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鈑金雷射應用展台中開幕 陳馨湘:2025業績看好

第八屆的臺灣鈑金雷射應用展於台中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今年邁入第八屆的臺灣鈑金雷射應用展共有近百家國內、外廠商參展,現場分為鈑金設備、應用加工、零組件三大區,並展出高瓦數結合機械手臂、智慧製造的精銳機種。台灣雷射鈑金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馨湘表示,近年受烏俄戰爭影響,同業都很辛苦,但目前業績穩定回升,明年應可見到佳績。

中科管理局局長許茂新出席開幕儀式時表示,中科六大產業中的精密機械位於大肚山到南投,媒體命名為「黃金縱谷60公里」,有1,500家公司,30萬從業人員,產值9,000億。鈑金更是精密機械的關鍵,功不可沒。

臺灣鈑金雷射應用展大廠包括德國創浦TRUMPF、義大利BLM、日本天田AMADA,台灣品牌則有台灣三軸科技、翰宸科技、和和機械、台勵福等,中國則有力星,代理中國品牌之代理商有銓增精密、新焊易、勝錩、海目星、宇特大族等大廠。

陳馨湘表示,AI、半導體議題帶動電子鈑金需求,減碳綠電趨勢帶動太陽能型鋼,鋰電池封裝鈑金訂單增加,食品、醫療鈑金則從2024Q2開始增溫,航太、變電箱、天然氣管、油管、車體等國營事業機械鈑金,有突破性成長。此外,PCB、工具機、木工機械鈑金也緩步復甦,增加各類型雷射鈑金需求,下半年訂單應可見到回溫。

該協會成員年年增加,目前為160家,近一年也透過「雷射鈑金加工產業升級研討會」,交流系統與機台自動化成效;陳馨湘表示,這二年鈑金廠業績幾乎停滯,但同業提升設備性能意願,較前二年提升許多,如自動化、提升良率、提升產值等,主因勞力缺乏所致。

日商天田AMADA現場展出之設備可自動換模,減少人力使用,總經理生沼伸美表示,日本業界在20年前已面對缺工,公司著手開發自動化設備,近年更努力提高機器稼動率,並連結物聯網部署工廠可視化,提升自動化效率,並說服台灣客戶多採用自動化。他表示,現在AMADA在雷射切割領域,除原有的Co2系列,也開發光纖系列,以達聯合國推動之SDGs永續發展目標。

而工具機關鍵零組件大廠台灣引興Keyarrow則以工具機伸縮護罩立足全球市場,在台灣鈑金雷射應用展上,多以機殼為主,從高質感金屬垃圾箱到大型伺服器機殼。董事長王慶華表示,面對全球市場,品質是門票,交貨速度是關鍵;但即使缺工,台灣引興仍能迅速交貨的主因有二:一是建造公司內部環境,使新人無縫融入。二是細拆工序,八成新手一週可上工,有人甚至一天即可上工,以降低缺工衝擊。

台灣鈑金雷射應用展於台中國際會展中心舉行,9月5日開幕,展出至9月9日,現場並舉辦鈑金工藝作品競賽,參展者可投票,展期最後一天將選出冠軍,並頒予二萬元獎金。

台灣國寶〈甘露水〉首度海外參展 東京藝術大學國際特展隆重開箱

黃土水〈甘露水〉開箱完成,左至右起為策展人村上敬、國美館館長陳貺怡、策展人薛燕玲、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教授熊澤弘。國美館提供
謝平平

即將於9月6日在東京藝術大學揭幕的「黃土水與他的時代-臺灣首位西洋雕塑家與20世紀初期的東京美術學校」特展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東京藝術大學共同策展,共有來自20世紀初臺日藝術家58件精品;其中,最受各方關注的台灣國寶〈甘露水〉也在2日於東藝大展場開箱亮相。

雕塑家黃土水是台灣首位赴日學習雕塑的藝術家,黃土水天賦高超但生命短暫,從其留下的浮雕〈水牛群像〉、雕塑〈甘露水〉仍可感到百年前台灣社會的溫煦,後者曾入選1921年第三回帝展,1958年無端消失,2021年由長期代為守護保存的張鴻標醫師家屬,歸還給國家,入藏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年2月被指定為國寶。

