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星期,我应朋友之邀,去为大学生讲些投资的东西。自然地,内容包括垄断、竞争、经济租等概念。虽说这些东西不是甚么新观念,我还是做了一些准备,尽量搜集相关信息。在准备中,我意外地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认为经济租、垄断租等行为,是当今经济的主要势力,可能也是最大的祸源。因此,我们就续上一期,再多谈一些经济租。
首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史迪格利兹(Joseph Stiglitz)2012年在《不公平的代价》(The Price of Inequality)一书中指出,寻租行为是造成今天所得严重不均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认为全球都面对所得过度不均的难题,而这个问题的根源是财团绑架政府,透过各种势力公权力失衡,严重偏袒富人,并损害中产阶级和劳动阶级的利益。
这是严肃而令人难过的议题,但我们即使没读过这本书,对于财团企业家族如何运用力量,影响立法和政府施政,已经耳熟能详。总之,和公权力挂勾的寻租行为,已经是全球主要祸源之一了。
利润和生产力无关
政府的失能,还有机会透过公民运动或反对运动来扭转或是平衡;但有许多经济体,尤其是跨国企业,即使不动用政商关系,也有很强大的垄断力量,并享受庞大的经济租利益。
另一位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Paul Krugman)今年6月在《纽约时报》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没有生产的利润〉(Profit Without Production)。他认为同样是经济停滞和所得分配不均,今天的问题根源,和上个世纪比起来,已经有基本上的不同,因此不能再用老套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工具去因应。
经济之所以会变成这个模样,主要是因为「垄断租」越来越严重。垄断租是经济租的一种,指企业靠垄断力量取得超额报酬。由于垄断租越来越庞大,使得利润与生产渐渐脱钩。也就是说,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要利润来自垄断力而不是生产活动。
这点需要进一步解释。如果企业的利润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那么,生产活动不论自动化程度如何,总是需要聘请人员去规划、管理和操作。也就是说,企业利润和人员薪资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简单说,公司赚钱的话,就会有许多员工拿到薪水和奖金。但如果企业的利润和生产活动无关,主要来自垄断的利益,那么很抱歉,公司赚钱,未必就要雨露均沾地分给员工了。
因此,如果我们去统计一个经济中,薪资所得和利润租金的消长状况,就可以间接得知经济租的影响力。而克鲁曼发现,自2000年开始,所得分配的重点从薪资转向利润!
新经济2.0
总之,根据这二位学者的观点,企业享有过于庞大的经济租是本世纪经济问题的根源,这和上个世纪90年代所预测的新经济大相径庭。
上个世纪风靡一时的新经济,主要是指知识经济,由于信息科技的发达,知识的重要性脱颖而出,可以有效提升传统的劳动生产力,并创造各种商机和就业机会。在新经济之下,全球普遍是低通膨、低失业、高成长。
可惜这个美丽新经济在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之后,就跟着破碎了,在以经济租为主的经济里,主角换了,场景也跟着改变:高通膨、高失业、低成长。我称之为「新经济2.0」。我用2.0的用意是希望3.0快点到来,把可怕的2.0赶走。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2.0企业是哪些,做些甚么事。上一期我们提到了孟山都,克鲁曼则提到了苹果、微软和金融业。苹果和微软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力,世人皆知,但为甚么金融业也是呢?
如果我们用「华尔街」三个字来代表金融业,答案就很清楚了。刚出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今年9月接受《Money News》专访时谈到,华尔街的工作,不论是投机交易、投资银行业务或是柜台买卖,根据学术界的研究,都是属于寻租行为,对经济、社会没有甚么贡献,甚至有害。他把这些行为比喻成封建时代的领主,用一条链子把河拦起来,对往来的船只收取「过水费」。这个领主并没有做任何改善河运的设施或工作,完全没贡献,只是白白拿走一笔费用。而如果有太多的领主在同一条河上拦水收费,那么,这条河就没多少人要走了,造成资源的闲置。
第一志愿不再是医师和工程师
其实席勒这篇专访主要是谈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志愿问题。席勒说,根据2006年一项对美国菁英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哈佛有25%、耶鲁24%、普林斯顿46%的毕业生进入金融业服务。
过去美国最聪明的人大多选择读医科或是工程科学,如今却争相进入华尔街,实在令人感慨。但这些菁英进入华尔街之后,实际上到底是做甚么工作,以领取高于其他工作数倍的薪水呢?说出来你可能会吓一跳,《华尔街的猴戏》(Monkey Business)的二名作者刚好是哈佛和华顿商学院毕业的MBA,并进入华尔街知名投资银行工作。他们说,不过就是穿西装提包包、做些字处理和影印之类的杂务。
毕竟,拦路收费不需要太多的脑力和技能。但这样的工作,为甚么非得要哈佛和华顿的企管硕士来做呢?因为,拦路收费本质上就是菁英的工作。
最后,是的,我那次上课,就是去教他们如何拦路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