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鯛」這項名列「台灣四大外銷旗艦農產品」之一的台灣之光,農委會漁業署養殖漁業組組長石聖龍指出,吳郭魚(台灣鯛)的適應力極強,養殖技術不是很高深,而台灣導入品種改良、飼料開發等,已有半個世紀的發展,算是比別人走得稍早一些;其中最主要的突破就是「單性養殖」,生下來全是雄性的,以免繁殖過快,密度過高,導致生長緩慢。
從1980年代以來,台灣鯛的養殖面積一直都穩定在七、八千公頃左右,產量也維持在8萬公噸左右,其中約有六成外銷、四成內銷。外銷市場第一名是美國,其次是中東、加拿大、韓國。
台灣鯛周邊配合設施強
不過,世界各國也全力在發展吳郭魚產業,甚至連聯合國世界農糧組織(FAO)為了解決人類糧食不足的問題,非洲、亞洲、中南美的很多國家,都在推廣吳郭魚,因為可以做為人類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石聖龍認為:「單性養殖大家都會,品種改良、純化大家也都在努力,但我們的最大的優點是產業周邊的配合設施比較強。」
「台灣很注重收穫後的處理,比如說魚抓上來,我們會把活的魚運到魚片工廠,在魚片工廠馬上降溫,讓魚昏迷,放血,再宰殺。而在東南亞或中國大陸,養殖區離加工的地方很遠,運輸過程會讓品質低落。所以,台灣會被稱為養殖王國,周邊的產業配合很重要。」石聖龍談到了我們身為小國的優勢。
台灣鯛的發展限制
台灣鯛需要淡水,許多漁民都抽地下水來利用,而目前的台灣鯛主要產區都屬於地層下陷區,因此漁業署並不主張過度發展台灣鯛。石聖龍表示:「我們大方向上不希望淡水魚塭再增加,而且希望逐年減少。政府提供比較乾淨而充足的海水,讓漁民慢慢從淡水養殖轉到海水養殖。」
雖然不希望台灣鯛的產量繼續增加,但政府還是必須對這個產業的基本環境加以維護。石聖龍表示,最多的經費是投入改善公共設施,包括供水、排水的優質化。其次是協助疾病的控制,以免漁民用藥,讓藥劑殘留。而環境的監控也是重點,如水質的監控。此外,政府也會針對各國,如歐美的規範,做資訊的收集,提供給漁民。
養殖戶西進撤回的多
對於目前台灣急切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協議)是否會造成養殖戶加速西進,石聖龍表示:「台灣有好幾家做魚苗的很早就自己跑過去了,不過種魚技術他們也不會外流的。以前吳郭魚做最大的邱益華、蔡永強,都在廣東、廣西設過廠,不過後來都沒有說經營得很好,因為中國還是比較人治的國家,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素,所以回來的業者比較多,邱益華、蔡永強也都回來了。」
「產量不要再增加,但重點希望放在品質上。」石聖龍以一句話總結了官方對於台灣鯛未來發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