〈甘露水〉失而復得,更受到矚目,更是文化部自2018年開始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以來的重要成果。

依據「國寶及重要古物運出入處理辦法」,在東藝大於今年3月協助取得借展國之免司法追訴或扣押保證文件後,國美館於5月份向文資局提出申請,並於6月通過文資局召集之專案小組審查,委員一致同意國寶〈甘露水〉出國參展。

此次東藝大展覽為〈甘露水〉首次以國寶身分首次海外展出。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表示,東藝大展覽不僅是對黃土水進行再次梳理研究,更對臺日近代美術之交流研究具有深刻意義,她期待在展覽期間,日本觀眾能進一步認識黃土水的藝術價值及傑出成就。

國美館在一年多前即與東京藝術大學密集協調〈甘露水〉出國參展的前置作業,以最高安全規格為〈甘露水〉規劃裝箱及運送作業,並於作品抵日後,先在展間靜置48小時,給予國寶及其他展出作品適應展場環境的時間,才於今日開箱,確認作品狀況良好。

東藝大亦對台灣國寶與其他作品之展覽動線、安全管理、運送配合嚴陣以待,包括展廳環境溫濕度監控、作品展示臺之固定支架等,皆有相應措施,以確保展覽期間國寶的安全

2023年,國美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當時,東藝大熊澤弘、村上敬、岡田靖等教授受邀參加展覽及研討會,並發表研究,引起廣大迴響;加上黃土水曾於1915年至1922年在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現今東京藝術大學)求學,促成雙方讓黃土水作品返回母校展出的合作決心。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臺灣首位西洋雕塑家與20世紀初期的東京美術學校」

展期:2024年9月6日至10月20日展出地點: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主辦單位:東京藝術大學、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展人:村上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薛燕玲(國美館典藏組組長、東海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

教育部成立大學AI聯盟 逢甲為首批25所成員之一

逢甲大學副校長兼資訊總長唐國豪(左1)出席「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記者會。逢甲大學提供
謝平平

教育部於2024年9月2日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TAICA),包括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逢甲大學、成功大學等25所大學為首批加入成員。

TAICA目前開設四類學分學程,學程包括AI探索應用學分學程、AI工業應用學分學程、AI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AI視覺技術應用學分學程,每學程各規劃五門課,共15學分;25所聯盟學校學生皆可透過線上同步或非同步進行跨校修習。除電機資訊領域的學生外,跨領域學生也可修習。

113學年第1學期首先推出課程包括人工智慧導論、機器學習、金融科技、資訊探勘與應用、自然語言處理等五門課程,學生完成修課後,將可取得教育部核發之學分學程證書。

逢甲大學副校長兼資訊總長唐國豪表示,AI聯盟可進一步強化區域大學合作,解決學校AI專業教師滿載問題,也可推動學生數位自主學習,落實AI應用於產業現場。逢甲大學將再加入臺灣大學AI聯盟,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學習資源和機會,未來該校老師也將加入開課行列,進一步提升學校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教學與研究能力。

2024年《遠見雜誌》校長互評排行榜中,逢甲在與AI高度相關的「資訊通訊科技」領域在私校排名第一,全台第九。近年透過與微軟、台智雲等國際企業合作,讓學生充分接觸最新技術,累積實務經驗。

 

 

聆聽玻璃窗花的故事 台中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張博傑《Relight +》點亮記憶

台中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張博傑作品《Relight+夢》透過工藝設計將老物件注入當代生活中。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謝平平

壓花玻璃,是臺灣建築經典的元素之一,木框中的海棠花、十字、閃鑽等不同樣式,在老宅中閃著亮光。2023-2024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張博傑蒐集臺中人的家庭故事,創作出駐館作品《Relight+日_夢_遊》,內容包括即日起至9月29日於留白計畫的文件展、9月20至29日於歌劇院凸凸廳的沉浸展,9月27、28日臺中舊城區走讀活動,希望從窗花找回手作工藝的溫度。

