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從羅浮宮臨摹到揮灑台灣廟宇

從羅浮宮臨摹到揮灑台灣廟宇
陳美合製作的上百片拼布圖案。
陳美合
第20期
梁若竹
我們的周圍一定需要更多的美合,
提醒我們珍惜有限的生命,並能努力地散發其光與熱,
讓這個日趨紛擾的世界,因為擁有更多懂得向上、向善的心而更加美好。

被逼得山窮水盡的時候

因學習藝術而出國的美合,本來從事藝術創作的實踐,但緣於從小對布料質感的喜愛,為了體驗點、線、面的概念,她去學了毛線的編織,並將織成的毛衣送給母親做為60歲的生日禮物。

後來她又做了一些特殊的服裝來畫靜物畫,花了極大的時間與心力,用可以細至0.2公分的拼布將整幅畫加以立體化,當幾萬條線在拼布畫背面呈現時,看過的人都紛紛感到驚訝與感動。

不料,看過拼布畫的指導教授卻要她放棄藝術,認為她所創作的東西屬應用藝術,已經偏離了純藝術的範疇。這件事對美合產生很大的刺激,尤其是在研究所畢業前2個月被要求放棄藝術的學習,讓她思考自己這麼辛苦從台灣跑到法國來,到底是為了甚麼?

「本來藝術是無用的,藝術無用論嘛!它不能拿來吃,也不能拿來用,它是精神性的;一旦附加給它一個價值,譬如說我做的拼布,就變成手工藝。所以指導教授才會覺得,我應該要做工藝或手工藝而不要做純藝術創作。」

面對這樣重大的危機,她並沒有逃避或消沉,反而展現了生命的韌性。在畢業前夕她閉關創作十天,憑著一股毅力,畫了上千幅的畫作。創作過程中有時達到一種虛化的過程,感受到畫筆自在地揮灑出躍動的心靈,也刻劃出內心深處的無奈。奇蹟出現了!當作品呈現在教授及校長面前時,他們無一不被這些畫作所震懾,畢業成績當然是最優秀的,還獲得評審委員一致恭賀的簽署。

紮實的基本功訓練讓她能夠懷著自信迎接挑戰。「我一直覺得努力是可以扭轉乾坤的,因為我平時就一直埋頭苦幹,慢慢精進我所學習的事物,像繪畫就需靠平日累積的實力。留學法國期間,有一年的時間每天到羅浮宮臨摹古畫,風雨無阻,我想模仿也是藝術創作的一個階段,只是到了某個階段之後,就要跳脫來開創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藝術透過瞭解才會喜歡

2004年學校要辦一個比賽,然後找藝術與建築相關領域的老師來參與評審,因為大家都很忙,來開會的老師漸漸減少,最後就只有她一個人來開會,學務長對她說:「就由你來做吧!」

2005年3月在美合的指導與學生們的共同努力之下,高4公尺長25公尺的朝陽科技大學創校十週年紀念牆「校園馬賽克鑲嵌藝術創作」終於完成。讓她覺得深具意義的是,可以在這個創作環境裡讓學生更有創意;再來,參與過的學生會跟學校建立起一種情感,就是對學校的認同感。

「認同感是很重要的,譬如學校提供老師們研究室與其他協助,於是自己也必須用感恩的心來回饋,而這點是現在的學生比較缺少的,他們會認為是自己出學費,老師才能來教書。」

後來,她問參與的學生有甚麼感想?學生告訴她,現在他們到外面都會先注意到牆,若牆上有類似的藝術創作,他們就會感到很高興。她感慨地說:「藝術作品就是如此,瞭解才會喜歡。不瞭解的人就只會視其為一面牆而已!甚至走過去也不會看它,就像廟裡的牆一樣,他們問她為何不做了?其實作品已經完成在牆上了。等於當大家不瞭解的時候,對所有東西就容易視而不見。」

歷經痛苦的波折讓美合體會到危機正是轉機。她將領悟分享出來:「當人被逼得山窮水盡的時候,再看下去可能就不一樣了,應驗了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人不能衝動,遇上挫折要靜下心來好好地思考一下解決的方案。」

把台灣廟宇當法國古堡

「學藝術的人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獲得一種肯定。」學成歸國後,她發現台灣藝術環境存在著不容易發展與留住人才的盲點,因為確實有很多人學了之後,並沒有從事這一行,原因在於經濟的考量,若背後沒有支持的力量就很難走下去。

她開始思索自己是不是能為別人做一些事情,她發現台灣的廟宇就像法國的古堡一樣很多,藝術創作若能取得當地信徒的認同感,對藝術工作者的發展自然大有助益。「廟宇是香火鼎盛之處,信眾的捐獻也可以成為支持與保護藝術創作品的來源,如果藝術創作者都能有發展的空間,就不容易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為了這個信念,2001年11月,她開始為台中縣烏日鄉東女慈聖宮(媽祖廟)製作馬賽克壁畫創作「龍虎兩堵牆」,前後花了18個月來完成這項藝術創作,完全是義務服務,材料也是她飛往歐洲搜集,一共寄了25公斤,都是世界級的珍貴材料。

她經常獨自一人在那敲敲打打與切割材料,廟裡進出的人由起初對她的好奇到熟悉與習慣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她要離開了,廟裡的人問她為甚麼不做了?她才恍然大悟,原來做甚麼對他們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如兩幅畫作已經與這個環境融合在一起,他們也早已將她視為群體中的一分子。

用感恩來實現生命價值

一路走來,美合想要要感謝的人很多,除了莫羅家庭之外,還有一位非常善良的好朋友叫Andree Penot,樂善好施的她,年紀比美合的父母親還大。然而,個性溫和敦厚的父親和聰明能幹有氣質的母親仍是她最大的支持者,兩位哥哥及一位活潑的好姐姐也一直對她關愛有加。留學期間,姐姐不僅贊助美合回台灣探親的機票及生活費用,也幫忙招生讓美合暑假回國時教兒童美術,一方面賺取學費,另一方面培養藝術種子。

成功的定義或許因人而異,但當一個人懂得凡事感恩,並以這樣的心情來實現生命的價值時,他已經瞭解了生命意義之所在,在付出與獲得之間,他將不容易迷失在自我成就的框框裡,而對周遭生命的處境視而不見。

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的周圍一定需要更多的美合,提醒我們珍惜有限的生命,並能努力地散發其光與熱,讓這個日趨紛擾的世界,因為擁有更多懂得向上、向善的心而更加美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