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能源局副局長吳貴輝,11月8日在西安市開幕的歐亞經濟論壇上,宣示了中共將尋求發展能源的多邊合作以及爭取外國公司投資的強烈願望,此舉突顯了中共當局目前對能源的渴求。而能源界的專家、媒體和國際政治人物都認為,中國大陸石油需求成長太快,搶油搶得太兇,是最近這一波石油危機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據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簡稱IEA)發表的報告,到2010年,中國在能源消耗方面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將在二十年內增長一倍,而到了2010年前後,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不顧國際輿論 中國在全球搶油
為了獲得能源,中國在非洲、中東和亞洲其他國家積極尋找礦物燃料。
例如在非洲,中國是蘇丹最大的境外投資國,該國石油產量的60%都銷往中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將在查德共和國投資興建當地首家煉油廠。據統計,目前中國已經在非洲14個國家投資了27個大的石油與天然氣專案。
中共為了搶油不顧國際輿論,一些批評家指責中共沒有利用其經濟影響力敦促蘇丹政府為達爾富爾地區謀求和平。達爾富爾地區種族與政府持續了四年的流血衝突,至今造成了20萬人死亡、250萬人流離失所。國際特赦組織今年5月發表報告說,蘇丹2005年分別從中國和俄羅斯購買了價值8,300萬美元和3,470萬美元的軍事裝備。中國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最近訪問蘇丹的時沒有否認中共製造的武器流向達爾富爾民兵,批評人士說,這些民兵與蘇丹總統巴希爾有聯繫。
而緬甸爆發「袈裟革命」的導火線就是因為執政當局將國內生產的石油高價賣給中共,造成國內的油料短缺、油價爆漲,引發物價上揚,造成民眾生活困難。
中國出現「油荒」
過去十年,全球每日必須增產一千多萬桶石油來滿足世人的需要,而中國卻拿走了其中的30%,有分析指出,中國以及印度等亞洲日益富裕的國家對石油需求的不斷增長,是支撐原油價格不斷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正在給中國政府帶來再次上調價格的壓力。中國石化是中國產能最大的煉油商,他們的銷售價格仍在60美元,而原油期貨價格已接近每桶100美元。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從11月1日開始將汽油售價調漲9%,柴油調漲10%,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價格每噸各提高500元人民幣。
儘管汽油價格已調漲近一成,但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東莞等地油站汽油供應仍然緊張,各處加油站都是大排長龍的景象,司機每天要等三、四個小時才能買到一點高價油。浙江、安徽、雲南等地也出現油荒,內陸的湖南、河南和湖北目前也是燃料供應吃緊,而且日趨嚴重。中國已有超過萬間的民營加油站因缺油而被迫歇業。
中國的「油荒」現已成為媒體報導的熱點議題,市面上人心惶惶。油荒衝擊的不僅是境內的運輸業和民生交通,香港物流業更首當其衝,每天穿梭於香港和珠三角之間的運輸車輛油價成本急增5%,物流業業主一方面需要承擔多出來的油價支出,一方面仍得擔憂車輛加不上油。
透支環境與資源的經濟政策
據時事評論員李野的觀察,「十七大」剛剛結束,中共當局應該不會讓這麼重要的戰略資源,在這樣的時間段出現這樣大規模的短缺,因為這有損於剛剛上任的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們的顏面,何況明年還有奧運會,還有新一屆的人大政協的兩會,完整的政府換屆還沒有徹底結束,這樣的背景下,政府絕對是需要國內各行各業欣欣向榮才對!?
因此,這波油荒令各界質疑中共的經濟政策將付出人民多大的代價?
國際能源總署11月7日發表世界能源報告指出,中國現階段能源消耗的增長將使中國大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國。今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國家。而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氣體。中共當局多次以優先發展經濟為理由,拒絕就氣候改變採取行動。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曾經指出,中國大陸目前所進行的是「透支經濟」,當局將子孫後代的環境與資源都透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