「我童年時的幸福,來自單純的瞬間,只要坐在老家地板上,窗花透進來的溫暖陽光,彷彿通往夢想世界的門。」

張博傑畢業於建築系,研究所期間改讀新媒體創作,目前為真真鑲嵌玻璃研究所主理人。他覺得用電腦創作,少了真實手感,轉而向老師傅學習,成為鑲嵌玻璃工藝師。

2023年《回憶的物件》工作坊中,張博傑邀請學員帶來「記憶的物件」,分享物件對其人生的意義,之後再親手用鑲嵌玻璃技法,做成飾品;「回憶的投稿」蒐集家族合影的照片中有窗花的照片。

這些故事、物件都成為展覽《Relight+日》一部分,張博傑選在70年代老宅風格的留白計畫展出,觀眾可線上聆聽每個物件的背後故事訪談,串聯起臺中在地的共同回憶。

《Relight+夢》則與不同領域藝術家合作,其中聲音藝術家許雁婷將不同花紋的玻璃放在黑膠唱盤上播放,讀取單音後,再編曲成為專輯,成為展覽中的聲音。

影像藝術家黃偉軒用點雲的技術掃描玻璃,將之放大成一個3D世界,呈現抽象、具象的回憶場景。

藝術團隊雜波ZAP以30多盞窗花玻璃燈製作大型裝置,觀眾可以透過麥克風互動對話,裝置將以動態光學的展示回應。

重頭戲《Relight+遊》將從城市漫遊出發,在臺中老城街區一起探索不同時代的窗花樣貌,途經市區最後的原生聚落東勢仔、日治時期的水源地與歷史建築蔡內科、民國時期的軍公教房舍與傳統市場,希望參與者沉浸在日常生活中,重新發現傳統花紋玻璃的歷史脈絡。活動即日起可上ACCUPASS報名。

「我希望這次的駐館計畫不僅是創造出一個世界,而更像鏡子,讓觀眾在體驗計畫的時候,可以反照出自己的生命經驗。」張博傑的《Relight +》希望透過跨領域共創方式,藉由駐地田調、工藝設計與藝術應用等,將逐漸消失的回憶和事物,重新轉化為現在進行式的研究議題,企圖挖掘新的啟示與可能性,並透過創意和創新,將回憶重新注入當代生活,藉以豐富人們的文化體驗與情感連結。

台灣名店創意無限 米其林名店膳馨中秋「四季春口味」蛋黃酥上市

米其林名店膳馨中秋節月餅禮盒年年搶購一空。業者提供
謝平平

你也愛吃蛋黃酥嗎?連續四年獲得米其林推薦臺菜餐廳「膳馨」民間創作料理每逢中秋就有蛋黃酥,與新臺菜一樣,好評連連。精研台菜名廚、膳馨餐飲集團創辦人之一鄭乃綱表示,蛋黃酥是台灣糕餅特色之一,更是來自台中的正統台灣味,今年該店也將推出「四季春」新口味,目前官網與台中四家門市均已開放預購。

膳馨民間創作料理於2017年首次推出中秋蛋黃酥禮盒,好食材的堅持之外,也加入團隊擅長的創新詮釋,預購銷售破千盒,團隊寵若驚,此後中秋蛋黃酥皆提前售完,銷量年年增長,去年更突破2萬顆。

至於蛋黃酥由來?鄭乃綱表示,據農委會統計,台灣中秋節銷售的蛋黃酥,可用掉一億顆鴨蛋,起源已不可考,目前找得到最早紀錄是來源台中豐原寶泉餅舖,該店在較大的傳統狀元餅中放入鹹蛋黃,竟然大受歡迎,後來再改為小餅形式,流行於中秋,成為「中秋限定」餅,可算是正港的台灣味。

今年五月,已收到客人詢問,身為闆娘、也是集團創辦人之一的蔡馨誼表示,每年中秋節,膳馨皆希望帶給客人全新感受與滿滿誠意,今年除往年熱銷的原味蛋黃酥,更推出全新「四季春口味」,以南投鹿谷四季春嫩葉製成茶粉,再揉和於麵粉當中,酥脆外皮帶有淡雅茶香,每顆皆為職人手作,與鹹香濃郁蛋黃融合,搭配紅雲豆製成的綿密低糖烏豆沙,整體風味細膩富層次。

