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人的職涯瞭望台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十二):求職與自我行銷(下)

製作履歷表是為了要推銷自己,成功爭取面試機會。要如何才能有效達到這個目的?
製作履歷表是為了要推銷自己,成功爭取面試機會。要如何才能有效達到這個目的?
Getty Images
第25期
劉孟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

寫履歷表說難不難──只要在Google搜尋打入「履歷表」、「範例」、「格式」幾個關鍵字,就會跑出一堆別人已經建好的現成「模版」(Template)可供下載使用;寫履歷表說簡單也不簡單──因為有許多求職者會跟你同時在寄履歷表,你要如何在一兩頁的有限篇幅中,讓潛在雇主對你留下深刻與良好的印象,以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面試機會?

雖然要製作一份好的履歷表不見得容易,不過如果觀念不正確的話,倒是很容易做出一份效果不佳的履歷表。這就是我們在這一期專欄中要討論的重點。

履歷表就是你自己的廣告

為甚麼要製作履歷表?答案當然是為了要推銷自己,成功爭取面試機會。但是,要如何才能有效達到這個目的?

我們先拿「手機市場的廣告」來舉例好了。在求職市場中,你是要推銷產品(就是你自己)的「賣方」,而潛在雇主是「買方」;相反的,在手機市場中,你是「買方」,而努力要把手機推銷給你的廠商則是「賣方」。想想看,當你在考慮要買哪一款手機時,以下哪一種會是比較有效的廣告?

廣告一:告訴你這隻手機的發展歷史,例如它從幾年幾月開始開發,花了多少開發經費,有多少工程師參與,開過幾次會議,經過幾次修正等等。

廣告二:告訴你這隻手機的所有功能,詳細規格,所用零件名稱,以及各種技術參數等等。

廣告三:針對你的需求,告訴你這隻手機的重要功能,特別是這些功能為何、如何能滿足你的需求。

很明顯的,跟第三個廣告比起來,第一及第二個廣告都會是比較無效的廣告。第一個廣告讓你瞭解這隻手機的「成長史」,但是這跟你要不要掏出錢來買它有甚麼相關?第二個廣告當中雖然可能有你需要的訊息,但是同時也會包括太多對你而言,無關緊要的資訊,而且因為資料繁多,又缺乏重點引導,很快你就會失去進一步瞭解這個產品的興趣。

相對的,第三個廣告與前兩個廣告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眼中有顧客的存在,而且根據買家的需求來提供重要資訊。所以跟第一個廣告不同,它並不是只提供對生產者有意義,但是對買家而言沒甚麼價值的訊息;而因為它是「顧客需求導向」,所以跟第二個廣告不一樣,它所提供的訊息是有目標、有重點,而不會讓人眼花撩亂,卻理不出資料的頭緒。

在30秒內推銷你自己

雖然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可以瞭解「顧客需求導向才是有效的產品廣告」,但是當他們要推銷的產品變成是自己的時候,就有不少年輕人會忘記最重要的「顧客需求導向」原則。

最常見的問題履歷表之一,就是如同我們前面所舉的「廣告一」例子一般,把履歷表當成「自我成長史」來寫。另一個常見的問題,則如同我們所舉的「廣告二」例子一樣,把履歷表當成「資訊堆放倉庫」,只看到資料的成排堆砌,卻看不出資料的放置目的與彼此關連。

要製作成功的履歷表,首先要記得的就是,為了有效的行銷你自己,你必須以潛在雇主的需求為導向;而潛在雇主最需要知道的就是:你是不是具備足夠的能力、知識、技能、態度、經驗,能夠滿足雇主希望達成的工作目標?

除此以外,大部分潛在雇主在第一次瀏覽一份履歷表時,平均所花的時間只有短短的30秒。因此,在這30秒之內,你所提供的資訊必須簡潔、切中要點,並且能夠引起雇主的注意。也就是說,在一至兩頁的篇幅中,你必須能夠從潛在雇主的角度出發,針對特定的工作目標,有系統的說明你的能力、知識、技能、態度、經驗為何能夠達成工作的要求;讓潛在雇主能夠透過履歷表,迅速評估你的適任性,並且有足夠的興趣,想要邀請你進行面試。

履歷表內容切記「雇主需求導向」

一般而言,一份履歷表可以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個人資訊(姓名與聯絡方式)、應徵職務(工作目標)、相關技能及應徵資格、學歷、教育與訓練、資歷、工作經驗、志工及社團經驗、專案作品或報告、興趣活動、希望待遇、推薦人等。

雖然說履歷表沒有一定的格式,而在格式上發揮創意,可能是引起潛在雇主注意力的不錯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發揮創意「搞怪」過了頭,而使得潛在雇主雖然注意到了你的履歷表,所留下的卻是不好的印象。

比較安全的做法是,先確認別人對你的履歷表有個良好的第一印象,願意進一步閱讀其中內容,再以履歷表內容當中,能夠符合應徵工作要求的能力與資格,來引起潛在雇主的興趣。

為了要使別人對你的履歷表產生好的第一印象,以下幾點是很重要的:你的履歷表要清楚及有條理地加以組織;字體及段落必須讓別人易於閱讀;使用正確的語法;不要有錯別字;使用目前最新的資訊。如果你寄出的是紙本履歷表的話,請用高品質的白色或淡顏色紙張來印表,並且在上面不要有手寫塗改的痕跡。

