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出走二十多年,特別是西進中國,造成台灣嚴重的產業空洞化、人才外流,是台灣薪資結構倒退、國力衰退的原因之一。
一直有評論提出,只要解決製造業所需的人力,讓外勞的薪資與本勞脫鉤,就能讓外銷型的製造業回流,改善台灣經濟、提升薪資水準。
這個論點,基本上我是認同的,但多少是「見樹不見林」,這並非萬靈丹,也不是唯一的解藥;同時,台灣製造業的出走,恐怕會變成常態。
(1)製造業未必要回流台灣
首先,台灣外銷型的製造業,多半屬於勞力密集型的中小企業,靠著壓低成本,勉強維持市場競爭力。這一類的製造業,若不進行產業升級、再造,無論是否回台灣,早晚都是要被淘汰。
況且,外銷型的製造業還面臨國際上的關稅競爭,台灣目前取得的零關稅優惠甚少,這一些勞力密集型的中小企業即使回台灣,產品價格在國際上能有多少競爭力,很難說。
對於大型的外銷型製造業,特別是上市櫃公司,基本上是「市場在哪裏,原料在哪裡,零關稅優惠在哪裡,就到哪裏設廠」。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發展頁岩氣技術有成,有助於節省能源成本,美國的製造業回流美國,台商也跟著增加在美國設廠的投資,石化業的台塑集團為箇中代表。
此外,近年來東協市場崛起,台商也是增加當地的投資,在當地設廠、銷售,還可以節省運輸費用等。
另一個不可忽略的趨勢是,美國與中國之間近年來掀起貿易大戰,美國認定中國多項外銷美國的產品有傾銷,陸續課予懲罰性的重稅,台灣廠商也受到波及。為了規避重稅,台灣大廠只好轉戰擁有美國零關稅優惠的第三地設廠,或是併購當地的廠家,太陽能產業即是一例。
(2)本勞、外勞與機器人
至於本勞與外勞的供給,這又是另一個變數很多的問題。
先說外勞。台灣的外勞多半來自東南亞,由於東協市場崛起、勞力需求大增,以印尼為例,近年來一直傳出有意終止輸出外勞,這個苗頭,對台灣來說是一個警訊。
至於本勞,這幾年的「適用性」一直被企業主抱怨,主要是台灣政府近年來廣設大學,摧毀了對台灣製造業所需人才最重要的技職教育。若是要提升本勞的素質,政府必須重新扶正技職教育。
另外一個警訊是,無論本勞或外勞,都要正視全球自動化的趨勢。這幾年,搶走台灣勞工飯碗的,並不是大陸勞工,而是機器人,以及高科技。以台中的精密機械聚落為例,機器人的研發,從大型工業的類型逐漸延伸至民生服務型。
大陸的工資成本一直上漲,很多有競爭力的大型工廠早已是先打預防針,提早將生產線自動化,減少對人力的依賴,等於是免疫了。
(3)製造業未必要回台,但一定要走出中國
台灣的製造業,基於貿易的本質,一開始都是走向全世界,但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卻演變成一種獨特的「鎖國」局面,就是「鎖進中國」,放棄全世界。
我們來比較一下韓國三星,韓國三星打的是「世界杯」,成功躍為世界級一流企業,不像台商鎖在中國,只打「大中華杯」。
但隨著中國的投資環境不再吃香,台商也警覺到對中國市場依存度過高的風險,以及東協等新興市場的崛起,又走回全世界。
(4)結語:台灣經濟怎麼辦?
若是去問問製造業台商,回流台灣最大的阻礙是什麼?通常不脫離三種答案,分別是:政府效能低落、藍綠惡鬥嚴重、缺乏國家產業政策。
前面二點,相信大家都深受其害,但對於什麼是國家的產業政策,在台灣製造業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尤為重要。
若是製造業出走台灣,將變成常態,那麼扶植內需型的產業就變成必要,例如近年來觀光、零售業已見成長。當然,要刺激消費力,就請政府多放一點「小確幸」的連假,搭配補上班的配套,皆大歡喜。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