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会

▲Fotolia
第199期
刘惠宜
在山村长大,中学读音乐班,大学念英语系,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EMBA学位。充满好奇,勇于尝试。一双眼,看着社会百态,直视内心。在典籍与大自然陪伴下,抒写一篇篇真诚隽永之作。曾任广播电视记者、主播、节目主持人、业余音乐演奏者。更重要的是,还烧得一手好菜呢!
车子十万公里要保养一次,人的身体也有进厂维修的时候,尤其到中年,前半生如何使用身体,账单一次开给你。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稍微停下脚步,看看自己,或许,也看看别人。
 
「这个手术不用住院,开完就可以回家。」资深老医师淡淡地说。
 
「术后的疼痛呢?」我问。
 
「只有那么一点点。」他右手比出食指与拇指几乎贴在一起的手势。
 
「听说术前使用的那个药物很痛,是吗?」我追问。
 
「唉唷,那个没甚么啦!」他把手一挥。
 
做完术前例行的血液与心电图检查后,我想是不是该找麻醉科医师确认一些事情。护理人员指示我到手术室询问。
 
一出楼梯,撞见墙壁上红色斗大的「心导管手术室」字样。这个出入口站着不下十个人,似乎不属于同一群亲友,但一股集体强大的焦虑不安向我轰然袭来,使我几乎要惊慌地问出:
 
「发生了甚么事?发生了甚么事?!」
 
他们有的翘首望着走廊另一端,有的紧抓着手上的皮包,有人双手抱在胸前、不停地来回踱步。有位女士急急忙忙走向迎面而来的亲友,只听到:
「一直没有醒。」
 
我望向另一边,两侧空着的座椅,走道也是站着一群人。我望着他们的背影,他们望着难测的下一刻。
 
走廊标示牌上有「1号门」、「2号门」、「3号门」、「5号门」。那道人人必经之门,在这儿别扭地缺席。
 
是啊,进得去,能保证出得来吗?多少梦想与追求在这儿戛然而止,连懊悔的机会都没有。
 
手术日期前一晚,我按指示使用药物。和蔼老医师说的「那个没甚么啦」的不适,程度与我高中时盲肠发炎相当。忍到半夜一、两点,决定挂急诊,可连走出大门都有问题,且觉得真荒谬啊,我是为手术顺利而服药,却又因这药想挂急诊。
 
我看着屋内的一切,这前半生的聚积,财富、物品,还有这间我钟爱的河畔小屋,终有我完全无法掌控与触及的一天。身后事的处理,若没有妥善规划,名为主人,其实无置喙余地,喜与不喜都只能任生人摆布,这是最彻底的无可奈何。
 
隔日,手术时间从预定的中午十二点,延到十二点半。不久又被告知,前一个手术还在进行,再延到下午二点。我忽然想起前几日手术室外等待的那些人──我前面这位患者还好吧?为甚么出不来?我不禁暗暗为这位病人担心。
 
我到医院旁的公园等待,暖冬,清风,蓝天,还有天边飘荡的云。成群的麻雀吱吱喳喳在枝头跳跃,肥大的鸽子摇摇摆摆在路上散步,阳光穿透树叶带来的美丽光影在我眼里闪烁。啊,享有此刻的喜悦与平静,真是恩典哪!
 
两点回医院,护理人员说还要再等一下。我在心里马上为这位病人祈祷!我宁愿继续等,让医师把手术好好做完,让这位患者生命无虞。
 
从电动门一走出来,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士斜过身子、睁大眼睛向我打招呼,我并未听到她出声,但从她的嘴型,我辨别得出她在说:「Pa-tri-cia」。那是我的英文名字,已经很少人这样叫我了。
 
我定睛一看,二十几年前的室友!除了瘦削些,清丽依旧,但她的中英文名字我一时想不起来。
 
「你怎么会在这里?」我们同时发问。
 
「妳是来等人,还是……?」她问。
 
「我等一下要进去,简单的门诊手术而已啦。」我力求轻松地说。禁水禁食已过十六个小时。
 
「我在等Lisa,你记得她吧,本来说十一点多可以好,一直延,延到现在。我有一点点担心……」
 
「Lisa?」我在脑中努力搜寻她的长相与中英文名字的配对,未果。
 
我的前室友指着上方电子广告牌隐藏一字的病患姓名,像失忆症患者瞬间回复记忆般,Lisa的中文姓名我马上脱口而出,连她以前剪男生头、活力四射的样子也一并浮现。
 
「她是哪位医师开的刀?」我问。
 
「姓苏,我妈妈以前也是他动的刀。」
 
「我就是在等苏医师呀!」我惊呼。
 
原来我的前一位、一直在等他出来的患者,是我二十几年前的同学!曾经在那样一个强调全英语环境的校园住校、共同生活了两年,中断的同窗缘分却是医院重新牵起来的。
 
直到躺在手术台上,我才想起来这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室友的英文名字。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都要挨一刀了,英文想得起来,中文,没头绪。
 
术后第二天回诊,我忍着和蔼老医师说的「只有那么一点点」的不适,探望Lisa。一进病房:
 
「请问……」话还没说完,脚还没站稳,就听到帷幕里传来:
 
「你是Patricia吗?」
 
我抓着病床的栏杆,百感交集!
 
大部分的同学会得花点心力才能联络到,或辗转打听才取得联系管道,但谁知道究竟会在甚么场合相遇?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境遇的起起伏伏本来就不容易看开,加上得活生生地忍受身体必然的衰败过程。是否可以至少做到当身体无病痛时,不要给心理、精神上增添额外的负担或不快,让生活可以轻盈些?
 
术后几日恰逢冬至,农历十一月十六。回想疼痛得无以复加的那晚,对照今晚可以平安无事地望着如此静美的月色,真是恩典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浩瀚的哈德遜河
這張宛如電腦桌布的美麗照片,是阿丹精心取景的美國哈德遜河(Hudson River)風光。藍天白雲映在寬闊的河面上,好不令人心曠神怡…
尾崙水圳恬謐的邀約
水圳,農業的血脈,滋養了土地上的作物及人民。工業興起,農業式微,不變的是,水圳仍默默負擔著輸水的責任。炎炎夏日,順水圳而行,藉此一消酷暑外…
數十年如一日 羅致政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中美斷交後,我立志要當外交官,高中時就以政大外交為第一志願;大學為了出國唸書,用四年時間把一本英文字典背下來!」…
孫文比較喜歡蔡英文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和國民黨新任的主席馬英九最近分別接受了某雜誌專訪。該雜誌又把兩人的談話放在一起。我們若把兩人的談話做個比較,會很驚訝地發現…
《阿凡達》在中國引起「轟動」
2010年一開始,好萊塢巨片《阿凡達》掀起一陣旋風。這是知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繼前一部全美賣座冠軍片《鐵達尼號》後,…
按摩、推拿、SPA,傻傻分不清?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無論是成天坐在電腦前,還是外出奔波,長期下來不免腰酸背痛;加上運動時間又少,肌肉越來越緊繃,各種酸痛隨之而來。…
烏漆抹黑的「三剛」南方澳閃亮的星星
在南方澳距離大海咫尺、海產店林立的漁港路上,保留台灣1960年代漁業、工業歷史見證的「三剛鐵工廠文物館」,散發著在地文化氣息。 步上窄窄、…
《李鵬六四日記》揭開六四真相?
在六四學潮21週年之際,香港新世紀出版社社長鮑樸近日表示,6月底將出版中國前總理李鵬的「六四日記」,新書名為《李鵬六四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