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泰雅聚落,視野似乎特別遼遠。街邊、建築圍繞的圖騰裝飾詔示著身分差異,提供了想像空間。這裡的空氣,清新靜謐得彷彿能聽見遠山的嘆息。
大同鄉位於宜蘭縣西南,居民以泰雅族人為主。鄉內的十個村落,皆在力圖保有民族傳統文化外,各自努力生活,發展特色。以位於崙埤村的大同鄉公所為中心,大同國民小學、衛生所、鄉立圖書館相互毗鄰,方正的街角像擺設正好的棋盤,清晰座落;與山林垂直的柏油大道,筆直而寬闊地通往那一山的熟悉。
泰雅生活館 保存文化增進瞭解
山豬形狀的路標,指引我們來到泰雅生活館。建築外觀充滿南島民族的海洋特色,還留有一片廣場空地;館內各處精心設置,以各種媒介展示與我不同的文化:按鈕即可聆聽泰雅族的幾種方言和幾段竹編樂器吹奏的樸質樂音,並投影出台灣原住民與南島、世界部落的地緣關係。除保留呈現泰雅族民的文化傳統,意圖增加地方部落的活力外,也提供理解與反思的可能。
特別的是,生活館內的文字介紹多是泰雅母語,應是以成為泰雅族公共空間為主要目標,能藉此保存自身的語言文化並增進認同。同時更能透過實物蒐存、文字整理、影片展示等發聲,告訴大家甚麼是泰雅文化,這是一支怎樣的族群。正在展出的原住民與貝殼故事特展,充分突顯原住民與海洋間的緊密聯繫;無論是食物、服飾或身分的象徵,各種貝器成為其最具代表的牽掛和雕琢,也是與大自然之間最生動的言語。
櫻花點綴野花鋪疊
觀看館內的小劇場後,對泰雅族的禮儀習俗有了初步理解。離開泰雅生活館,我們循著長崙健行步道而行,這一條本是產業道路、幾乎荒無人跡的健行步道,竟兀自美麗著。盛開的櫻花,緋紅地綻放冬季的冷冽,在平遠的山裡點綴遍野。這裡的山不特別高聳,卻那樣寬遠清淡,放眼遠望,幾個渾圓的山頭連綿疊嶂而去,隨之遙遠的眼光,讓這個世界看來格外廣闊、格外不同。
行於這一條沒有岔道的山頭稜線,途經兩座瞭望台和一處觀景台。簡單的涼亭也綴以圖騰,用紅色的字體隨興寫出指標;一望無際的蘭陽平原、晴朗時的龜山島盡入眼簾。途中,更巧遇一座茶園,步行至丘陵之巔,又是一幅美妙的景緻。蜿蜒而上的石子路,帶來整座山坡的深綠,隨之稍點其間的檳榔樹,繞著小徑扶搖直上,竟讓茶園看來高低層次各不相同。在陽光的映照下,這座山頭百轉千迴,與青天唱和,美不勝收。
步道其實有些雜蕪,路況並無特別好走,卻處處都是驚喜。各色野花叢叢鋪疊,繽紛雜沓而來,在黃土山泥上更顯可愛。總覺得這個世界的山野,似乎沒有他處的神祕可怖,反而有些可親,朝向所有尊敬者敞開。這是否是他們眼底的山與林呢。
滿街圖騰紋飾 手作坊承傳編織技術
以狩獵和山田燒墾維生的傳統泰雅部落,迫於時代變遷和近代各種文化與政治分類的訴求,族類分立,遭逢各種內部與外部的困境。然而,當企圖放下所有,走進泰雅聚落,通往他們的世界,襲來的強烈感受卻讓我難以忘懷。對傳統文化的依賴和認同、迫於無奈的生存方式和少知世事的單純笑容──對他們認識不深的我,被深刻觸動著。
繞行步道一圈,回到大同鄉公所前,街上的原住民小朋友嬉鬧玩耍,似不明白世界以外的渾沌;幾間小吃部正飄香,熱情地以傳統佳餚款待外來旅人;工作室和手作坊則將泰雅族女子知名的編織技術不斷承傳,不僅為求裝飾美觀,更是泰雅族人認祖歸宗的標誌之一。
我走在此些滿是圖騰紋飾的街道,原住民小朋友笑得開懷一擁而上,好奇地追問:「你們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