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时代叫中华民国,有一种精神叫民国范儿。」近年,「民国风潮」在大陆成为一种风尚。专研民国史的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雁在台湾一场论坛上表示,这显示出大陆民众对中共体制的不满,「无论北京承不承认,中华民国依旧存在。」
3月14日,「2012海峡寻新台北论坛」于台湾大学举办「解读两岸历史记忆与认知分歧」讲座上,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专研民国史的陈雁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陆民众都以为「民国」是半封建和半殖民的黑暗时期,这是受中共官方的灌输教育造成的。但近年「民国范儿」成为民众的新风尚,民国时期教科书也火热起来。这显示大陆人民对中共体制的不满,民国风潮变成另一种出口。
陈雁表示,很多大陆人相当向往台湾民主政治,不论台湾大选或马英九的元旦讲话,在大陆都引起极大回响。去年大陆纪念辛亥百年,台湾纪念建国百年,实际双方争的是对「中国」的正名。但无论北京承不承认,中华民国依旧存在。
美国西东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汪铮则分析,1989年六四事件后,中共透过历史记忆的「重塑」,来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教育,从小学生教育开始,一直深入到日常生活层面,例如唱红歌、看红剧,藉此来巩固其政权。但在近年,「民国」经常被谈及的是一种人格、气质与精神。
诗人萧沉在博客发表一系列博文捕捉「范儿精神」,他写道:「民国范儿,就是即使你不是贵族,那骨头里、血液中,也散发着高贵的人文气息,女人亦如此。高贵是甚么?就是人格独立、见识独立;就是绝不为五斗米折腰献媚;就是拒绝与媚俗合作。」
萧沉直言,1949年中共窃据大陆后,「中国人的退步不止于物质上的,更是人文精神与审美品位上的。」他认为:「民国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儒雅的人文气质与气息,是新中国以来所没有的,也是被无产阶级革命破坏殆尽的。物质不在于是否先进,精神不在于是否革命,而在于保持一份敬畏,不做臭不要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