該店中秋蛋黃酥禮盒已於膳馨官網、旗下四家門市開放預購,宅配最後出貨日為9月10日,後續僅開放各門市自取,喜歡的讀者記得先預購。

1

米其林名店膳馨將在「Red Bull Showrun」舉行之九月推出「Energy UP!一馬當先」限定桌菜,每桌16,888元。業者提供

而台灣首場「Red Bull Showrun」將於2024年9月28日登陸台中,當日市政路即將封街,讓民眾近距離觀賞國際頂尖車手現場展示直線飆速、過彎甩尾等技巧。米其林台菜餐廳膳馨就在市政路,特別推出「Energy UP!一馬當先」限定桌菜,於9月1日起至9月30日訂購,每桌可獲一台Red Bull F1賽車模型車!

 

開創第三人生 中彰投分署助「壯世代」以專業重返社會

中彰投分署幫助年紀七時的李大哥重返職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提供
謝平平

台灣面對少子化,勞動部自2024年2月起推動「壯世代就業獎勵」,鼓勵離開職場連續達3個月以上的壯世代勞工,再度投入職場,開啓退而不休的第三人生,提升中高齡及高齡者的社會參與度,中彰投分署以多種活動幫助壯世代重返職場。

李大哥擁有豐富的營建業專業技能,退休後的生活缺乏重心,衍生再就業念頭,但今年已經70歲的他,能順利重返職場嗎?

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先讓李大哥在「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進行職涯諮詢、並參加企業參訪活動,與其他人一起「銀光小聚」,最後藉由徵才活動獲得旅宿業擴建場館特助一職,憑藉過去業界經驗,李大哥迅速解決工地建案問題,贏得雇主信任,讓他重拾生活的充實與自信;工作滿90日後,他還可申請3萬元就業獎勵金。

中彰投分署表示,「壯世代就業獎勵」主要補助離開職場3個月以上、年滿55歲或年滿45歲依法退休的壯世代勞工,只要壯世代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就業滿90日以上,即可領取勞動部3萬元獎勵金,最多發給2次,合計最高6萬元。若是部分工時的工作,同樣也可以領取補助,獎勵金額最高3萬元。

而李大哥為何希望重返職場?他表示,雖然每月有退休金,但對物價上漲仍十分焦慮,也缺乏安定感,而他在諮詢時也透露年紀遭市場淘汰的憂慮。

「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透過一對一的專業就業諮詢,釐清工作價值觀,再加深就業的熱忱,在企業參訪中,企業銀髮員工也現身說法自己的工作分享,讓他了解重回職場應有的心理調適。

此外,勞動部也推動「施用毒品者就業服務計畫」,協助曾施用毒品者重返職場。

因誤觸毒品而使人生深陷泥淖的美珠,在服刑期間參加職業訓練,發現對中式點心很感興趣,但她走出監所時,已闊別職場12年,加上照顧病母半年,年紀超過50歲。於是求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的北斗就業服務台,最後找到中式點心食品廠的工作,讓她十分感激。

中彰投分署表示,該案透由就服員一案到底的就業服務,包括進行就業諮詢、職業興趣探索、職涯規劃等協助,另外還有就業市場資訊、職業訓練、多種就業促進工具等資源,且會持續性陪伴關懷強化就業意願及能力。該計畫開辦迄今,已開發廠商173家,成功協助875人順利重返職場。

有需求的民眾,皆可逕洽中彰投分署各就業中心。

 

