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传产缺工!聚焦外劳政策

针对传统产业缺工问题,两岸经贸专家高为邦,以及中正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助理教授陈加屏不约而同地认为「外劳政策」就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但两位专家看法却恰好南辕北辙。图为
针对传统产业缺工问题,两岸经贸专家高为邦,以及中正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助理教授陈加屏不约而同地认为「外劳政策」就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但两位专家看法却恰好南辕北辙。图为越、印、菲、泰四国的外劳国台语演讲比赛。宋顺澈摄影
第108期
李唐峰

lativ事件爆发后,传统产业缺工的困境再度成为焦点。没有足够的基层劳动力,就不可能有完全的「MIT」台湾制造。因此,「开放更多外劳以弥补本劳不足」的政策讨论,再度跃上台面。

台湾目前的外劳政策有几项特别的限制。第一项是「外劳总人数限制」。根据台湾《就业服务法》规定,聘雇外国人工作必须先保障国民工作权,因此雇主必须先申请许可才能雇用外国人,且「不得妨碍本国人之就业机会、劳动条件、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定」。因此外劳总量受到管控,目前总数约为40万出头。以2011年10月统计,台湾外劳人数(不含外籍专业人士)约为42万931人,这个数字是台湾引进外劳以来的历史新高。

第二项是「在台工作年限限制」。蓝领外劳在台湾工作以3年为一期,第一期期满以后经雇主同意可以续约一期,但第二期期满后则必须回国,不许再续约,而且工作期间外劳不能自行转换雇主。

第三项是「外劳、本劳人力配比限制」。目前不同产业有不同的采用外劳限制,以最高比例来说,染整、电镀、锻造等符合高污染、高危险、肮脏的「3K产业」进用外劳比例可达35%,而高科技业为10%。

第四项是规定「外劳、本劳薪资挂勾」,也就是政府规定外劳也必须符合台湾《劳动基准法》规范,至少需给付台湾的最低工资水平。因此外劳最低薪资水平跟本地劳工相同,目前是每月月薪18,780元。然而,外劳实际拿到的却远低于此,因为中间被各种中介费用扣掉大半。

针对lativ所再度掀起的台湾传统产业缺工问题,两岸经贸专家、台湾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理事长高为邦,以及慎思群创力顾问公司首席顾问、中正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助理教授陈加屏,不约而同地认为「外劳政策」就是其中的核心问题。

但特别的是,两位专家的看法却刚好南辕北辙,高为邦支持完全开放,陈加屏则认为完全不该开放。以下即为两方观点的详细论述。

1外劳完全开放观点

高为邦:外劳松绑3年内必可达成633

对于lativ衍生的风波,台湾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理事长高为邦认为,「台湾制造」就跟过去「爱用国货」的宣传一样,以此口号来号召,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因为同样的产品摆在那里,两种价钱,消费者还是会选比较便宜的产品。

劳力密集产业西移 整条生产链都带走

高为邦谈到早年台商会选择「西进」,就是因为当时台湾与大陆工资相差20倍以上,而工资成本平均占总成本至少20%,所以台湾的工资很难留住劳动密集的产业,厂商自然被逼到中国去。

如果成衣厂去了大陆,就需要布。从台湾买比较麻烦,布匹厂就去了,纺纱厂、染整厂、相关化学剂的工厂,就一连串地去了;再上游的人造纤维,原料PTA(Pure Terephthalic Acid,即石化产品「精对苯二甲酸」,为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也跟着去。

高为邦表示,从成衣到上游化学品,不是简单的下游产业出走而已,它会把整个生产链带走,这就是台湾的困境。他感叹道:「其实我一直认为这些劳动密集的产业反而应该尽一切力量把它留下来。厂商到大陆去并不是为了那边的市场,是为了那边低廉的劳动力,然后再将产品出口到欧美。」高为邦认为这不叫「全球布局」,而只是像游牧民族一样「逐水草而居」,哪边便宜哪边去。因此现在大陆工资涨了,又往越南去,让越南变成亚洲小虎。

产业出走 台湾损失95%的产值

为甚么产业出走对台湾影响很大?

