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

我的診所

醫生的職責是治病,當然他們也會有生病的時候,但他們卻各有各的獨特養生之道。在這個診所裏,每一號人物的生活方式可真是南轅北轍呢!
Getting Images
第1期
玉蓮
醫生的職責是治病,當然他們也會有生病的時候,但他們卻各有各的獨特養生之道。在這個診所裏,每一號人物的生活方式可真是南轅北轍呢!

我的診所在美國這個中等大小的城市裡,應該算是個大診所,連醫生加護士和接電話的小姐們,共有三、四十個人。由於大家從事醫生這個職業,又見過各式各樣的病人,所以對養生保健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有趣的是,大家對養生感興趣,卻沒有統一的觀點。只有一個相同之處是──可以商討病人的案例,並聽取對方的建議。對醫生自己身體狀況,醫生與醫生之間很少相互信得過,或是採納彼此建議的看法。所以,醫院裡的醫生也跟一般人一樣,今天這個生病、明天那個不舒服。唯一不同的是,病人生病看醫生,醫生生病不看病人。

診所一隅

Joe是個素食者。他的兩個門牙像兔子一樣,吃胡蘿蔔第一口像切菜刀似的一口下去,就是兔子那個樣子。他一打開飯盒,看到那紅紅綠綠的蔬菜生果,我的手就會伸過去,先拿一塊。但在他還沒有正式開吃之前,我必須逃離現場,因為,看到他的吃相,我會笑出聲,說不定噎到自己或嗆到氣管。你可以想像他一定是瘦瘦的,臉色如蔬菜一樣,「吃啥像啥」,刮了鬍子後的面部呈青綠色。診所最容易得傷風感冒的是他。

Mark在購買食物之前,會仔細地閱讀盒子上的內容介紹,從卡路里、糖、鹽、蛋白、酸、鈣等等各種含量、重量,到產品產地,全部弄清楚後,才買回來。

他的飲食完全按照書上說的,人體一天的需要量,纖維質、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比例、配方,食物經過天秤,過秤之後像工廠的生產加工產品一樣。所不同的是不進機器裡,而是進入他的腸胃中。他基本不上飯店、不去晚宴,因為據他說,去一次會打亂他二週的飲食規律。是的,社交場合對他比較不合適。他是腸胃專科,病人來找他治病時,要先填寫兩張長長的清單,把你一週內所有曾經進入口中的食物一一列出來,他會幫你一項一項地過濾出你拉肚子、得腸胃炎的原因。

他的病人有些也活得跟他一樣,除了牛奶、草莓,大部份食物都是用紙盒包裝的。吃之前完全是按比例分配的。Mark愛運動,但診所醫生中最容易扭傷、閃腰、肌肉痛的是他。

各有巧思

從中東來的Bob醫生,是不吃有血的肉類的。他每年還有兩個月,從太陽升起到落山是不進食的,好像連水都不喝。看他嘴唇乾得起皮,我會恭恭敬敬地送去一杯茶,他接了以後謝過放在桌上,我注意到太陽落山前,那杯茶還沒有被碰過。太陽落山後又要吃又要睡,快到一個月滿期時,他的體力也漸漸支撐不住了,一副要和太陽一起落下去的樣子,看了令人心痛。但這是他的信仰,不能勸阻他。

最最特殊的是Mary,一天可以不吃飯,但沒有冰淇淋就犯憂鬱症的她,中午手裏捧著一個巨大的漢堡包、一大杯可樂、一大堆炸薯條,那香味傳得到處都是,令人走神。但一看Mary坐在那兒的姿態,連人帶椅子竟占了半個房間,你的食慾保證一下子就沒有了。我有時從她身邊走過,到飲水機給自己倒一杯清水,抵抗她那些食物的引誘,彷彿就像打一場戰爭,但至少此刻我沒有因為貪得口腹之慾,給自己的身體、血壓、血糖、血脂埋下禍根。Mary對花粉、塵埃,很多東西過敏,幾乎是她的身體動一下就打噴嚏,有時嚴重到眼淚、鼻涕齊下,無法工作,只好回家休息去。

Laurie吃飯前,先從塑膠袋裡倒出一大把藥片、膠囊。她的藥費比飯錢高出許多。光維他命從A到Z,她都服全了。什麼大蒜素啊、維生素啊,我們要吃一大堆的蔬菜,她一把藥全包了。

只有跟Laurie進餐時,我對自己面前的飯盒會有一種複雜的感情。是啊!瞧她,把鍋、碗、瓢、勺、醬油、麻油、味精等等,連洗碗機、洗潔劑都全給省了。一口下去,吞進一把片片、丸丸、粒粒,將一個從菜市場到洗、燒、煮、炒,甚至倒垃圾的整個過程都給免了,多方便啊!

我對怎麼用這一把藥來代替美味佳餚,思想上還是沒有準備要接受呢!我有時會問自己,人應該有人的生活方式,將甜酸苦辣全省了,都壓在一片藥丸裡,是人的生活方式嗎?

思索長壽的秘訣

古人說:「道不遠人。」意思是,「道」可用在平時日常生活間。身軀,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有,但有誰真正懂得生命之奧秘?長壽,我們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但又有誰知道自己的壽命究竟何時終結?

什麼是長壽的奧秘?你想知道,我也想知道。在這個養生感悟專題裡,就讓我們來一起來探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摸石過河」掛牌
啟動自貿區引發「網路特區」輿論戰 與此前高調宣傳相反,自貿區掛牌儀式出乎意料地格外低調。出席自貿區啟動儀式的最高中央官員為商務部長高虎城。…
侵犯民權 英國將廢除身分證
英國政府宣布,前任工黨政府推出的「全國身分證」制度,將在100天內廢除,所有已經發出的卡片將無效。…
米的魔法師 余政隆引領傳香飯糰走向世界
自2000年開始,耗費十餘年親至世界各地收集超過一千種米,余政隆位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的「魔米」廠房,陳列著色彩斑斕、長圓各異的米種。…
「阿信主播」陳雅琳的勵志故事
在台灣,提起新聞電視台女主播,「陳雅琳」的名字與其認真幹練、氣質清新的形象,一定會閃過許多人的腦海。即便如今已是三立電視新聞台的總編輯,…
川普與媒體戰爭是真假之戰
美國8月16日有多達350家報紙同一天刊登社論批川普總統,創了紀錄。當然,媒體監督權力者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慣例,也是憲法保護的權利;…
37歲湯政翔 10年有成建立可近聯合事業團隊
沒有漂亮的學歷、沒有富爸爸、不懂得算計與心機,這樣的人,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上,真能打下一片天嗎?答案是肯定的。37歲的湯政翔就是一個例子。…
傳統信件式微 美郵局年虧80億
您有多久沒「寫信」了? 對於生活在網際網路Y世代年輕人來說,「寫信」大概是指「傳簡訊」,要不然就是寫E-mail或利用MSN、Skype、…
陌生的面孔 電影中的少數族群
不只是復仇──《神鬼獵人》(The Revenant)(新片)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