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读研究所看来有不少好处,但是在一个年轻人决定投入时间、金钱、与精力,拚一个研究所学历之前,不妨先问自己:自己对职涯前途的想象是什么?或者,让我们再具体一点。请先暂时忽视自己现在的客观条件,诚实的问自己:在三十岁的时候(或者在十年以后),希望看到自己做什么样的工作?
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问自己:能从这样的工作得到高度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吗?这当然跟个人的价值观有很深的关连,所以一个人也要很清楚的知道:在自己的价值观中,把哪些价值放在前面?特别是,不要为了「别人都说好」,就因此扭曲自己的价值排序,免得到了三十几岁时,还一天到晚为自己的职涯选择怨天尤人,后悔不已。
只有先弄清楚「我希望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做什么样的工作,在怎样的职涯发展轨道上」,才能回答「那么我不念研究所的成本是什么?」
不念研究所的成本高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讯号作用」以及「重新洗牌」。这两个效益对一个年轻人重要吗?一种可能是,对于他在三十岁时的理想工作来说,研究所学历不会提供什么有用的辨识讯息,也不需要藉此重新洗牌。举例而言,如果一个年轻人想当一个优秀面包师傅的话,情况就是如此。另一种可能是,对一个年轻人的理想职涯途径而言,他在大学毕业时,已经拥有了在市场上具有高度鉴别力的「讯号凭证」,这可能是某些专业证照,也可能是实务工作成绩。在这些情况中,他不念研究所的成本也就不高。
在「能力训练」上面也是一样。对一个年轻人在三十岁时的理想工作而言,他目前有哪些相关能力?需不需要研究所这个阶段的训练?还是需要的其实是其他的训练与能力提升途径?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年轻人打算创业做头家的话,比较重要的可能不是再上研究所修课、写论文,而是如何好好利用现在的时间,开始经营人脉与累积相关经验,同时想一想毕业时怎么筹一笔资金来开始进行「创业学习」。
然后是「较高薪资」。对于自己未来十年的职涯发展途径而言,研究所学历会对起薪与调薪有明显帮助吗?还是对自己的理想工作而言,金钱报酬固然有一定重要性,但其在自己的价值观上面,并不是在那么优先的地位?
再来看「转换跑道」。一个年轻人可能不需要转换跑道,因此念研究所在这一方面就没有效益。也有可能他想要转换跑道,但是读研究所并不是必须的途径、最好的途径、或唯一的途径。举例而言,一个经济系学生想要毕业后转到信息产业做系统工程师,有研究所之外的管道吗?有,走职训系统,而且我看过成功的例子。另一种可能是,一个年轻人可以在学校时先修一些跨领域的相关课程、考一些相关证照、或累积一些相关工作经验,然后毕业后先到相关产业工作,这样将来即使有需要回来念研究所,转换跑道也可能会比毕业后直接拼研究所有把握。
最后是「身份标志」。想一想,如果一个年轻人的梦想是成为一家咖啡店老板的话(不过我要先提醒,餐饮业的创业很辛苦,所以绝对要确定自己有高度的兴趣及耐力),研究所学历大概就没什么「身份标志」的作用。不过如果自己的梦想是进政府机构担任公务员的话,那么不要天真,「学历无用论」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读研究所是有成本的
不念研究所有成本,当然,念研究所也有成本。考研究所及完成研究所学业所花的时间及金钱是最明显的成本,而且其中还有风险的成分。这里面同样也有机会成本,特别是如果不念研究所的话,可以利用这几年时间所累积的人脉、经验与发展。
换句话说,如果自己没有把「考研究所」这件事情与自己的职涯想象及发展规划做清楚的连结,而只是因为大家考就跟着考、大家念就跟着念,沈浸在因为「跟着大家做同样的事」而产生的虚幻安全感里面,等到研究所阶段才开始思考自己的职涯前途选项。运气不好的话,不只延续与扩大了「大学时的错误投资」,而且也浪费了可以及早转变与准备的时间。
因此,虽然我一般对于大学生考研究所抱持鼓励的态度,我有时候也会担心,对一些人而言,「念研究所」等于是取代「花时间好好思考自己的职涯理想、规划自己职涯发展」这件事情的「便利万灵药」。果真如此,这帖「万灵药」就可能产生很糟糕的副作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