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7日香港立法会选举后,香港政经出现重大变化。政治方面,香港具有长久历史的民主派政党「民主党」与「前线」宣布合并。民主党主席何俊仁与前线召集人刘慧卿都是香港立法会议员,是坚定的民主派人士。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关心人权情况,不但关心香港的人权,还关注中国的维权情况。他们在去年初就成立「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做了许多事情。因此,他们的合并,不但有利于香港民主运动的发展,也有助于外界对中国人权的关注。
香港大选后政党重组 立法会主席赤膊上阵
至于香港的亲共政党,在中共全力干预下,「自由党」的若干骨干宣布退出而另起炉灶。自由党遂沦落为「小党」。为何北京会如此痛下杀手,仅仅是对2003年自由党最后退出为〈基本法〉第23条立法背书吗?可能没有这样简单。但是自由党拒绝干预,在10月24日选出与新主席刘健仪。
10月8日,香港立法会选出民建联党魁曾钰成做立法会主席。由于中共控制立法会议席之多数,因此选甚么人,都在它掌控中。以前还顾及统战推出「忽然爱国」的「旧电池」范徐丽泰担任主席,在她功成升上全国人大常委后,现在由曾钰成赤膊上阵了。之所以说「赤膊」,因为曾钰成是秘密的共产党员。这点,在选主席前,泛民的议员梁国雄(外号长毛)曾在立法会上问他是否共产党员。他支支吾吾,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显然就是默认。民建联作为中共在香港的嫡系外围组织,绝不可能交给不可靠的「党外人士」出任。曾钰成的暧昧态度,证明了他的正式身分。
行政立法相继沦陷 香港特首迟早党化
作为特区政府决策机构的行政会议召集人,早由另一位中共地下党员梁振英出任。如此一来,行政、立法等于哼哈二将挟持特首曾荫权。由地下共产党员出任香港特首,也是迟早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香港「一国两制」。
而新当选立法会议员的前名嘴黄毓民,以「激进」取胜,所以也上演在立法会殿堂上用香蕉掷向主席台的戏码。而过了几天,有暴徒殴打泛民议员李卓人,并侮辱性的往李卓人的嘴里塞进一根香蕉,曾钰成即暗示「市民」是向黄毓民学的。
香港「邻居」的澳门,在10月23日推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咨询文件建议。选在23日推出为23条立法的咨询建议,内中涵义不言而喻。以香港目前的政治态势,显然中共上述的举动,是在为推动香港紧跟澳门作布局。
23条立法澳门或将沦陷 香港局势敏感港府撇清
由于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所以香港特区政府立即表示,当务之急是处理经济和民生事宜,现阶段没有计划展开〈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工作。但是那个特区政府的太上皇「中联办」还没有开腔。当然,经济和民生问题最近也把特区政府搞得焦头烂额,如果不识相而去为23条立法,难免会再度引发2003年的近百万人游行,重走董建华的被迫下台老路。
那么香港的经济与民生,出了甚么问题呢?香港不是自2003年就与中国签订中港「更紧密关系安排」(CEPA),而且每年加签一些新内容了吗?怎么会有问题呢?当然,有些问题与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有关,有些却是香港的自身问题。美国的雷曼兄弟出问题,香港也被「雷击」,主要是有些香港人购买了它的迷你债券,特区政府有监管不当的责任。东亚银行也因为谣言而被挤提,但是很快解决了。而香港股市的股灾自然也不可避免。然而更重要的问题,却正是香港经济的「中国化」而逐渐失去活力。
CEPA让香港中国化 香港经济渐失活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多国学者进行的研究工作,在今年7月下旬发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以经济增长规模、人均增长额、专利申请数目、跨国公司的劳动指数等九项指标,对全球500个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香港在全球综合竞争力榜上排第26位,较两年前大幅下跌了8位。社科院是中共的智囊机构,不会故意抹黑香港吧?
让香港竞争力下跌的因素中,与中国关系密切的,首先就是香港的通货膨胀。这个以前已经分析过。它严重影响依赖中国食品进口的香港市民的生活,何况还有黑心食品的威胁。除此而外,中国楼市、股市暴跌,香港也无法幸免。10月初,根据香港最大的地产代理商之一的中原地产研究部的报告,其主席施永青形容,楼市现时进入「冰河时期」。10月13日香港《苹果日报》的头条标题是「一手封盘二手瘫痪,楼市回归以来最衰」。楼、股关系密切,加上金融海啸,以及中国股市从去年10月高峰期到现在已经暴跌超过三分之二,对中资股市值已占一半的香港股市来说,自然绝对受到严重影响,已经有一成的蓝筹股跌穿2003年SARS蔓延香港期间的低位。
中国与世界衰退影响 香港经济进入寒冬期
股市是经济的寒暑表,自然也反映了香港经济的其他层面。香港许多中小企业的倒闭,说明了一切。其中具62年历史的泰林电器于10月17日申请清盘,全线13间分店同时结业,给香港带来大震动。不但如此,在中国投资的香港企业,也进入倒闭潮。专营玩具出口而在香港上市的合俊集团,上市仅仅两年即陷入财困,旗下仅余的两家东莞厂房,于10月15日突然倒闭,6,000多名中国工人立即失业,并引发上街的抗争行动,有劳当地政府垫钱出来平息。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陈镇仁说,现时珠三角一带有近7万家港资企业,今年初已感到经营环境愈趋严峻,预计到农历年前,会有四分之一倒闭;届时对中国与香港经济都会有重大影响。连一向最看好中国经济的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10月24日发表「保零也艰难」文章,他说﹕「未来一两年,神州大地很可能出现负增长。说得肯定一点吧:如果北京依然故我,不洞烛先机地大手应对,负增长一定出现。」已经相当依赖中国经济的香港,会遭受甚么样的冲击也不言而喻了。
在政经交煎的情况下,华人首富李嘉诚集团宣布冻结全球投资,震撼香港。屋漏偏逢连夜雨,香港又爆出中信泰富(董事会主席是前中国国家副主席、中共地下党员荣毅仁之子荣智健)因为炒外汇损失155亿港元(接近公司一半市值)的丑闻。此案情节曲折,详情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