高为邦表示一般公司的获利,也就是股东最后分到的获利,顶多5%,其他的部分则是工资、原料、设备、厂房、运费、服务、报关等。如果公司出走到大陆,这95%的利益就通通到大陆去了。高为邦说:「你丢掉的是95%!我们以往认为产业出走对台湾没有损失,以为我们钱照赚、利润照样留在台湾,但其实我们损失的是那95%看不见的利益。」

所以产业外移,就业机会减少,失业变多,做老板的当然不用提高薪资。高为邦认为二十年来台湾薪水涨不起来的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是台湾失业问题、薪资太低、贫富不均的根本原因。

外劳政策松绑 产业就愿意回流

而政府想要解决当前人民痛苦的办法,高为邦坦言只有一个,就是「外劳政策松绑」。他认为台湾既然是一个自由经济体,就不要规定外劳的数量、不要规定外劳薪资要跟本劳薪资绑在一起。

高为邦举例说明:一个印度尼西亚人在印度尼西亚想要找到月薪100美金(折合3,000元台币)的工资都不容易,柬埔寨工厂工人的月薪平均不会超过50元美金,而台湾政府却硬要给台湾最低工资,换算成美金是600元。吊诡的是,外劳其实一样拿不到600美元,因为中间被剥削掉了。剥削掉一大半他还是愿意来,「你违反市场机制的结果,只会制造贪腐,中间利益太多,官商就会勾结,甚至会有人蛇集团、虐待外劳、非法外劳等事发生,因为中间可以获利太大。」

只要外劳政策松绑,假设给外劳150元美金,在台吃住与来回机票都由雇主负责,高为邦断言外劳一样会来台湾:「原本他在家乡只拿50元美金是会吃掉、花掉的,这边给三倍,而且可以存起来,他当然会来。」

目前中国大陆还有低廉劳动力的优势吗?

高为邦表示目前大陆薪资上涨,平均薪资要1,500元人民币,已将近250元美金。因此开放外劳后,台湾可以获得比大陆还低廉、便宜的劳工。

对于外劳松绑之后还需要的配套方式,高为邦提出以「外销比例」做为外劳雇用人数的准则。如果某产业100%外销,则打八折,也就是有80%的基层劳工可以使用外劳;如果50%外销,打八折就可采用40%的外劳。

高为邦认为如果以此为准则开放使用外劳的话,许多移往大陆的外销产业就会回流。他以笔记本电脑产业为例,提及2008年时台北市计算机公会理事长、现任宏碁董事长王振堂以及仁宝计算机总经理陈瑞聪就开过记者会,诉求的就是「外劳本劳薪资脱钩」,并表示只要给他们六成的外劳,他们就能够回台湾。

5%台商回流 633政见3年必成

高为邦粗估,所有台商在国外的外销产业,产值将近14兆台币,相当于台湾一年的GDP。因此,如果外劳政策松绑,其中只要有5%的外销台商愿意回台湾,这5%回来的意义就相当于台湾GDP马上将成长5%。

此外,制造业1元的产出通常会带动1.4元的服务业,包括金融、贷款、运输、消费等,表示制造业成长5%会带动7%的服务业。因此5%的外销台商愿意回台湾,连带的就等于有12%的经济成长率。

如果估计台湾原本就有3%左右的经济成长率,因此只要外劳政策松绑,只要回来5%的外销台商,高为邦笑称:「我们一年的经济成长率起码就是15%!马英九总统633的第一个6(经济成长率6%)就达到了,而且还超过很多!」

高为邦继续阐述「633中间那个3」,也就是是失业率要降到3%以下。他分析台湾外销产业用的劳工约是1,500万到2,000万。5%的外销产业回流,就等于多了100万个工作机会;如果这100万个工作机会七成给外劳,三成给本劳,就等于提供国内30万个工作机会。「肯定可以把失业率从现在5%多降到低于3%。所以第一年就可以达到633前两项!」