不過,最關鍵的重點還是:履歷表的內容必須「雇主需求導向」,強調「對於我想要應徵的工作,我為何能符合資格;我能夠帶給雇主甚麼,能夠做出甚麼貢獻」。

以「相關技能及應徵資格」這個項目而言,重點就不在於展現你的「多才多藝」,而在於說明你擁有達成工作目標所需的技能及資格,並且能夠加以證明。所以,在這個項目中,你就應當從雇主的角度出發,思考他所想要看到的資訊,例如:

  • Ÿ 條列出你所擁有的,能夠讓你有效完成工作的技能,例如相關專業技能、溝通協調、時間管理、問題解決能力等。
  • Ÿ 用一兩句話總結說明你跟工作目標相關的工作經驗。
  • Ÿ 簡要敘述你對於應徵職務的實務知識。
  • Ÿ 用一兩句話總結說明你的相關專業教育訓練或學術背景。
  • Ÿ 針對你應徵職務的特性與要求,條列出你的相關個人特質與態度,例如:可靠、穩定、抗壓、具創造力、重視細節、彈性靈活、熱情、高企圖心等等。
  • Ÿ 跟工作目標相關的重要證照。
  • Ÿ 如果你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你可能想強調人際溝通、組織管理、穩定抗壓等雇主重視的特質與能力,這時候你就可以考慮簡短總結你的其他工作經驗、志工服務、社團活動等,而將重心放在持續時間、參與範圍、重要成就等等。

根據「雇主需求導向」原則,在「教育與訓練」當中,除了你的最高正式學歷以外,你還可以特別顯示出跟你應徵職務有關的學校課程3-6門,並依照相關性及重要性排序。在訓練方面,也不需要把所有參加過的訓練課程,依照時序鉅細靡遺的報告出來,而只需要針對你所應徵的職務,列舉相關的訓練經歷,並依照重要性予以排序。

在工作經驗方面,除了依照發生時序排列的方式以外,你也可以考慮用「功能取向」的方式來排列與敘述你的重要工作經驗及成就。舉例而言,如果你要應徵的工作非常重視「英文能力」,你可以在「工作經驗」這一欄中,以「英文能力」作為次標題,列出相關經驗,例如:補習班或家教打工、外商公司見習、海外遊學、相關社團活動、海外志工服務、英語專題製作、英語競賽活動等等。

依此類推,在志工及社團經驗、專案作品或報告、興趣活動、推薦人等項目,放入資料的重點都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能夠有效證明你擁有符合這個工作職位所需的能力與資格」的資料。

以「歷程檔案」來延伸與支持履歷表

如果你已經依照我們先前的建議,製作過自己的「生涯歷程檔案」的話,你會發現其中的素材,會對於你製作一份「雇主需求導向」的履歷表非常有幫助。

此外,在求職時,「歷程檔案」也可以用來延伸與支持你的履歷表。我們在前面說過,潛在雇主第一次看你的履歷表時,平均只會用30秒的時間,但是針對你要應徵的工作,你可能有不少的相關重要能力、態度、知識、經驗等要加以說明與證明,怎麼辦?

請注意,我們說的「30秒」是「第一次」瀏覽所用的時間。也就是說,潛在雇主會先大略看過一次,用「印象分數」進行初步篩選。如果你能在這半分鐘內有效引起潛在雇主的注意,他就可能願意花更多的時間,比較詳細閱讀你的說明。

所以一個簡單的做法是,把你的履歷表內容,透過標題、次標題、以及逐點條列的方式排列清楚,而針對標題、次標題、以及說明重點,也可以用適當的字體(如黑體)標示清楚,讓閱讀者在第一次掃視的時候,這些重點就能夠「跳出來」。當然,如同我們前面一再強調的,這些「跳出來」的重點必須讓潛在雇主感覺到「這個應徵者擁有能夠滿足工作要求的能力與資格」。

無論如何,由於你的履歷表應該只有1-2頁的篇幅,所以你對於各項能力與經驗的進一步說明仍然必須精簡,而且盡量是歸納與總結性的說明。但是你也可能希望用專案作品、企畫報告、得獎紀錄、證照認證、感謝與推薦信函等,來具體證明你的能力與資格。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配合你的履歷表,另外製作一份我們在前面曾介紹過的「展示用歷程檔案」(不過請不要用歷程檔案取代履歷表)。有一些工作,例如教職、企畫、設計等,可能會在徵募時就希望應徵者附上歷程檔案。如果你不知道你所應徵的工作是否適合附上歷程檔案,而且你擔心紙本會讓人覺得資料過多的話,你可以將歷程檔案電子化,置於網頁,並在履歷表中提供網址。或者你也可以將歷程檔案壓製成光碟,跟履歷表一同寄出,以讓你的履歷表更具競爭力。(待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