屏東種子舞團藝術總家黃文人榮獲愛丁堡藝穗節大獎「The Bobby Award」

設立於屏東鹽埔的種子舞團在愛丁堡藝穗節拿下大獎。種子舞團提供
謝平平

台灣編舞家黃文人榮獲愛丁堡藝穗節大獎「The Bobby Award」 屏東土長種子舞團在今年的愛丁堡藝穗節中,從3000多個節目中脫穎而出,榮獲Broadway Baby的「The Bobby Award」大獎! 《𝑩𝒓𝒐𝒂𝒅𝒘𝒂𝒚 𝑩𝒂𝒃𝒚》評價:「黃文人的編舞創意令人驚嘆,創意的流動速度如每秒20兆位的數據傳輸率。」 此獎項由Broadway Baby從獲得五星評價的作品中挑選,是愛丁堡藝穗節中極為稀有且珍貴的榮譽。

種子舞團的作品《低著的世界》(英譯名為 Lost Connection)曾在2017年榮獲舞躍大地舞蹈創作金牌獎。今年,該作品經文化部評選,參加了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 —這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藝穗節。 在同一個月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個多元表演節目,除了觀眾外,各界專業人士與媒體評論家會親臨劇場觀賞演出,並給予星級評價。 Broadway Baby除了是評論媒體外,也從其獲得該報五星評論的作品中,選出少數節目授予「The Bobby Award」,該獎項被譽為是Best of the Best。

在倒數第二場演出結束時,Broadway Baby的總編輯Richard Beck驚喜現身,直接在劇場中為種子舞團頒獎。頒獎人當場向觀眾解釋了獎項的由來,這突如其來的驚喜令所有在場者,包括觀眾,無不為之驚喜萬分。黃文人在喜悅與淚水中接過了這份榮譽。

由於愛丁堡藝穗節的節目採取Showcase形式,《低著的世界》被重新編創為40分鐘的版本,包含音樂重製及舞者肢體表現的多元編排方式。該作品受到多方評論讚譽,稱其為驚嘆的特技展示與身體的完美詮釋。 黃文人畢業於紐約大學舞蹈編創研究所,擅長觀察社會型態的微妙變化及其對生活的衝擊,並將這些元素融入作品中。《低著的世界》探討了現代人無時無刻使用手機的現象,提醒大家是否忽略了身邊最美的風景,其實是真實存在於我們周遭的人事物,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陶博館領軍鶯歌陶瓷現身桃機二航廈 展期至1125

陶博館領軍鶯歌陶瓷現身桃機二航廈。陶博館提供
謝平平

新北市府為推廣鶯歌陶瓷,推出「鶯歌燒」品牌,陶博館成推廣主力,館長張啟文表示,該館匯聚鶯歌在地23家知名品牌與創作者的41件組精品,包括台華窯、傑作陶藝、新旺集瓷等,現身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入境大廳,「鶯歌燒櫥窗特展」將讓入境旅客、國人飽覽「鶯歌燒」,展期至11月25日。

踏入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入境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陶博館」及「鶯歌燒」品牌視覺印象,入境大廳南北廊道四大主題展區呈現鶯歌窯精神,傳統技法、新式創意的作品。

「雋永之作」區以結晶釉、青花、金銀彩、胭脂紅等作品,重現時代風味。

「工藝之美」區為「臺灣工藝之家」認證的5位鶯歌在地陶藝創作者,以頂級工藝傳遞陶瓷之美。

「陶藝新秀」區展出新一代創作者透過陶瓷質感及跨媒材的創作。

「生活之器」區則讓生活陶的溫暖注入日常,營造居家美學風景。

「鶯歌燒櫥窗特展」為24小時開放非管制區,有興趣購買或收藏展品的民眾,可一訪陶博館文化商店、鶯歌在地陶瓷文創業者,親身感受產業面貌。

台灣社會高齡化 國美館赴醫院推藝術創齡歡喜「辦桌」

長者將對家人的想念融入自己的創作中。國美館提供
謝平平

國美館「辦桌」了?原來是台灣社會走向高齡化,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也在2024年推動「Wonderful You:藝術做伴—國美館藝術創齡計畫」,以藝術為媒介,加入長輩熟悉的社會情感與場景,誘發創造力,8月在彰化員榮醫院「辦桌」讓銀髮族相當開心。

