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筆寫真

你的玫瑰,我的刺?

第61期
石修

人生的目的,生命的意義何在?美國伊利諾東北大學哲學教授Dr. Hugh Moorhead曾向250位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學者提出這個問題。這些社會菁英回信時說,他們的答案只是對人生意義的猜想,或者承認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毫無線索。但沒有人回答他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經濟利益。

人生除了金錢,還有更重要的價值。何況一昧地追求金錢未必就能如願以償。「人二腳,錢四腳」,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錯誤的政策可能變成「加害幫助」,錯誤政策和非法迫害一樣可怕。自由派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是迷信「大有為政府」、「政府為人民決策」、「專家治理」者的警鐘。如果民意對政府不加節制,個人的自由將被龐大而且低效能的國家機器攪碎。

《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對於「清官」二字同樣沒有幻想。他看穿了滿清末年官場的政治病。自以為是的清官和貪官一樣可怕,尤其是對社會底層的弱勢者來說,「清官」甚至比貪官更加可怕。

最近台灣民眾反對與中共簽署ECFA的聲音越來越高,相對的,台灣政府一定要簽ECFA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不僅要求各級機關配合宣傳,各類宣傳品、廣告、布幅、海報以及充斥車站機場的跑馬燈,民眾沒有不看不聽的自由。似乎台灣沒有簽ECFA就無法在全球的經濟市場立足;似乎台灣必須擱置主權、隱去國家、國旗來交換所謂的「經濟利益」;似乎為了這項利益,台灣民眾可以不顧其餘。當然,人權的問題也就不在討論之列了。

ECFA不利於台灣的經濟弱勢者。能夠從「關稅減讓」、「貨物流通」以及「金融合作」獲利者只有特定的企業與權貴。所謂的「讓利」與「早期收穫清單」,說白了就是利益的交換──兩岸的權勢者與大型企業拿兩地弱勢者的利益來交換。

所有的政策在推行時都會說這是「為了你好」,「為了大家好」。可能有人要犧牲,但政府會給予補貼救濟。但是人活世上不只是要一碗飯糊口,更重要的是活得有尊嚴。弱勢者需要的是工作機會,而不是被剝奪工作機會之後的「好意」。一個國家也需要國格與尊嚴,「擱置主權爭議」來追求經濟利益,從國旗國號到總統稱謂都在金錢面前低頭。難道這就是台灣給予下一代的價值觀?人生的意義就只在追逐經濟利益?台灣人真的沒有與中共妥協就活不下去?

行政院院長形容對ECFA抱持兩極看法的人就像看到一朵玫瑰花,樂觀的人看到花朵,悲觀的人看到刺。事實上ECFA能使部分人受益但使另一群人受害,這一點是沒有爭議的。這不是對ECFA樂觀或悲觀的問題,恐怕是有人拿走了花朵聞到花香,但有人只抓到滿手刺的問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ppWorks幫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走進位於信義區黃金地段基隆路上的辦公大樓,約莫50坪大的辦公室,幾乎可說是沒有裝潢的水泥空間,中間就這樣擺了幾張桌子和電腦。不過,…
當創業遇上媽媽 加分還是減分?
2014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9日訂為「女性企業家日」(Women’s Entrepreneurship Day),…
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叔孫通得君行道 奠立「漢家儒宗」
自古至今,能夠被主上重用,「得君行道」者,實不多見,漢朝的叔孫通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先例。山東齊魯學派的儒家學說「漢化」為漢朝立朝之根本大禮,…
《看》雜誌FB讚文分享
記住別人的好,修的是自己的德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對我們有十個好,有一個不好,前面的十個好就被我們全部抹殺。…
新總統要領導各黨和全民反貪腐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三天前,幾家報紙的頭版出現由某位過去極重要的官員具名之全版廣告,說要向民進黨的黑金複合體宣戰;…
魚戲
喜歡釣魚,卻從未釣過一條魚…… 小時候,由於父親喜歡釣魚,每每望著父親手中的釣竿、特製背心裡面的魚具以及手中提的箱子,…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