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高龄工作者来说,就业的环境是很艰困的。
要突破现况,必须将劣势转变为优势。
老陈,今年47岁,原本是个工厂领班,自从去年工厂迁到大陆之后,他就失去工作。找了半年多找不到工作,只好先去夜市摆摊卖小吃讨生活。小李,今年45岁,是制造业的生产课长,公司因为不景气关门。小李找了好一阵子都找不到工作,除了房贷、车贷、水电瓦斯等开销之外,家中还有两个老的、两个小的要扶养,眼看家里就要坐吃山空,小李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中高龄失业率提高
近年台湾受到产业外移、经济不景气与高龄化社会的影响,中高龄失业人数10年来增加了1.2倍,失业率也成长51%,平均五个失业劳工中,就有一个是中高龄。随着人口老化,中高龄失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虽然政府订定〈就业服务法〉明文禁止「年龄歧视」,但是中高龄工作者找工作仍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上年纪者赶不上信息科技
首先,中高龄工作者多半有一定的年资,许多老板宁愿用年轻人,起薪较低,而且可以从头训练培养。其次,中高龄工作者年纪较大,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而且不像年轻人一样「耐操」,经得起经常性的熬夜或加班,中高龄工作者也较容易有健康方面的问题。此外,中高龄工作者多半有家庭的负担,找工作时必须考虑家庭因素,不能离家太远等,不像年轻人弹性较大,可以逐工作而居。
另一方面,中高龄工作者「新技能」的不足,也可能成为找工作的障碍。比如现在公司内部联系都是透过网络或是Email来进行,许多计算机办公软件也是工作必备的工具。对中高龄工作者来讲,学习这些新技能要比年轻人要吃力、缓慢许多。
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惠林指出:当「新经济」或「知识经济」成为当今及可见的未来之潮流时,恐怕此种失业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再增加,因为现代科技瞬息万变,其学习难度提高,对中高龄者更是难以承受之重。过去所谓的智慧累积、年资代表经验,已快速地反转成保有工作及学习的阻碍,若再加上体力精神愈来愈不济,在知识经济挂帅的时代,中高龄者的竞争力愈见消褪应是可以预见的。
全球化的职场竞争
今日的职场环境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全球化的竞争使工作超越了国界,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中,就介绍了印度如何透过软件以及服务业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而中国大陆则是透过廉价的制造代工,取代了美国蓝领阶级的工作。
而台湾也是一样,在产业外移之后,许多蓝领劳工马上就面临失业的问题。而许多公司进行组织再造、组织精简、扁平化、实施提前优退等,也使得许多中阶主管面临失业。
将劣势转变为优势
在这种全球产业巨大变迁,加上信息科技的普及,对中高龄工作者来说,就业的环境是很艰困的。中高龄工作者要突破现况,必须将劣势转变为优势。
首先,中高龄工作者虽然年纪较大,相对来说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如何发挥这些经验的价值?如何将这些经验运用在所要争取的工作上?是中高龄工作者可以思考的一个方向。例如:有些中高龄工作者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转行作顾问,对企业或个人进行辅导,提供企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其次,中高龄工作者要有积极学习的心态。例如:政府有提供许多职业训练的课程,有学费的补助并培养就业。虽然中高龄工作者学习能力可能不如年轻人,但努力学习新知不但对自己就业有所帮助,有时候也会带来不同的机会。104人力银行创办人杨基宽,在37岁创业之前也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失业期,在失业的过程中也曾经很封闭,后来他改变想法,伸出触角到处去上课,无意间在台大旁听了一门「因特网」的课,而后才兴起了创办网络人力银行的想法。而现在104人力银行是台湾最大、最成功的人力银行。因此,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对失业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最后,中高龄工作者可以运用过去所累积的人脉,来帮助自己找到新的工作。千万不要因为面子问题而拒绝开口,让朋友知道你的状况,透过朋友的帮忙打听经常可以早先一步知道哪里有最新、甚至还未公告的职缺,可以早先一步争取有利的机会。透过朋友的介绍与推荐也可以让雇主减少用人方面的疑虑,增加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
在产业环境快速变迁下,对中高龄工作者而言是不利的。中高龄工作者要更加积极学习,好好运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人脉,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站稳脚步,赢得更好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