台灣早年從謝天、結婚、入厝,都要「辦桌」,擺盤、菜色盡顯澎湃,以顯主人家的心意,客人也對穿搭很講究,講到「辦桌」幾乎是台灣人共有的回憶。國美館藝術創零計畫從在地文化、生活經驗取材,設計以「辦桌」為主題的陶藝造型藝術,於彰化員林市員榮醫院樂齡C據點進行相關課程,將藝術創齡方案與員林農產集散地之在地記憶連結。

員榮醫院一位阿伯年輕時種玉米維生,因此在該課程中,以黃玉米為主題,揑製擺盤。

另一位阿嬤則想起,以往都是由已過世的丈夫陪同吃辦桌,她利用老師指導的揑塑技巧,完成丈夫的造型穿著,顯得心滿意足。

「每個人參加辦桌的經驗都不同,最終作品也有各自的獨特創作及角色表現。」國美館活動帶領者藝術家施佩予除延伸參與者的過去生活回憶,再依個人經驗、色彩感受,捏塑喜愛的桌盤食物外,也邀請他們用陶土創作自己與伴侶像參加喜宴的打扮。

課程以驚喜箱認識果物外形、繪製設計圖與迷你故事書,引導長者從平面彩繪的線條、色彩認知開始,逐步嘗試陶土雕塑,體驗捏、拍、打、塑等手的觸感,逐漸掌握流動性材料,並進行立體造型的拼貼組合,過程中促進長者對立體捏塑的興趣,層層堆疊信心。

共同擔任促進者的員榮醫院樂齡據點照服員也表示陶藝造型課程讓長者展現了十足的活力。

國美館表示,11月將在館內呈現藝術創零相關成果,歡迎民眾一同感受創齡樂活。

「功名在掌中」!花蓮正五洲掌中劇團,展進郭子究音樂文化館

花蓮正五洲掌中劇團團長陳智強現場示範掌中乾坤。岳翔雲攝影
曾允盈

郭子究文化藝術基金會9月3日舉行「功名在掌中」布袋戲特展開幕,邀請花蓮在地「正五洲掌中劇團」,將彩樓、金光偶戲搬進郭子究音樂文化館,並現場示範展演金光布袋戲,讓參與的花蓮學子大開眼界,現場歡笑聲不斷。

1

花蓮正五洲掌中劇團將戲偶搬進郭子究音樂文化館。

五洲掌中劇承襲自黃海岱先生,傳承自黃俊雄先生將傳統掌中戲發展至大尊戲偶的金光戲,以因應台灣社會的演變。「功名在掌中」布袋戲特展,特別將百尊戲偶搬進郭子究音樂文化館,包括傳統掌中戲偶、金光戲偶、電視戲偶,也保留歷史有60年的退役戲偶,見證風光歷史。

花蓮正五洲掌中劇團團長陳智強,現場為花蓮學子和參與嘉賓展示生、旦、淨、末、丑、雜、獸等七大角色,更邀請花蓮高中楊鵬耀校長體驗演出一小段布袋戲,為開幕增添熱鬧。

2

團長陳智強(右)、副團長陳智偉(中)、謝侑達。岳翔雲攝影

陳智強自小從父親陳信義習得掌中技藝,如今以接演廟會表演為主。開幕日由陳智強,與副團長哥哥陳智偉、謝侑達等共同示範演出。陳智強說明,傳統布袋戲又名掌中戲,源自中國閩南一帶,隨泉州、漳州移民來台,成為台灣早期重要的民俗活動。

陳智強指出,布袋戲的演出,包括彩樓、戲偶、配樂到劇本,是多種藝術的結合,其中戲偶由木刻而成,再結合服飾彩繪,由藝師手工打造而成,每一尊都相當費時,借此機會展示於郭子究音樂文化館,也讓參觀民眾得以近距離欣賞工藝之美。

2

花蓮高中楊鵬耀校長(中間白衣者)、郭子究文化音樂館團長(中間黃衣者)、執行長周耕俐(後排右一)、秘書鄭元雅(前排右二)共同參與舉辦。岳翔雲攝影

「功名在掌中」由執行長周耕俐與秘書鄭元雅共同策展,邀請花蓮在地民眾,和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觀眾共襄盛舉。即日起展出至10月3日,每週一、二公休,歡迎免費入場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