633最后一个3是平均国民所得要达到3万美金。台湾主计处目前的统计数据是2010年的平均每人每年GDP为18,588美元,将近2万美元。高为邦以年经济成长率15%来计算,只要连续三年15%,三年后就可超过3万美元。所以只要松绑外劳,他乐观估计三年内达到633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根据雇用比例准则,七成外劳进来,同时将增加三成本劳。高为邦判断,国内薪资水平将因此往上拉升,因为需增加薪水去满足三成本劳。此外,目前中国薪资抬高,所以台商回流更有优势。

高为邦以新加坡为例说明外劳松绑的好处。新加坡人口约360万,外劳超过120万,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新加坡失业率只有2%,大学毕业生薪水是7万元台币。高为邦因此总结:「外劳政策的松绑是救台湾经济的最佳良方。那么lativ这些传产缺工的问题也就同时解决了。」

高为邦小档案

学历:

1961东海大学化学工程学士。

1968美国堪萨斯(Kansas)大学化学博士。

麻省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及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高分子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现职: 「台湾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理事长。

经历

1968在美国及加拿大研究及教学。

1974任职美国太阳化学(Sun Chemical Corp.)。

1997投资中国成立为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1999年2月为邦公司与工厂的设备、模具、成品、原料、计算机、账簿等被洗劫一空。

2001追究抢劫案二年毫无进展,安全受到威胁,不得不离开中国。

2002年9月出版《大陆司法迫害台商实录》。

2003年成立「台湾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出任理事长。

2009年出版《投资中国你必须知道的陷阱》。

2外劳完全禁止观点

陈加屏:产业无法升级 就是因为用外劳

对于lativ事件所引发的传产缺工、产能不足、年轻人不愿意投入等问题,辅导企业经验丰富的中正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助理教授陈加屏直言:「这些说法是很怪的。」他认为换个角度,也就是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应探究的是自己为甚么没有培植产能?为甚么不提升设计?因为高级成衣在台湾是有需求的,台湾人不见得喜欢东南亚或大陆制的,「重点在于你有没有办法去提升设计、提升质感。」

不用担心产业出走、产业空洞化

台湾厂商做生意,第一个想法就是「降低成本」,降到没办法降就搬出去。陈加屏认为:「事实上这样也无妨,你搬出去也好,那里会空缺一块出来,那很自然地就会有人去填补那一块,让它升级。」

以美国为例。陈加屏表示美国80、90年代也有很多企业往外出走,也担心「产业空洞化」,「但是那些企业出走之后,其实美国企业更棒了!你看它留下来的是甚么?Apple!它在美国完全没有生产,可是它赚的钱吓死人!亚洲国家帮它生产,它只留下最高端的部分,用最高端的人,付最高的薪资,是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企业。」

陈加屏再举个德国例子:「你觉得德国还有在生产电冰箱吗?可能不会吧,应该都到东南亚生产了对吧?我跟你说,德国还有电冰箱工厂,一个品牌叫做LIEBHERR(利勃),它完全在德国制造生产,卖得非常贵,还卖到全世界,台湾也有卖。」

阻碍升级 引进外劳是饮鸩止渴

相较于高为邦的积极推动引进外劳,陈加屏认为台湾政府非常错误的政策之一就是「引进外劳」。因为引进便宜外劳的结果,本来该搬走的产业不搬了,本来该升级的也升级不起来了。他认为纺织业、成衣业等低端产业如果以外劳这样的低成本方式存活,同一产业里的其他业者都可以这样活下去,每个人脑中只拚着「降低成本」,就自然不会往高端走。

陈加屏表示,「降低成本」与「追求创新」是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价值观,且同一公司里两种价值不可能同时存在。「你或许会想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发生危机的时候,采取cost down(降低成本)的厂商还是有可能会去升级或创新。就我对企业的观察,那不可能!一向抠抠省省,今天突然叫你要去创新,怎么可能?」

