如何因應LINE@漲價?
全台擁有20家實體店面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得來素」,不僅透過網路幫實體店導流量,成功整合線上、線下,共同創辦人關登元更重視CRM(…
與王丹父母台北城再續前緣
1989年北京六四天安門學生領袖王丹的父母今年終於首度抵台探親,王丹向中央社記者透露了他們「將到老朋友林保華家作客」的預告,…
林克孝談為何《找路》
被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吸引,踏上宜蘭南澳山區探尋古道的林克孝,2010年初出版了《找路:月光.沙韻.Klesan》,記錄他走完「沙韻之路…
美企業吹東風 風水師取代建築師
全球經濟不景氣,未來充滿變數,面對將來可能的重大危機或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許多人開始重視和求助於源遠流長的東方風水學。 Sa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