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分,走在深圳繁华的深南路上,两边的地王、华强北等高楼大厦迎面而来,扑朔迷离的霓虹灯通宵不灭,彷佛回到了十里洋场旧上海的南京路。所有的小店排档依然开着,马路上那行色匆匆的人们大多数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或服装怪异、或气色凝重、或忧愁莫名。随处可见流莺穿着出格的服装在大街上游荡,弄堂深处的发廊也闪耀着颓靡的粉红灯光……
大量数据显示,中国中央政府正在寻求为深圳重新定位,深圳的命运将再度出现转折。在各种各样的设计版本中,有三种规划占据主导地位:第一,与香港结成「特区联盟」;第二,成为中央政府直辖市;第三,成为自由港。专家认为,深圳如果没有接近香港,没有证券交易所在金融方面的优势,现在就会沦落为二流城市。虽然可以吃一阵子老本,但深圳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小辞典
何谓深圳关内、关外?
所谓深圳「关内」意指「深圳经济特区」之内(或称特区内),「关外」则是指「深圳经济特区」以外(或称特区外)的
深圳辖区。关内包括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个区,关外包括宝安、龙岗两个区。
深圳特区内和特区外之间,其实有一道关线隔离开来,从特区外进入特区内需要经过深圳经济特区边防检查站,非深圳户
口的进入特区内需要办理边防证或者深圳暂住证,深圳户口的凭身分证就可以了。
关内关外
深圳的文化、医疗、交通、科技、金融资源大都在「关内」。深圳的关内、外一体化,还只是一句宣传口号的东西。一位农民工表示,好多人一说到深圳就拿地王大厦、华强北来描述一番,其实,来深圳,千万别只看关内,关外才是真正的深圳──那里连个象样点的路牌都没有,工人们走路都很小心翼翼,生怕被抢。有人说,来深圳几年,不抢你几次,你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该农民工表示,这十年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分感受,「房价高到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水平。可是,农民工的工资却一分也不涨!」他认为:「〈劳动法〉很好,但好多地方很容易钻空子。一些未成年人到了深圳后,只要你收了俺,俺就替你干事。于是,非法组织就起来了……关外,新建的企业不多,倒闭的企业一抓一把,『有关部门』怎么就没看到呢?」
「低端人群」
目前,深圳常住人口超过1,400万,仅230万户籍人口。深圳人的主体结构为从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福建、广西、贵州来的打工者构成,大部分为18~30岁的年轻人。很多年轻人以做桑拿(三温暖)、足浴(4,000~5,000家)工作为主要谋生手段,或以餐饮业(超过10,000家)为营生,其他均为小业主。这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生计担心,小心谨慎地过着每一天。
2010年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是人民币1,100元,在富士康事件前,富士康几十万深圳普通员工的底薪只有900元。一些国际组织经过测算,中国内地城市居民要想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须月收入达到1,600多元。而且在最近几年里,深圳一直致力于禁止低端产业,还千方百计防范甚至试图排斥城市「低端人群」。
英国《金融时报》11月8日发表信孚研究院研究员童大焕的文章〈深圳反思〉。文章认为,深圳颇像「一个嫌贫爱富的小市民」。童大焕指出,多数深圳人没有户口、低工资,是匆匆过客,没有养老保障。深圳地方政府把千千万万最底层劳工的社保金大部分都截留了,取得了利,失去了道义。而在这种长期畸形的人口、户籍、人才政策等等之下,它留住的只是少量人物和垫底的人力。没有足够人才支撑,童大焕认为,深圳的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可能长期维持。
未来的二线城市
深圳已大致完成了其作为中国对外开放试验基地的使命,但对深圳一直没有进行全面评估。最近,一个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务院法制办有关官员组成的中央调查团,专程到深圳考察。据有关人士分析,中央调查团的任务大概是就特区存留问题或深圳升格为直辖市问题广泛调研,咨商可能,然后为中国中央政府决策提供「关键性意见」。
有分析认为,现在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上海、北京─天津、武汉─长沙、沈阳、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的发展空间很大。老牌城市新区发展起点很高,大手笔也多,深圳无法匹敌。而资金、劳力等已经不可能像以前一样集聚到深圳了,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向中国内地二线城市转移是一个大趋势。
在中国全国发展格局形成的前提下,深圳要有大的发展已经难了。深圳靠着近港、有证交所、近珠三角这个产业圈,还能在某些方面保持一些不大不小的优势,但发展平台还是很小的,不如在现有的城市建区上把城市管理好,使深圳成为创意设计、金融、高新技术(主要为电子、IT、生物)、物流(含港口运输业)等产业的珠三角中心。在香港举行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也对未来各自的定位达成如下的共识:广东将致力发展成为制造业基地;香港以金融、贸易、航运、物流及高增值服务业为主,发展成为服务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