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过闪亮的战机、斑驳的炮管,
也在古厝廊檐间饱尝了习习凉风……
金门,几天前带着游览美丽风光的心情,踏上这个面积150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岛。现在坐着飞机在白云里向它挥别时,心里不觉升起了一层敬意。
在一个特产店品尝昔时金门百姓进贡朝廷的贡糖时,看见一个鲜丽的铁盒子在柜子上闪闪发光,盒上画着象征性的交叉的炮弹及枪杆,两边放射着光芒,上面有斗大的楷书「中华民国炮兵」字样。金门经历21年的炮火洗礼,给岛民留下不能抹灭的记忆,贡糖盒子的彩绘图案在我心里引起很大的震撼。
翟山坑道
带着这样的心情参观了位于金门西南方的翟山坑道,更加深了对战地的感受。金门位于福建省厦门外海,距厦门仅十公里,与厦门岛比邻相望,距台湾却有227公里之遥,可以想象几十年前炮战时,做为前线孤岛的金门,其战况的惊险以及从台湾运补物资的艰辛。
这是一条从岩石中开凿的坑道,我们花了几十分钟才沿着水岸从陆上甬道走到出海口,阳光豁然从海上照射进来时,海风也跟着灌进来,使我有如身历其境。这条长约357公尺的战备水道,从民国52年开挖,在激烈的炮火中耗时三年才完成。坑内有码头可供登陆小艇抢滩,小艇从这个海口进来,卸货上岸后,转过近360度的水道再从另一个海口出去。当我们从光线灰暗的坑道走出来时,感觉彷佛穿过了时光隧道。
擎天厅
金门除了本岛(大金门)外,还有烈屿(小金门)、大胆及周围大小岛屿。有趣的是,大金门的岛形,东西两端宽中央窄,像个金锭的形状。我们的车子滚动在岛屿的公路上,因交通网绵密而畅快,车子滑过高大的木麻黄树荫后,上了一小段山坡,下坡时一片翠绿的高粱田出现眼前,远处绵延着湛蓝的海岸线,路旁草地上几只黄牛悠闲地低头吃草。导游告诉我们,金门的牛都是吃草长大的,牛肉好吃而且没有污染,而近年因为气候极端变化,使得高粱还长着绿叶,往年这个时节早就结穗了,想不到金门百姓自称的「海上仙山」也遭了殃。
车子穿过一片树林后,来到了闻名的擎天厅。下车时,已有一群游客排着队在那座仿风狮爷的石雕旁拍照。这个祖先视为守护神的风狮爷身上刻着「擎天厅」三个字,热闹的人群给浓厚的战地气氛带来了轻松气息。等到进了擎天厅才体验工程的神奇伟大,这是从太武山腹开凿的长50公尺、宽18公尺、高11公尺的花岗石岩洞。当年国军弟兄在炮火中,用炸弹及简易机械开凿,擎天厅与其它坑道相连,战时为作战中枢,堪称「金门的地下碉堡」。我们坐在这个岩洞大礼堂里观赏了炮战的纪录片,隆隆炮声中,水滴从岩石里落到我的头上,瞬间沁透心里,感觉真是置身战地秘境。
金城坑道
这次车子奔驰在宽阔的平原上,从侧面看清楚了太武山,真像是卧睡在田野里的仙人。步行上了太武山,在海拔250公尺的山顶上极目远眺,金门东南海岸一览无遗。前方静静的湖泊就是太湖了,再过去的港湾是料罗码头,料罗湾连接着台湾海峡,远望海天一片,令人想起几十年前料罗湾战役的壮烈。
军事管制期间,岛上生活俭朴,军民共同辟建了公园、水库、碉堡、道路以及地下战备坑道。当我们走进这条交织于金门市区地下的坑道时,战时气氛立即笼罩身边。这条坑道全长约2,560公尺,连接金门县政府、土地银行等多处政经要地,蜿蜒至金门高中墙外碉堡处出口。我们在坑道里走了约一个小时,经历了避难的惊恐气氛,最后看到出口的阳光时,一群人居然发出了胜利的欢呼声。
海浪翻飞中,我们的渡轮到了烈屿。岛上处处可见黄土田原,岛民信仰的烈女庙牌坊巍峨矗立行路绿荫间。身为「前线中的前线」的烈屿,在多次战役中留下辉煌的战果。从湖井头岸边的高倍望远镜里看到对岸的厦门,岸上的楼房近在咫尺,可以想象当时的战情是如何惊悚恐怖。后来,我们从烈屿渔港,走过一段战备用的坑道回到船上。
古厝与洋楼
金门虽只是闽南沿海小岛,却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据数据记载,晋代五胡乱华时,中原人士不甘臣服异族而南迁入闽,再避居岛上。到了十九世纪末,金门居民大量迁徙东南亚发展,形成今日的金门,汇集了闽南、战地和侨乡三种民情特色。
那天来到大金门西南隅的水头村落,远远看到「得月楼」高高矗立天空,走进雕饰精美的外墙,抬头望向天空,那座防御盗匪的枪楼更显雄伟。旁边的「黄辉煌洋楼」古朴雅致,其屋宇顶端的浮雕时钟,指针停在12点40分,意在勉励子孙勤奋努力。细观壁面墙垣,彩磁鲜丽,中西吉祥图案泥塑,缤纷绚烂。
水头位于近海港口,清初村人大多到杭州、锦州经商,清末则到印度尼西亚开拓,致富后回乡修祠堂、建洋楼,而有今日多样的建筑群。清乾隆年间多筑以梳式布局的十八支梁古厝,屋宇气派、藻饰华丽;至清末民初,侨汇兴建的洋楼群,洋溢巴洛克式异国风情,古典的回廊列柱,优美的墙面砖雕,成为今日金门的洋楼特色。
得月楼前面的「金水国小」古迹乃旅居印度尼西亚的水头村人募款筹建,当时为全岛规模最大的洋楼小学。建筑平面格局为回字型构造,立面山头有精美花草雕刻,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期许学生展翅高飞的老鹰泥塑,内部屋宇红砖圆柱,古朴高雅,是建筑上的特色。
在一个屋内白壁上,看到了以墨水书写题为「洋客苦」的诗:「别乡离井最愁肠,野店荒村当贱庸,镜破梅妆辛苦甚,陇头云海只为穷。」让人感受到早期水头村人漂泊异乡,奋斗的艰苦情怀。
源远流长的古意民风
几天来,穿过战场遗迹,钻进碉堡、坑道,触摸过闪亮的战机、斑驳的炮管,也在古厝廊檐间饱尝了习习凉风。旅行结束前夕,夜访美丽的后浦小镇,见识了金城模范老街的古朴景象,其商家均为二进店屋,前为洋楼,后为闽式建筑,古典优雅。在街灯阑珊中走进一家祠堂,远望其燕尾屋脊在月光下更显亮丽,夜风吹过堂前牌楼时,头上的灯笼随风飘曳,在这块金门祖先留下来的小岛上,我们感受了汉族源远流长的淳风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