陈加屏以最近惨遭美国股市下市警告的柯达公司为例,「这么大的企业难道不知道胶卷不要用了吗?没办法,它靠这个成功的呀,过去的成功模式企业很难去转变。」因此外面的经营环境越不好,过去依赖降低成本而成功的企业,通常将会更努力地依赖降低成本。「所以这些传产一旦习惯用外劳,只要一万多元的月薪,你说它会不会创造那种高端的工作、要付10万元月薪的工作?当然不可能。」

所以,陈加屏认为台商出走的想法基本上就是成本考虑,但纺织产业不会完全被带走。因为只要有人在,很自然地要穿衣服,要穿衣服很自然地就会有企业家、创业家填补空缺。「如果我今天要创业,没有便宜的人力、外劳可以用,那我就必须动脑筋啊,动脑筋就是创业家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他就可能会开创出另一片生机了!所以不要怕低端的搬出去,而是该搬就搬。」

台湾经济可能因此会走一段下坡路,但陈加屏表示如果不走这条路,台湾的经济发展就一直突破不了。「不走一个极端的下坡,事实上是没有上坡可期的。」他反而建议政府不应不断地「饮鸩止渴」,让产业外劳越用越多,外劳人数一直上升,最终导致台湾产业无法升级。

禁止外劳 就可以培植创新传产

而产业无法升级,但台湾的教育已经升级了,所以高学历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失业就无法避免。「工厂没升级,从东南亚进来外劳做低端的工作,帮有钱人赚钱, GDP看起来还满漂亮,但贫富差距扩大、M型化、失业率高。」

陈加屏认为台湾整个产业结构就是被政府矛盾的政策所左右,「引进外劳」是很有问题的东西。

他总结道:「我认为政府应该要让传统产业好好地升级,而不是溺爱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外劳通通拿掉!那么,要搬走的你就搬走,而留下来的或愿意去创新的,政府可以补助,就像是高科技产业一样去补助,那很自然地就会长出很棒的传产,像是德国制造的LIEBHERR(利勃)电冰箱、欧美制造的汽车、意大利制造的精品。」

陈加屏小档案

学历

中山大学企管博士。

现职

中正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助理教授。

慎思群创力顾问公司首席顾问。

经历

系统动力学、系统思考、组织学习专家,专长为企业计算机仿真、变革、策略、HRD(人力资源发展)、过程顾问诊断。

企业辅导经验丰富,曾任聚阳、台电、中友百货、百略、大康、中船等企业长期顾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世界經濟、QE,以及安倍三箭的前景
全球和各國的經濟波動不定,問題也層出不窮,但其背後主要還是幾個重大因素在推動。不管是要掌握經濟的動向,還是要擬訂正確的政策,…
你該考研究所嗎?(之一)
「我該考研究所嗎?」這大概是許多大學生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面對未來的生涯發展,心中最常浮現的疑惑之一。身為教師,…
握握手 好朋友
「握握手,好朋友!」小孩子們吵架,大人往往是這麼勸架的。長大以後,慢慢兒的,「握手」成了社交禮儀,雖然有肢體接觸,可是可以完全不帶有情感…
北韓飛彈強化台美關係
金正恩上台五年來,北韓已進行六次核試驗,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彈,尤其美國更表示不可容忍。川普總統在幾周前的聯合國大會首次演講時,…
中國緣何此刻啟動釣魚台爭端?
9月15日開始,中國因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而高調發難,將本土變成了反日戰場,不僅在全國數十個城市裡發動對日本商店工廠的搶、砸、燒,…
「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澳洲人
最近澳洲「全國衛生及醫院改革委員會」公布了一份改革澳洲醫療系統的過渡性報告,在澳洲媒體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傾聽的藝術
在職場中,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雖然你數次的去拜訪客戶,但很遺憾的,對方似乎對你所提的企畫不感興趣。於是,雙方逐漸地疏遠,…
公務人員考試的「協和號效應」
據報載,公務人員考試報考人數逐年下降,於是筆者查閱考選部的資料。果然,高、普、初、特考的報考人數高峰在2012年,達53.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