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大同鄉泰雅部落 山林彼端的質樸

木頭雕刻的獵人和山豬,指引著原住民部落大同鄉。
木頭雕刻的獵人和山豬,指引著原住民部落大同鄉。
曾漢東
第63期
曾云

一走進泰雅聚落,視野似乎特別遼遠。街邊、建築圍繞的圖騰裝飾詔示著身分差異,提供了想像空間。這裡的空氣,清新靜謐得彷彿能聽見遠山的嘆息。

大同鄉位於宜蘭縣西南,居民以泰雅族人為主。鄉內的十個村落,皆在力圖保有民族傳統文化外,各自努力生活,發展特色。以位於崙埤村的大同鄉公所為中心,大同國民小學、衛生所、鄉立圖書館相互毗鄰,方正的街角像擺設正好的棋盤,清晰座落;與山林垂直的柏油大道,筆直而寬闊地通往那一山的熟悉。

泰雅生活館 保存文化增進瞭解

山豬形狀的路標,指引我們來到泰雅生活館。建築外觀充滿南島民族的海洋特色,還留有一片廣場空地;館內各處精心設置,以各種媒介展示與我不同的文化:按鈕即可聆聽泰雅族的幾種方言和幾段竹編樂器吹奏的樸質樂音,並投影出台灣原住民與南島、世界部落的地緣關係。除保留呈現泰雅族民的文化傳統,意圖增加地方部落的活力外,也提供理解與反思的可能。

特別的是,生活館內的文字介紹多是泰雅母語,應是以成為泰雅族公共空間為主要目標,能藉此保存自身的語言文化並增進認同。同時更能透過實物蒐存、文字整理、影片展示等發聲,告訴大家甚麼是泰雅文化,這是一支怎樣的族群。正在展出的原住民與貝殼故事特展,充分突顯原住民與海洋間的緊密聯繫;無論是食物、服飾或身分的象徵,各種貝器成為其最具代表的牽掛和雕琢,也是與大自然之間最生動的言語。

櫻花點綴野花鋪疊

觀看館內的小劇場後,對泰雅族的禮儀習俗有了初步理解。離開泰雅生活館,我們循著長崙健行步道而行,這一條本是產業道路、幾乎荒無人跡的健行步道,竟兀自美麗著。盛開的櫻花,緋紅地綻放冬季的冷冽,在平遠的山裡點綴遍野。這裡的山不特別高聳,卻那樣寬遠清淡,放眼遠望,幾個渾圓的山頭連綿疊嶂而去,隨之遙遠的眼光,讓這個世界看來格外廣闊、格外不同。

行於這一條沒有岔道的山頭稜線,途經兩座瞭望台和一處觀景台。簡單的涼亭也綴以圖騰,用紅色的字體隨興寫出指標;一望無際的蘭陽平原、晴朗時的龜山島盡入眼簾。途中,更巧遇一座茶園,步行至丘陵之巔,又是一幅美妙的景緻。蜿蜒而上的石子路,帶來整座山坡的深綠,隨之稍點其間的檳榔樹,繞著小徑扶搖直上,竟讓茶園看來高低層次各不相同。在陽光的映照下,這座山頭百轉千迴,與青天唱和,美不勝收。

步道其實有些雜蕪,路況並無特別好走,卻處處都是驚喜。各色野花叢叢鋪疊,繽紛雜沓而來,在黃土山泥上更顯可愛。總覺得這個世界的山野,似乎沒有他處的神祕可怖,反而有些可親,朝向所有尊敬者敞開。這是否是他們眼底的山與林呢。

滿街圖騰紋飾 手作坊承傳編織技術

以狩獵和山田燒墾維生的傳統泰雅部落,迫於時代變遷和近代各種文化與政治分類的訴求,族類分立,遭逢各種內部與外部的困境。然而,當企圖放下所有,走進泰雅聚落,通往他們的世界,襲來的強烈感受卻讓我難以忘懷。對傳統文化的依賴和認同、迫於無奈的生存方式和少知世事的單純笑容──對他們認識不深的我,被深刻觸動著。

繞行步道一圈,回到大同鄉公所前,街上的原住民小朋友嬉鬧玩耍,似不明白世界以外的渾沌;幾間小吃部正飄香,熱情地以傳統佳餚款待外來旅人;工作室和手作坊則將泰雅族女子知名的編織技術不斷承傳,不僅為求裝飾美觀,更是泰雅族人認祖歸宗的標誌之一。

我走在此些滿是圖騰紋飾的街道,原住民小朋友笑得開懷一擁而上,好奇地追問:「你們是從哪裡來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ppWorks幫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走進位於信義區黃金地段基隆路上的辦公大樓,約莫50坪大的辦公室,幾乎可說是沒有裝潢的水泥空間,中間就這樣擺了幾張桌子和電腦。不過,…
當創業遇上媽媽 加分還是減分?
2014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9日訂為「女性企業家日」(Women’s Entrepreneurship Day),…
牛津博士變身有機菜農 張駿極打造電子厚生市集
為了吃得安心,為了下一代健康,你願意做到甚麼程度?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選擇辭去穩定高薪的科技業,投入農業領域,打造小農生鮮食品交易平台。…
叔孫通得君行道 奠立「漢家儒宗」
自古至今,能夠被主上重用,「得君行道」者,實不多見,漢朝的叔孫通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先例。山東齊魯學派的儒家學說「漢化」為漢朝立朝之根本大禮,…
《看》雜誌FB讚文分享
記住別人的好,修的是自己的德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對我們有十個好,有一個不好,前面的十個好就被我們全部抹殺。…
新總統要領導各黨和全民反貪腐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三天前,幾家報紙的頭版出現由某位過去極重要的官員具名之全版廣告,說要向民進黨的黑金複合體宣戰;…
魚戲
喜歡釣魚,卻從未釣過一條魚…… 小時候,由於父親喜歡釣魚,每每望著父親手中的釣竿、特製背心裡面的魚具以及手中提的箱子,…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