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学入学考试出现总分18分就可考取大学的现象,今年更低到7分就可被录取。社会上很多人大声批判大学太多和大学质量不好,而主张大学要有退出机制。台湾的大学也许真的太多,确实也有很多大学质量不良,但很低分就可进大学的现象,其实不全是大学太多或质量不良所造成。今年台湾进高中的入学总成绩也出现个位数,难道说高中也太多而须减少吗?
教育要教导不会的人 而不是抛弃不会的人
只在大学太多,以及要让大学有退出机制的问题上打转,很重要的一种思考就是「文凭主义」,主观上认定文凭一定要达到某个水平,现在若达不到就该少发文凭,而只让能力较高的人抢到文凭,并使文凭的价值上升。依这种思路,大学和中学都该减少,那些抢不到入学资格的人则被放弃。这种想法根本没去想教育真正的目的,教育是要把不会的人教到会,而不是把不会的人抛弃。教育是要让所有人民得到更高的能力和品德,而不是只让一部分人得到文凭认证而享受较好的机会及较高的所得。所以真正从教育的目的出发,面对7分就可以进大学或中学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不是大学或中学是否太多,而是这些人为何只考7分,以及靠7分入学之后,学校有没有办法让他们学到适当的新能力。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自然就会出现。
入学考试只考7分的人有可能是先天能力不足。这类学生的比例并不高,他们也确实不该接受一般的大学甚至中学教育。但国家社会应提供他们特殊的教育,所以这种问题并非出在他们考进的这所学校,而是出在他们刚毕业的这所学校为何随便让他们毕业,而未能把他们移到合适的特殊教育系统。
有许多甚至绝大多数考到7分以下的学生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毕业的学校没教好他们,或者所教的及所考的并不是他们的能力和兴趣所在。也就是这些学生的资质并非一无是处,但原来所念的学校却未能找出他们的能力,或未能强化他们的能力,或者考试的方式并不涉及他们较好的那些方面之能力,所以他们才被分数认定是没能力。
人的能力是多元的 平均主义浪费人才
人的能力有很多方面,而且每个人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常有很大的差异。好的教育要把每个学生能力较高或较易提高的方向找出来,而让他们朝这些方向发展,不是勉强他们去发展他们难以进步的方向。例如有些文史学家可能是数学白痴,很多音乐家、艺术家和运动员若被要求要先念好大学入学考试的那些科目,大概就无法成功。我们的中学教育和升学考试只注重一小部分的能力,很容易就会把能力较偏向少数方向的学生忽略掉甚至毁掉。这是我们的教育和考试制度最该检讨的地方。
这种「因材施教」和「让每个人发挥他的特长」的道理,社会长期以来都能了解甚至常当成口号来喊,但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却强烈违背和抵制这个道理。这是因为我们过去在升学挂帅的风气下,很多学校以提高升学率进行能力分班,使教育受到扭曲,同时放弃甚至歧视成绩不好的所谓放牛班学生,所以大家非常反对能力分班。但反对这种不当能力分班的结果,却导致现在连合理的因材施教也被排斥甚至禁止。结果我们除了极少数资优生能进入明星学校或音乐班之类的精英教育之外,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乡下学生,往往只能得到未因材施教的一般教育。
而在不因材施教的教育中,多数老师只好依学生的平均水平来教。所以其中较资优的学生可能在浪费时间,甚至因为缺少竞争和压力而未能让自己的潜力发挥。而该科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不只形同被遗弃,甚至因为愈来愈跟不上别人而被折磨,或者因为挫折感和自卑而扭曲了一生的发展。我国这种平均主义的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已造成极大的伤害。不管从充分发挥人民的能力以帮助个人及全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或者从让个人不被歧视而得到公平发展并使社会更和谐的角度,我们的教育都必须朝因材施教的方向改革。
升学能力分班产生文凭主义 学校应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从幼教开始,学校都应注意每个学生性向和潜力的差别,而给予不同的辅导。例如内向、害羞、过动、或者特殊家庭环境的学生,都应得到不同的关怀,而不是让他们成为被同学甚至师长耻笑的对象。体育、音乐、和艺术等特殊天分的学生很多在小学阶段就已看得出来并值得特别培育。数学和语文能力低落的学生也早就看得出来,学校应设法让他们补强教学,让他们修读进度较慢的课程,以免在班上落后愈来愈多而不可能再学习。
到了国中之后,某些课程实在学不会的学生应该准他们放弃这些课程,而改加强这些学生较具学习能力的其他课程。国一以后的数学其实很多人一辈子都用不到,那为甚么要强迫他们一再重修也学不会,或勉强学会后很快忘掉呢?国际化虽然需要英文,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要英文很好。王建民若要学好高中数学和流利的英文再去打棒球,不太可能会有现在的成就。要成为像罗家伦和李乔这样的文学家,非要懂三角函数不可吗?我们从考试升学主义发展出的教育,却要他们几乎甚么都会。面对最近这种低分入学的问题,政府的对策之一竟是要加强高中毕业生的资格考试,要求学生对这些所谓「主要科目」也就是联考要考的科目都要达到一定标准。这些考试文凭主义的官员,还要再对教育和学生二次伤害吗?
裁校只是眼不见心不烦 技职教育应发展出特色
针对大学似乎太多而招不到高分学生的问题,新政府的对策是要那些由五专升格的大学退回去当五专。这想法也很奇怪,若它们质量不好改回五专还不是招不到学生,还不是质量不好?这些问题当年它们还是五专时已存在,只是较不受注意。让它们退回五专以解决大学入学成绩低落的问题,不只是大学较优越的文凭主义心态,而且是掩耳盗铃。
由真正因材施教的正确教育理念出发,我们除了如前述要改革中、小学教育之外,在高等教育更要因材施教。即使是7分考进来的学生,学校也可设法教给他们有能力学习且有用的知识和能力。为了因材施教,学校也应发展自己的专长特色,并设法招收符合这些专长特色的学生,不必只看目前那些制式化的考试科目。
之前教育部已朝这方面做了甚多努力,希望科技大学与产业界和所在地区合作,发展出特色,并以建教合作等方式让弱势学生有更多求学机会。可惜当时的批评者和媒体只关注政治争议的问题,而不关心这些更重要的教育发展。所幸有些科技大学已朝这正确方向努力,很多人才已被培养出来。大家不妨想想,能在国际厨师大赛中夺冠的学生,谁在乎他在大学联考的那些科目中考几分?有谁问过导演李安数学考几分呢?大学和科技大学只要能因材施教而教好学生,叫甚么名称并不重要,大家喜欢叫大学又何妨?新政府可以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让各大学多元化朝不同特色发展,而不要以为把一部分大学改名为五专就眼不见心不烦。
要问大学是否发挥教育效果 而不是为纾困而减招本地生
马政府面对大学招到低分学生的问题,主张大学师资设备不该闲置,所以应该引进东南亚和中国的学生。这是让大学这个产业中经营不善的厂商活下去的政策,而不是教育政策。引进的海外学生若成绩不好只替代那些18分左右的学生,那只是让那些生意不好的学校继续卖文凭。若有成绩较好的海外学生来,我们成绩较好的学生就会被排挤,而进不了他较喜欢的大学和科系。政府不该为了学校的生存而降低国人的教育机会。由此看来政府由上到下目前对大学低分入学问题的对策,都已偏离了教育真正的目标,亟须重新思考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